扁鹊言“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亦有“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之说法,足见饮食哲学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不过每天吃什么却是让不少人面临选择困难,与其将就不如讲究,尤其是秋分已至,传统文化中的饮食文化也会在季节转变后产生明显的变化。
通过老黄历我们可以看到9月23日在干支历中属于乙未,草木繁茂之象扎根于温厚沃土之中。天干乙木如藤蔓枝叶,需滋养方能舒展;地支未土是羊之家园,藏火暖局,温润祥和。今日食谱,当以‘滋养木行,温润土性’为要,顺应天时,所以秋分吃什么已然明了,主题便是仲秋润燥,培土生金。
9月23日秋分。秋分日后,正式进入仲秋,昼夜均而寒暑平,天气干燥。秋分日属乙未,未属羊,可以说秋分日就是羊日。未土的本质是肥沃的田园之土,是孕育、承载和收获的象征。因此,食材应取自这片“田园”,如根茎作物、谷物、豆类等,以契合“羊”所代表的温顺、滋养的特质。
日干乙木,日支未土。传统文化中讲究天干克地支,形成木克土,有“耗泄”之象。加上秋季属金,金旺克木,且秋燥伤肺,因肺属金。调和之道需“培土生金”并“润燥” 。“培土”即健脾(脾属土),脾胃强壮才能化生津液气血以润秋燥、养肺金。同时稍佐食材以缓和木土相克。今天的第一道菜就是南瓜小米粥佐葱油饼。
南瓜、小米均是土地中最朴实的馈赠,是“未土”田园的象征。羊食百草,而人食五谷,这是一种意境上的呼应和升华。小米色黄,五行属土,最是培土以养胃健脾。南瓜色黄红,《本草纲目》记载其甘温,归脾、胃经,能补中益气。
脾胃属土,当其健运,则金肺气足,能有效抵御秋燥。粥品温润,能直接补充津液,缓解干燥。至于为什么要加上葱油饼,因“葱”味属金其质属木,其辛香可稍稍舒达被秋金所抑的乙木,同时开胃醒脾,极小的一点“木”元素正好调和了本日的木土关系,画龙点睛。如果要问秋分吃什么,毋庸置疑,秋分后凉意渐浓,一碗温热的粥品能温暖脾胃,滋润身心,是仲秋养生的不二之选。
秋分前苦夏之征未消,“秋瞟”亦逢其时,第二道菜便是“涮羊肉”。《周易·说卦传》中“未”为羊象,象征温和、丰饶。古人认为未时(13:00-15:00)草木繁茂,羊食此时草最肥美。初秋燥气渐生,羊肉温而不燥,配芝麻酱、腐乳等润性蘸料,平衡乙木带来的燥感。再搭配清热生津的白萝卜、润肺的白菜等时蔬,五行中白色属金,可制木生土,调和干支。乙未日木土相克,易伤脾胃。涮羊肉轻烹快煮,保留营养,温中补虚,正好符合《饮膳正要》中“秋宜温羹”的说法。
专栏小贴士:
今日宜食: 黄色、白色食物。黄色入脾(土),如小米、南瓜、山药;白色入肺(金),如百合、银耳、莲子、杏仁。
今日忌食: 过于辛辣发散(过度耗散肺气)或生冷寒凉(损伤脾土)之物。
养生口诀: “秋分之后重平补,健脾润燥是首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