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养生|“秋燥”怎么破?这些人别“秋冻”,饮食要“滋阴润燥”
创始人
2025-09-23 09:23:32
0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提到:“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陈海琳说,秋分时节燥气盛行,人体易受温燥或凉燥侵袭,引发多种“秋燥”不适。秋分养生应顺应天时,从饮食、起居、防寒等多方面综合调养,增强体质,为入冬做好充分准备。

新华社图表,秋分好时节 新华社发 曹一 作

衣:灵活穿衣,莫出大汗

陈海琳提到,秋分时节,早晚温差显著增大,晨起微凉,午后却仍可能令人烦热,而这正是“秋老虎”在作祟。因此在衣着方面,市民朋友应遵循“不令过热、不使过寒”的原则,以免人体腠理开泄,外邪乘虚而入。

陈海琳推荐市民“分层着装法”,方便根据温度变化随时增减衣物——外层可选择具有防风或轻度防水功能的外套,内层则以吸湿、透气性良好的天然材质为佳,如纯棉、亚麻或功能性速干面料。这样既能防止在户外活动中因出汗而受凉,也可在回到室内后及时调整,避免积热生燥。

秋分时节也要特别注意颈、背、腹及足部等关键部位的保暖。颈部有大椎等重要穴位,受风易引发感冒;背为阳中之阳,是人体督脉和膀胱经所行之处,保暖不当易导致寒气内侵;而“寒从脚下生”,足部离心脏最远,血液循环较差,更需注意保暖,建议早晚可穿着棉袜,避免赤脚踩凉。

体弱多病者、老年人及儿童尤其不宜盲目追求“秋冻”,而应重视适时添衣,维持身体温度的恒定,预防呼吸道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食:润燥为先,少辛多酸

秋分时节燥气当令,易耗伤人体津液,引发口鼻干燥、咽喉干痛、皮肤粗糙、大便干结等“秋燥”症状。中医强调“肺主秋”,而肺为娇脏、喜润恶燥,故秋季养生应以润肺生津、滋阴防燥为重点,同时兼顾健脾益胃,以增强运化功能。

陈海琳建议市民饮食上遵循“滋阴润燥”的原则。推荐食用梨(冰糖蒸梨效果更佳)、银耳、百合、芝麻、杏仁、蜂蜜、白萝卜、甘蔗、荸荠等,这些食物能有效滋阴润燥,缓解各类秋燥的症状;也可用石斛、麦冬、玉竹等泡水代茶,辅助润燥。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少辛多酸”。辛味食材(如辣椒、生姜、大蒜)性散助燥,易伤津液,应减少摄入,并避免烧烤油炸类烹饪。而酸味食物(如山楂、葡萄、石榴、柑橘)可收敛肺气、刺激津液分泌,符合”秋收”的养生规律。

此外,秋分后天气转凉,食欲增强,须防暴饮暴食加重胃肠负担。昼夜温差大易致腹部受凉,诱发腹泻或肠胃炎,此时也是肠道传染病的次高发期,原有消化系统疾病者易复发。建议多食山药、南瓜、小米、红枣等健脾暖胃之物,增强脾胃功能与免疫力。

新华社图表, 新华社发 朱慧卿 作

住:早卧早起,润养环境

秋分后,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市民作息应顺应时节变化,“早卧早起,与鸡俱兴”。陈海琳解释,早睡可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则有助于肺气的舒展和阳气的升发。适度的午休(20-30分钟)也能有效缓解秋乏,保持下午精力充沛。

居处环境于养生尤为重要。“秋老虎”天气,室内易闷热干燥。故调节居住环境之湿度与温度,至关重要。内湿度以50%-60%为宜,湿度过低则可置水盆于室内或使用加湿器。午后气温偏高时,可开窗通风,但避免风口直吹。夜间气温下降,应及时关窗,以免受凉。室内可放置绿植如吊兰等,既能调节湿度,又可净化空气。

行:动静相宜,敛神养志

秋高气爽,此时是开展户外运动、陶冶情操的大好时机。陈海琳提到,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机体对寒冷天气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但秋季运动需遵循“不宜过汗、不宜过激”的原则,以防津液耗伤、阳气外泄。

推荐选择较为平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登山、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等。运动时间以早晚为宜,应避开日中气温仍高的“秋老虎”时段。运动时要及时补充水分,运动后应立即用干毛巾擦干汗水,并酌情增减衣物,切忌大汗淋漓时吹风受凉,否则易引发感冒。

新华社图表,9月23日迎来秋分节气。秋分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时节,此时节,蝉鸣渐止,银杏新黄,光阴对折,天地平分一场秋色。 新华社发 王斌 作

在情志调养方面,秋在五脏中对应肺,在情志为悲。人在秋天容易产生悲秋、忧郁的情绪。因此,秋季养生重在“收敛神气”,保持内心宁静和乐观开朗。可多与亲友交流,多参与户外活动,登高望远,赏菊悦心,以开阔胸襟,排解郁结。练习静坐、冥想、聆听舒缓音乐等方式,也有助于涵养心神,达到“秋令降气敛神”的养生目的。

除了衣食住行的调理,传统中医的穴位按摩也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辅助养生方法,能调和气血,增强正气。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常按可健脾益胃、增强免疫,每日拇指按压5-10分钟。迎香穴在鼻翼旁鼻唇沟中,可缓解鼻塞、流涕等过敏症状,每日食指按揉3-5分钟。两穴搭配使用,既能通窍清热,又可健脾强身,减少过敏复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不想炒菜,就做这样的一锅出,有... 天凉了,不想炒菜的时候我就喜欢煮火锅或者做烤鱼。洗点喜欢吃的配菜,全部一锅出,非常省事。 现在网络...
原创 妈... 标题:妈妈最拿手的3道家常菜,每一道都让我吃不腻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味道能够穿越时空,触动心灵深...
原创 王... 【元气女神李小萌的逆龄生日派对:玫瑰与蛋糕中的四十岁盛宴】 (开篇倒叙手法) 当镜头定格在那张嘟...
面条变身鸟巢蛋饼,做法简单,孩... 家里的剩面条除了扔掉还能怎么办?小编教你一招,不浪费还美味,造型独特,2分钟就出锅,让你成功俘获一家...
“三段式激情早读”,响彻武侯西... 晨光赋能,书声致远 5.1班“三段式激情早读”点燃学习新活力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清晨...
原创 1... 好客中国:一道国宴菜背后的外交佳话 中国人自古就以热情待客闻名于世,无论是邻里亲朋还是远方来客,...
小米青菜猪肝粥,纯天然的护胃美... 小米青菜猪肝粥 色泽鹅黄色的小米,是养胃护胃的最佳食材。我们用滋养身体的小米,搭配时令蔬菜嫩菜苔,加...
拒绝厨艺焦虑!8道超简单家常菜... 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厨房仿佛成了许多人的“焦虑战场”。看着复杂的菜谱和繁琐的烹饪步骤,难免让人望而却步...
红花泡酒选啥酒?52度清香纯粮... 泡酒选择需谨慎,否则无益又伤身。下面,分享一些从中医和泡酒典籍得到的专业经验。 近年来,市面上很多白...
“淮味汾酒香肠”首发!汾酒美食... 9月17日上午,“汾酒美食研发中心暨汾酒美食培训基地启动仪式”在江苏扬州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淮味汾...
原创 深... 深夜的小厨房,窗外有点凉风。手机屏幕闪着别人的团圆照片,你一边emo,一边翻了翻冰箱月饼,咱自己做!...
健康年夜饭 欢欢乐乐过大年:年... 大年三十年夜饭究竟应该怎么吃?不少朋友最近都在问这个问题,为了解答大家的疑惑,今天天天营养的小编就和...
白露后,建议多买这8种菜,生津... 白露时节,天气逐渐转凉,空气也变得干燥起来。在这个时候,饮食养生尤为重要。多吃一些生津润燥、养脾胃的...
秋天补钙,多吃8种天然钙菜,中... 秋天,不仅是丰收的季节,更是养生补钙的黄金时期。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合理饮食补充钙质,能让身体更硬朗,...
锌是“聪明之根”!妈妈常给孩子...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锌元素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被誉为“聪明之根”,对孩子的智力发育、身体成长和免...
“饺子好吃不在褶上”,教你饺子... 老话说:“舒服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饺子作为咱们的特色美食,早就俘获了全国人民的胃!甭管你是南方...
没胃口别点外卖!这8道家常硬菜... 在那些食欲不振的日子里,外卖似乎成了很多人的无奈之选。但千篇一律的味道,怎么能满足我们对美食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