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鲜肉汤包,从和面开始就透着一种实在感。普通的中筋面粉倒入盆中,分次加入清水,用筷子搅成絮状,再下手揉成一个光滑柔软的面团,盖上湿布让它在一旁静静醒发。这等待的工夫,正好用来准备馅料的核心。
新鲜的猪前腿肉肥瘦相间,手工剁成细腻的肉糜,吃起来会比机器绞的更有嚼头和香气。接下来是赋予馅料灵魂的步骤:取一块猪皮,与几片生姜、一段葱结一同入锅,加水熬煮成浓郁粘稠的皮冻,放凉后切成细碎的小丁。这皮冻,便是汤包内那一口滚烫精华的秘密所在。
将肉糜和皮冻丁混合,依次调入适量的生抽、少许老抽提色、一点食盐和白糖,再淋上一勺香油,顺着同一个方向用力搅拌,直到馅料上劲,变得粘稠抱团。此时,醒好的面团揉搓成长条,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圆面皮。取一勺馅料放在皮子中央,用手指细细捏出褶皱,最终在顶端收拢,一个小巧精致的汤包便做好了。
蒸制的过程简单却充满期待。蒸笼里铺上浸湿的蒸布或者白菜叶,将包好的汤包生胚间隔摆好,防止粘连。水沸后上锅,用大火足汽蒸上大约八到十分钟即可。时间一到,揭盖的瞬间,热气蒸腾而出,一个个汤包晶莹剔透,隐约能窥见内里晃动的汤汁。
刚出笼的汤包千万不能心急,得先小心地夹到勺子里,轻轻咬开一个小口,吹一吹,吮吸掉那口鲜美的汤汁,然后再连皮带馅一同吃下。肉馅的鲜香与汤汁的丰腴在口中交融,面皮的麦香又恰到好处地中和了油腻感,那种满足感,是任何山珍海味都难以替代的踏实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