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9月29日老白干酒(600559)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9月24日进行路演,中环资产、路博迈、元昊資本、华宝基金、贝莱德、交银国际资管、Morgan Stanley IED、Morgan Stanley Research、Morgan Stanley Corporate Access、Shanghai Stock Exchange、太盟投资集团公司、雲富投资、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上海华平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亞洲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中宏保险、路博迈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如何看待白酒行业长期发展趋势?人均消费量与价格空间如何?
答:中国白酒行业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2003–2013年量价齐升,2013–2024年价升量跌,2024年至今量价齐跌,进入深度调整期。全国白酒产量从2016年的1300多万千升降至2024年的414万千升,降幅显著。尽管上市公司收入利润仍在增长,但销量已不足2016年的1/3。长期来看,白酒消费受人口老龄化与年轻群体兴起双重影响,目前公司聚焦上述两大人群,分别开发了“酌恋系列柠檬酒”、“酌恋系列陈皮酒”等系列产品,一是针对年轻消费群体,开发低度、果味、时尚化产品;二是针对老年人,研发了适合老年人的健康型酒品。消费升级仍是长期主线,坚信我国经济向好,促进白酒行业稳健发展。
二、当前监管政策对行业有何影响?是否会导致消费降级?
政策影响具有长期性,对高端产品造成一定影响。但从消费场景来看,没有明显的降级情况。目前公司高低并重,高端产品仍坚持投入,如“衡水老白干1915”持续投放央视广告,二是积极拓展大众市场,强化300元以下、100元左右的价格带产品的市场建设,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
三、近期消费是否有暖迹象?双节(中秋国庆)准备情况如何?
9月以来市场明显暖,出库与款情况优于7–8月。中秋与国庆重叠,形成较长消费窗口,公司已做好备货,相关营销、促销活动正在积极开展,政策面与消费场景正在逐步修复。
四、经销商拿货意愿是否改善?如何管理渠道库存?
以前经销商习惯节前大量备货,现普遍改为“随销随进”。公司为保证渠道的健康发展,主动推动去库存活动,保证价格体系的良性发展。
五、品牌传播与渠道拓展策略是怎样的?如何推进全国化?
目前,公司在传统媒体央视仍保持高端品牌广告,但逐步缩减非核心投放。在新媒体方面,加快转型,加大抖音、视频号等自媒体投入,在公司内部也开展了短视频创作大赛,鼓励员工参与品牌传播,并推出“车贴换酒”活动(员工贴车贴获赠酒品),在衡水本地形成良好口碑效应。在渠道方面,开展异业合作,与保险公司、银行等企业开展高净值客户活动,加强互动,走进公司,开展品鉴+文化体验活动,成效显著。
2018年,公司通过收购丰联酒业的四家白酒企业,在山东、安徽、湖南等地区进行了布局,公司在不断深化本地区域市场建设的同时,也在有序的扩展省外市场。
六、本轮行业调整处于什么阶段?何时能看到拐点?
调整自2024年已显现,2025年全面扩散,分化比较明显,从20家股白酒上市公司的定期报告来看,今年来,很多酒企业绩出现了下滑。调整周期长短一是取决于宏观经济的发展速度;二是消费信心与居民收入改善;三是企业自身转型发展能力。目前行业现金流普遍良好,多数企业账上资金充裕,抗风险能力强。
七、在当前消费的背景下,低端酒是否更好卖?
高端酒消费频次下降后,各大酒企纷纷布局中低端市场,竞争加剧。行业一线企业也在推低度新品,开展相关跨界尝试。公司也在探索产品创新、营销模式改革等活动。
八、吸引年轻人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如何应对?
最大挑战传统“消费者教育”模式失效,年轻人更注重自我表达与体验感。
应对策略一是产品创新,推出低度、果味、高颜值产品(如柠檬酒、陈皮酒等系列产品);二是场景融合,尝试与游戏公司合作,嵌入年轻娱乐生态;三是情感共鸣,通过社交媒体、UGC内容建立品牌认同;四是跨界联动,联合金融、保险、文旅等行业打造沉浸式体验。
九、对公司未来如何展望?
目前白酒行业虽处调整期,但长期前景依然乐观。公司将坚持“内生+外延”增长路径,一是扎根河北大本营,做强、做深、做好大本营市场;二是推进全国化布局,发挥公司衡水老白干酒、承德乾隆醉酒、湖南武陵酒、安徽文王贡酒、山东孔府家酒“五朵金花”的协同效应;三是紧抓“银发经济”与“Z世代”双轮驱动机遇,通过产品、品牌、渠道全面创新,寻找新增长曲线。我们相信,只要我国经济向好,消费升级就不会停止,白酒行业终将迎来新一轮繁荣发展。
老白干酒(600559)主营业务:白酒的生产与销售。
老白干酒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4.81亿元,同比上升0.48%;归母净利润3.21亿元,同比上升5.42%;扣非净利润2.96亿元,同比上升6.45%;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3.14亿元,同比下降1.95%;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68亿元,同比上升0.16%;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55亿元,同比上升0.91%;负债率42.07%,投资收益939.31万元,财务费用-860.21万元,毛利率67.97%。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3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1家,增持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22.2。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2543.09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77.19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