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牛排骨软得能用筷子夹出‘波浪纹’!”上周六家庭聚餐,我端出那锅红亮油润的红烧牛排骨,瞬间被“哄抢”一空。叔叔啃着骨头直咂嘴:“这肉香得能勾魂!”表弟把汤汁拌进米饭,连干三碗还嚷嚷“再来一锅”——这锅我改良了八次的红烧牛排骨,成了我家“硬菜天花板”!
主料组:牛排骨800克(选带肉带筋的,肉香更足)
灵魂调料组:生姜5片、大葱1根(切段)、八角2颗、桂皮1小块、香叶2片、干辣椒3个(不吃辣省略)、冰糖15颗
调味组:料酒3勺、生抽3勺、老抽1勺(调色)、蚝油1勺、黄豆酱1勺(增香)、盐1小勺(最后放)
秘密武器:1勺山楂干(让肉更快软烂,没有就用1勺醋)、1罐啤酒(去腥增香,没有就用开水)
牛排骨剁成5厘米大块(让店家帮忙!),泡冷水2小时,中途换3次水,直到血水变清。冷水下锅,加2勺料酒、几片姜,大火煮开撇浮沫(一定要撇干净!这是去膻关键)。捞出牛排用温水冲净,别用冷水,否则肉会缩紧变硬!
热锅凉油,小火放冰糖炒到焦糖色(别炒糊,会苦!),立刻倒入牛排翻炒上色加1勺料酒沿锅边淋入,激发出“滋啦”的香气,牛排表面裹满琥珀色糖衣。
放入姜片、葱段、八角、桂皮、香叶、干辣椒,加3勺生抽、1勺老抽、1勺蚝油、1勺黄豆酱,翻炒均匀后倒1罐啤酒(没过牛排2指节)。加1勺山楂干,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盖盖炖1小时(高压锅20分钟更省时)。
1小时后开盖,加1小勺盐,转大火收汁(约15分钟)。期间用铲子轻轻翻动,防止粘锅。汤汁变浓稠能挂在牛排上时关火!撒把葱花,连锅端上桌(砂锅保温更好)!
“这菜啊,是我爷爷那辈传下来的‘硬菜’。”我边啃牛排边听故事。爷爷年轻时在牧区工作,只有过年才能吃上牛排骨。“有次大雪封山,爷爷用最后一块牛排炖了锅汤,全家人围着火炉啃骨头,连汤底都喝得精光。”
后来爷爷成家,这道菜成了他的“拿手菜”。“牛排要选带筋的,炖到骨肉分离才香;糖色要炒得恰到好处,颜色才红亮。”现在每次家庭聚餐,爷爷总要亲自下厨,说“看着你们抢着吃,我就想起小时候。”
1. 去膻终极版:泡牛排时加1勺面粉,吸附血水更彻底;焯水时加几粒花椒
2. 肉更软烂:炖前用牙签在肉上扎小孔,或者加1勺菠萝汁(酶能软化肉质)
3. 防粘锅:炖时放几片番茄,肉烂得快还不容易糊底
4. 辣度调节:加1勺郫县豆瓣酱变麻辣口,加1勺番茄酱变酸甜口
5. 万能公式:配菜可换土豆、胡萝卜、白萝卜,汤汁拌面绝了!
有人吃红烧牛排骨想起小时候奶奶把肉夹到自己碗里的温柔,有人想起和爸爸比赛谁啃得更干净的童年。你家的牛排骨是偏咸口还是甜口?有没有过把糖色炒成“黑炭”的翻车现场?评论区晒出你的作品或故事,点赞前三名送“爷爷牌牛排秘籍”(其实就是多炖几次,找到自家锅的“脾气”啦)!
毕竟,美食的意义从来不在多复杂,而在那一口吃下去时,从舌尖暖到胃里的幸福——是家的味道,是爱的传承。这锅红烧牛排骨,啃的是骨头,念的是人,忆的是那些围坐在一起、边吃边笑的温暖时光。下次不知道吃什么时,就炖锅牛排骨吧,让肉香和骨香,治愈你的每一个饥饿夜晚!
上一篇:常州德杜全自动油品酸值测定仪
下一篇:葱油莴笋:脆嫩与葱香的完美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