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食戟社
中秋未至,月饼江湖已硝烟四起。这个规模超300亿的市场中,老字号坚守传承与新势力猎奇创新的较量愈演愈烈,一边是百年工艺的底蕴延伸,一边是脑洞大开的口味实验,一场关于“离谱”与“靠谱”的争论在味蕾间展开。
老字号的创新始终锚定“守正”根基,在传统框架内开辟新境。广式标杆广州酒家深耕经典,在双黄白莲蓉等王牌产品之外,推出含莲子、山药的藜光素月礼盒,将健康理念融入传统。即便是粽子老字号五芳斋,也以四层流心糯月饼突破边界,杨枝甘露、燕窝等口味精准击中年轻群体,实现月饼的营收增长。这些创新从未脱离月饼的文化内核,更像传统风味的“现代化转译”。
新势力与跨界玩家则以“无边界”创作争当“离谱之王”。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油泼辣子蛋黄酥,把西北烟火气融入节庆甜点,成为社交平台热议焦点 。更极致的尝试在角落蔓延:方便面味、臭豆腐味等猎奇选项频现,宁波市中医院的药膳月饼则将“药食同源”理念具象化,试图在美味与养生间找到平衡 。IP联名更是成了创新捷径,让月饼从食物变成视觉化的社交符号。
但市场数据揭示了更真实的偏好:更多的的消费者仍选择传统口味。黑松露月饼虽创下131.14亿元市场规模,但其本质仍是传统馅料的升级,而非颠覆式创新 。新势力的猎奇创作更多扮演着“流量先锋”角色,通过话题性吸引关注,但真正能沉淀为爆款的寥寥无几,多数沦为一次性尝试的“网红款”。
这场大乱斗终指向更清晰的未来方向。健康化是必然趋势,低糖、少油成为创新共识 。场景多元化正在打破节庆限制,美团闪购等即时零售平台让散装月饼成为办公室茶歇之选,推动月饼从时令礼品转向日常零食 。而文化赋能将成为核心竞争力,说明消费者买的不仅是味道,更是文化认同。
老字号与新势力的较量,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替代。前者用创新守住传统的根,后者用猎奇拓宽市场的界。所谓“离谱之王”的争夺,终究要让位于“好吃”与“入心”的本质。当油泼辣子的辛辣邂逅蛋黄的醇厚,当黑松露的馥郁融入莲蓉的绵密,这场月饼大乱斗的最终赢家,其实是既懂传承又敢创新的味觉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