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九点吃早餐错了?医生建议:过了70岁,早餐要尽量做到这5点
创始人
2025-10-02 11:24:46
0

你家有没有这样的老人?一退休没了上班的赶劲,早餐就越吃越晚,有的快九点了才慢悠悠从冰箱里翻东西出来弄,可你不知道,人上了年纪,身体早不是年轻时那样扛得住饿了,早餐这事儿,真的半点儿都拖不得。

就说我家隔壁的李叔,每天天刚蒙蒙亮五六点就醒了,却偏要窝在暖和的被窝里刷手机看新闻,收音机还开着放戏曲,明明肚子已经开始“咕咕”叫着提意见,他还总说“再躺会儿,不急”,非得等到饿到胃里发空、浑身没劲儿,才慢吞吞地坐起来穿衣服,然后去厨房熬一锅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白粥。你想啊,这大半天空着肚子,胃里没东西可消化,消化液还在那儿一个劲儿地分泌,这不就跟空着锅干烧似的,时间长了锅都得坏,何况是人的胃?后来李叔总说胃胀、反酸,有时候半夜还会被疼醒,去医院一查,医生直接点明“就是早餐吃得太晚,胃长期空烧闹的”,而且早饭晚了,中饭也跟着往后拖,一天三顿的时间全乱了,血糖忽高忽低,他总跟我们说“一整天都没精神,走两步就觉得累”。

还有不少老人,早餐就靠一碗白粥打发,我妈以前也这样,总说“白粥最清淡,喝着养胃”,每天早上就盛一碗稀粥,就着一小碟咸菜,结果往往不到十点,她就会偷偷摸出饼干盒,咔哧咔哧地啃饼干,还跟我抱怨“饿得心慌,手都有点发抖,没力气收拾屋子”。你别说,白粥是好消化,可营养也太单一了,除了水和少量碳水,几乎没别的,跟没吃差不多。后来我教她,熬粥的时候往里面卧个鸡蛋搅碎,或者切几块嫩豆腐、点火腿丁进去,再配一个小个的全麦馒头,你猜怎么着?现在她不到午饭点也不喊饿了,下午擦桌子、拖地这些家务,也能利利索索干完。

人过七十,身体的代谢就慢下来了,尤其是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老人,早餐吃不对,麻烦真的不小。楼下的张大爷以前总觉得“早上不饿,省一顿也没啥”,结果每次出门买个菜,走没几步就头晕得厉害,得扶着路边的树或者墙才能站稳,去医院测血压,数值也忽高忽低不稳定。后来医生反复叮嘱他“必须按时吃早餐”,他才慢慢改过来,现在每天七点半就起来准备,喝一杯温豆浆,吃一个煮鸡蛋,再来一小盘拌黄瓜,现在头晕的次数少多了,买菜也能自己提着回来。你想啊,空腹时间太长,血糖就跟坐过山车似的忽上忽下,血压能稳吗?这就跟家里的水壶一样,一会儿烧得滚烫一会儿又放凉,水管子早晚得被折腾坏,人的血管也是一个道理。

还有人图省事,早上爱好吃凉的,夏天把冰箱里刚拿出来的冰牛奶直接喝,说“凉快解渴”;冬天剩的馒头也不蒸,干啃着就当早餐。我姨妈就吃过这亏,有次夏天早上喝了冰牛奶,没过多久就开始肚子疼,下午更是跑了好几趟厕所,拉得整个人都没力气,还跟我妈吐槽“肯定是上午买的西瓜不新鲜,吃坏肚子了”,直到后来去看医生,才知道是冰牛奶刺激了她本就脆弱的肠胃。老人的肠胃早不如年轻时耐寒了,热乎的东西吃下去,胃里也暖和,消化起来也不费劲,其实真花不了多少时间——牛奶倒在碗里,用热水烫个三五分钟就温了;馒头放进蒸锅,上汽后蒸两分钟也软了。

我以前也总觉得,蔬菜是午饭和晚饭才吃的东西,早餐只要有鸡蛋和牛奶就够了,直到我爸跟我说他早上蹲厕所要蹲十几分钟,出来后一脸愁容地说“太费劲了,腿都麻了”,带着他去看医生,医生才说“是缺了蔬菜里的膳食纤维,肠子没劲儿蠕动,自然就不畅快”。后来我每天早上都会给我爸炒一小把小青菜,就放一点点盐,或者拌个黄瓜丝、胡萝卜丝,撒上点熟芝麻增香,没几天他就跟我说“顺畅多了,不用再蹲那么久了”,还跑去跟他那些老伙计推荐“早餐加把蔬菜,比喝蜂蜜水管用”。而且蔬菜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保护血管也有好处,比光吃馒头、面包强太多了。

还有些老人胃口差,早餐只喝几口稀粥就放下碗,时间长了人越来越瘦,我邻居王奶奶就是这样,胳膊上的骨头都能清晰地看见,风一吹感觉都能晃悠两下,后来有次下楼梯没站稳摔了一跤,直接骨折了,医生检查后说“她肌肉量太少,骨头没足够的支撑力,稍微一摔就容易骨折”。其实不用多复杂,早餐给她把鸡蛋捣碎了拌点黑芝麻糊,或者在豆浆里加一小勺蛋白粉搅匀,让她慢慢喝,也就两三个月的时间,王奶奶看着就精神多了,走路也比以前稳当,再也不说“没力气”了。

牙口不好的老人也不用愁,我爷爷之前因为牙口差,早餐只能喝稀粥,总说“别的东西嚼不动,咽着费劲,不如喝粥省事”,后来我妈想了个办法,把红薯、山药洗干净蒸得烂烂的,放在碗里压成泥,再打个鸡蛋进去搅匀,倒进锅里用小火煎成小小的软饼,爷爷吃的时候不用怎么嚼,一口一个,还总说“又软又香,比光喝粥强多了”;要是想吃坚果,就提前用温水泡软,放在料理机里磨成粉,拌在粥里或者豆浆里,既能补营养,又不用费牙去啃。

其实好多老人都觉得,早餐只要吃饱就行,可吃饱真的不等于吃对。有的老人早上就爱吃油条、糖糕、咸肉粽这些,油乎乎、咸滋滋的,吃的时候觉得香,吃完没一会儿就开始反酸、胃里胀得难受,时间长了去查血脂血压,数值也一个劲儿往上走。真不如简单弄点——一杯温豆浆,一碗加了花生、几颗红枣的杂粮粥,再来一小份炒青菜和一个煮鸡蛋,这样吃着舒服,下午也不犯困,精神头足足的,干起事儿来也有劲儿。

人老了,身体就跟用了几十年的旧家电似的,得天天擦、天天保养才能正常运转,而早餐就是每天给身体做的第一遍保养,别觉得“弄早餐麻烦”,哪怕每天就比以前早半小时起来准备,慢慢调整饮食习惯,身体也能明显感觉到不一样。你想啊,一天的开头要是吃得不对、吃得不好,后面的状态能好吗?早餐真不是件小事,它是一天健康的头一步,可别再随便瞎对付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蒜苔最香的做法,下饭又下酒! 蒜苔抱蛋 主材:蒜苔400g、鸡蛋三只 调料类:盐一勺、蚝油一勺、十三香一勺、植物油一勺 准备好所有...
“没有一只鲜肉月饼能带出上海”... 今年中秋恰逢“十一”长假,颇具上海特色的鲜肉月饼销量日益走高。很多老字号近日的现烤现售月饼销量已达数...
秋冬进补别瞎吃!这8道家常菜,... 秋冬时节,天气渐冷,正是人们调养身体、适时进补的好时机。不过,进补并非盲目大鱼大肉,选择温和滋补的家...
【每日一膳】秋燥的“肺部清道夫... 秋分之后,岭南地区暑气渐退,秋凉渐显。此时的空气更为干燥,燥邪不仅伤肺,更易夹带凉意,导致喉咙干痒、...
原创 国... 导读:国庆家宴:学会4道硬菜,简单易做、待客有面,老人孩子都爱吃! 国庆佳节,亲朋好友围坐一堂,一桌...
酒旅里的风土与传承|国庆特别策... 每一杯酒,都是风土与人文的诚实表达。 文|好酒地理局 在饮者的国庆行程里,少不了一缕酒香。 无论是酱...
中佰康:十一国庆节,家里来客人... 十一国庆节,家里来客人必备8道菜,解馋开胃,学会了待客面子足! 南瓜汤 【食材】:南瓜、红枣、百合...
放假也要记得吃早餐!提早1小时... 早餐,作为每日的第一餐,其地位至关重要。遗憾的是,在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中,许多人因忙碌或疏忽,让这一餐...
原创 冷... "爷爷,为什么馒头要冷水蒸呀?"小孙子踮着脚看蒸锅。"因为好饭不怕晚,就像春天要等霜化。"老人摸着白...
原创 冷... "老公,你蒸的馒头怎么比面包还软?"妻子咬着馒头惊讶道。"因为我把耐心都揉进面里了。"丈夫擦着额头的...
上海老人80岁大寿,提前一周订... “外婆80岁大寿的蛋糕,就这样‘小了一圈’!”10月1日上午,上海市民叶女士向“新民帮侬忙”栏目反映...
早上九点吃早餐错了?医生建议:... 你家有没有这样的老人?一退休没了上班的赶劲,早餐就越吃越晚,有的快九点了才慢悠悠从冰箱里翻东西出来弄...
养肺就是养气!记住这5种白色食... 秋风送爽,却也带来了干燥困扰。不少人发现口唇干裂、咽喉不适、咳嗽少痰等症状悄然出现。中医经典《黄帝内...
原创 它... 9月临近尾声,秋的味道越来越浓了,气温一天天下降,风越来越凉,空气变得更加干燥。届时我们不得不注意保...
超全韶关美食攻略来了:老牌小吃... 国庆中秋8天长假来袭 别再问“韶关有什么好吃的” 小编“忍痛”把压箱底的 《超全韶关美食攻略》全盘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