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聂灿
作为国内屈指可数的饮食史写作者,周松芳笔下的饮食味道充满了历史沧桑、文化意蕴和人生况味。记者获悉,周松芳饮食史写作的又一力作——《川菜东征记》近日出版。
《川菜东征记》是一部关于川菜发展历程的精彩著作,作者以治史之法,借助晚清民国时期的文献资料,讲述了民国时期川菜如何从四川扩张至全国进而成为“标准国菜”的发展历程。周松芳以治史之法写饮食文章,广搜史料,通过私人日记、旧报杂志、公家档案、书籍著作等文献资料,展现了那些先后落地于武汉、北京、上海、南京、昆明、广州等城市的大小川菜馆的风貌,以及它们如何成为当地人日常饮食和文化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周松芳,文学博士,文史学者,专栏作家。已出版学术专著《自负一代文宗:刘基研究》《汤显祖的岭南行:及其如何影响了〈牡丹亭〉》,著有《岭南饕餮:广东饮膳九章》《民国味道:岭南饮食的黄金时代》《民国衣裳:旧制度与新时尚》《广东味道》《岭南饮食随谈》《饮食西游记:晚清民国海外中餐馆的历史与文化》《海派粤菜与海外粤菜》《粤菜北渐记》等。
作为国内屈指可数的饮食史写作者,周松芳笔下的饮食味道不单单是一般视觉、嗅觉、味觉上的色香味,更充满人文况味。透过文字,读者可遥想那些味道所附着的历史人物和情境。值得一提的是,读者应当会特别留意作者文中检录的大量“名人日记”。不同于其他类别的文献资料,日记是一种个人化的私密记录。旧时代文人向来有写日记的习惯,它和今天很多人发微博、朋友圈和短视频的个人记录还不一样。后者存在较强的读者意识,主要为观看和社交而记录;前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多数是为纪事存实而记录。正因为如此,这些记录更能真实反映特定历史背景下特定人物(或群体)的生活状态、个性偏好和心理性格。这些流水账式的记录读来琐碎,但是周松芳逐一披览,如数家珍,似全然徜徉于历史空间,踏寻川菜的踪迹。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