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我在沙拉的世界里跌跌撞撞,踩过的坑能堆成小山 —— 要么是光秃秃的生菜叶子堆在盘里,嚼着像给兔子备的口粮,索然无味;要么是贪心浇上大半瓶沙拉酱,热量在不知不觉中飙升,下午还没到,困意就像潮水般涌来,脑袋沉得抬不起来。直到这两组 “黄金配” 撞进我的生活,连着两周,每日相伴,如今晨起时脸上的水肿悄然褪去,下午写稿再也不用靠咖啡硬撑,那种从身体里透出的清爽劲儿,真的和从前不一样了。
先说说那道让我一见倾心的鹰嘴豆鸡胸款吧,这搭配,可是省中医院医生亲口点拨的妙思。鹰嘴豆这小东西,性子执拗,非得提前泡上一整晚,不然任凭你煮多久,都硬得硌牙 —— 我就栽过这跟头,第一次忘了泡,嚼得腮帮子又酸又疼,最后只能悻悻倒掉。鸡胸肉则要温柔对待,用橄榄油裹匀,撒上少许盐,静静腌上半小时,煎的时候更是要耐住性子,待一面煎得泛着诱人的金黄,再轻轻翻面,这样煎出的肉才嫩得能掐出汁来。哦对了,鸡蛋可得跟鹰嘴豆一块儿下锅,15 分钟,不多不少,剥开来,蛋黄恰是半流心的模样,拌沙拉时轻轻一戳,那金黄的蛋液便缓缓流淌,裹住每一口食材,鲜得让人眯起眼睛。
调味这步,堪称沙拉的灵魂!从前总爱用浓稠的沙拉酱,吃两口就觉得腻得慌,如今换成油醋汁,清爽感瞬间拉满。1 勺香醋、3 勺橄榄油,再舀上一小勺蜂蜜中和酸味,撒些黑胡椒提香,统统装进密封罐,双手握住罐子使劲摇晃,听着食材碰撞的清脆声响,直到油与醋彻底交融,再也分不出彼此,才算大功告成。上次我图省事,用勺子随便搅了两下,结果吃的时候,油星子全都浮在表面,每一口都油腻腻的,口感差了十万八千里,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可惜。把煎得喷香的鸡胸肉撕成条,煮得粉糯的鹰嘴豆铺在底下,再切上两个鲜甜的橙子,橙瓣的汁水裹着食材,酸甜交织,一口下去,哪里还会觉得腻?
另一款番茄水牛芝士沙拉,听名字满是西餐的精致感,做起来却简单得很。小番茄要选那种五颜六色的,红的似火,黄的像蜜,对半切开,随意铺在盘里,就像撒了一把彩色的宝石,好看得很。水牛芝士可别用刀切,得用手轻轻撕,撕出来的碎块带着不规则的纹路,咬在嘴里,比刀切的多了几分软乎的韧劲。青酱是我亲手打的,新鲜的罗勒叶洗得干干净净,和两颗蒜粒、一把喷香的松仁一起放进料理机,再缓缓倒入橄榄油,随着机器的转动,浓郁的香气从缝隙里钻出来,勾得人食指大动。最后撒上一把碾碎的开心果,嚼起来咯吱咯吱响,坚果的香脆、芝士的绵软、番茄的酸甜,层层叠叠的口感在嘴里绽放,一下子就把味蕾叫醒了。
说实话,刚开始吃沙拉的时候,我心里满是顾虑,总觉得没有米饭垫肚子,肯定撑不了多久。可没想到,这沙拉的饱腹感竟这么强 —— 鹰嘴豆自带绵密的质感,鸡胸肉又是实打实的蛋白质,吃一碗下去,直到下午三四点,肚子也不会咕咕叫。更难得的是,吃完不会像啃完一碗面条那样,脑袋昏昏沉沉提不起劲,反而思路清晰,写稿时灵感也来得更快。上周跟朋友去爬山,早上就吃了这鹰嘴豆鸡胸沙拉,一路上脚步轻快,全程都没掉队,回来后连腿都没怎么酸,要是换做以前,早就瘫在沙发上不想动了。
对了,还有个小教训得跟大家说说。一开始吃沙拉,我没搭配主食,连着三天,总觉得心里发慌,手脚也没力气。后来猛然想起医生说过,鹰嘴豆的碳水含量可不低,完全能当部分主食,我这才调整了饮食,减少了晚餐的米饭量,心慌的毛病立马就好了。还有那青酱,千万别一次做太多,上次我多打了些放进冰箱,没几天就变了味,只能心疼地倒掉,现在每次都少做些,现做现吃才最香。
如今,我家冰箱里总能看到鹰嘴豆和鸡胸肉的身影,早上起来,花上 10 分钟就能搞定一顿营养满满的沙拉。以前总觉得沙拉是减脂期的 “苦行僧食物”,吃起来寡淡无味,现在才明白,原来只要搭得对,沙拉也能吃得有滋有味,还能把身体养得舒舒服服。那些还在为沙拉搭配发愁、瞎拼乱凑的姐妹,真的可以试试这两组 “黄金配”,不用费脑子琢磨,跟着做就行,保准让你爱上吃沙拉的日子。
你们平时做沙拉,都爱往里面加些什么?有没有像我一样,踩过什么让人哭笑不得的坑?我之前还脑抽往沙拉里加过薯片碎,现在想想,那口感简直一言难尽,真是脑子进水了!评论区里说说你们的奇葩搭配,让我也乐呵乐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