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赏月在唐代盛行,至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月饼作为节令食品从明代开始被普遍认同。今天中秋节,和大家聊聊月饼的起源、成分营养,及怎么吃更健康。
01
名医名科
月饼的起源
元代前,民间已有加果仁、豆沙、酥油的圆饼,是月饼雏形;唐代赏月成风,圆饼因契合 “圆月” 意象,开始与中秋关联;北宋太宗年间,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到明代,月饼成为全民互赠的节令食品,“分食月饼” 象征全家团圆,形制也更固定(如大月饼供全家分享)。
02
名医名科
成分与营养
月饼核心是高油高糖,每 100 克约含 400-500 千卡能量(接近成人半天所需能量的 1/3)。不同馅料特点不同:豆沙、莲蓉馅糖含量高(超 40 克 / 100 克),蛋黄、鲜肉馅脂肪高(超 30 克 / 100 克)。虽能快速供能,但营养单一,缺蛋白质、钙、膳食纤维,若当餐吃,需减少米饭、蛋糕、烹调用油的量,避免能量超标。
03
名医名科
健康食用建议
中秋赏月吃月饼是传统乐事,但不同人群吃法各有讲究!针对以下人群,治未病中心给出针对性健康食用建议,助大家吃得安心。
糖尿病及高血糖人群
选明确标注 “低糖” 款式的月饼,避开含麦芽糖浆的 “无蔗糖” 月饼;切 1/4 或1/8小块(约 25-30 克),在两餐间(如上午 10 点)吃,吃完监测血糖,避免空腹或饭后立即食用。
高血压人群
别吃鲜肉、火腿等咸味月饼(这类月饼钠含量常超600毫克/100克,占每日推荐量的30%);每次最多吃50克,当天少吃咸菜、酱肉等高盐食物。
慢性病患者
心脑血管、肝胆、胰腺病等患者,坚决避开蛋黄、鲜肉、五仁(多坚果油脂)等高油馅,可少量选冰皮月饼(油脂稍低,但仍需控糖);每次不超 30 克,吃前最好咨询医生。
幼儿和老人
3岁以下幼儿消化弱,不建议吃;3-6岁幼儿可尝10-15克(选豆沙等细腻馅,避免坚果馅防呛噎);老人选酥软低糖款,每次25克左右,搭配温水解腻,睡前2小时内别吃,防肠胃不适。
健康成年人
每日最多吃1/4个中等月饼(约50-75克),每周不超2次;吃时搭配绿茶、黄瓜或圣女果(解腻、补纤维);传统月饼常温密封存,冰皮月饼需冷藏(3天内吃完),开封后别久放。
内容来源/治未病中心(健康管理中心)
初 审/毕航奇
复 审/任吉祥
终 审/郭家娟
医院地址
经开院区: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圳街185号
治未病(慢病管理中心)、针灸推拿中心:长春市工农大路工农南胡同177号
二道分院:二道区东河东路4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