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餐吃个好鸡蛋,能让你一上午都能量满满。别只会白水煮蛋了,试试这几种花样吃法,简单又美味,把鸡蛋的营养“吃干榨净”!
第一招:嫩滑蒸蛋羹
想要口感好、易消化,蒸鸡蛋羹是首选。碗里打两个鸡蛋,加少许盐,倒入1.5倍的温水(记住是温水,不是开水),朝一个方向搅打均匀。
然后用筛子过滤掉气泡,盖上保鲜膜,上锅蒸10分钟。出锅后滴点香油和生抽,撒上葱花,那口感,嫩得像布丁,老人孩子都爱吃。
第二招:鸡蛋饼
早上时间紧?来个鸡蛋煎饼吧。面粉加水调成稀糊,撒点葱花和盐。平底锅刷薄油,倒入面糊摊平,待表面快凝固时,直接磕个鸡蛋上去,用铲子摊开。
翻个面,煎到两面金黄,前后不过五分钟。外酥里嫩,营养主食一锅出。
第三招:暖胃蔬菜汤
天冷的时候,一碗热乎乎的鸡蛋蔬菜汤下肚,别提多舒服了。水烧开,下入你喜欢的蔬菜,比如西红柿、菠菜。
等蔬菜煮软,把打散的蛋液顺着筷子转着圈淋入锅中,瞬间就形成漂亮的蛋花。
最后加点盐和香油调味,有蛋有菜,营养全面,还能帮你补充水分。
第四招:经典水煮蛋
最省事、营养保留最全的还是煮鸡蛋。鸡蛋冷水下锅,水要没过鸡蛋。水开后转中小火,再煮8分钟关火。
这样煮出来的蛋黄刚好凝固,不老不嫩,营养价值最高。
鸡蛋虽好,可别“踩雷”!这3件事千万注意
吃法学会了,但要是吃不对,营养可就要打折扣,甚至还可能给身体添乱。下面这3个常见的错误,你看看自己中招了没?
雷区一:把“多吃”当“补”
很多人觉得鸡蛋好,一天就吃四五个。这可不划算!对咱们大多数成年人来说,每天1-2个就足够了。
鸡蛋黄里含有胆固醇,适量吃没问题,但要是敞开吃,尤其是本身血脂就偏高或者有心脑血管问题的朋友,可能会增加身体负担。好东西,适量才是宝。
雷区二:迷恋“生吃”,追求原生态
现在有些朋友学国外生吃鸡蛋,觉得这样更“原汁原味”。但这里头风险不小!生鸡蛋很容易携带沙门氏菌,不彻底加热杀不死,吃下去容易闹肚子。
而且,生鸡蛋里的蛋白质不好消化,吸收率低,里面还有一种物质会影响维生素的吸收。所以,还是吃熟的吧,安全又营养。
雷区三:乱点“鸳鸯谱”,和它们同吃
鸡蛋是个“好搭档”,但也不是跟谁都合得来。
别配柿子:柿子里有大量鞣酸,碰上鸡蛋的蛋白质,会结成块,让你消化不良,肚子疼。
慎配寒性肉:比如兔肉、鹅肉,它们和鸡蛋一起吃,容易刺激肠胃,可能引起腹泻。
豆浆要煮透:很多人早餐豆浆配鸡蛋,但没彻底煮开的豆浆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会影响蛋白质吸收。虽然煮透了就没事,但为了保险,稍微错开点时间吃更好。
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烹饪方法,避开那些食用误区,它就能成为我们身边最平价、最有效的“营养补充剂”。希望今天的小分享,能帮你明天早餐吃得更好、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