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啥吃西餐牛排可以三分熟,吃猪肉却不可以呢?有啥科学解释?
创始人
2025-10-08 15:22:53
0

在西餐厅点一块三分熟的牛排,切开一看,中间还泛着粉红的汁水,服务员说得头头是道:这是最嫩的口感,这叫肌红蛋白,很有营养,保留了牛肉的原香。可转头要是你说想来块半生不熟的猪肉,估计厨师都得从后厨冲出来拦你。

同样是肉,凭什么牛肉能“带血”,猪肉就得煮熟才能吃?

其实,这个区别不是厨师定的,也不是哪个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而是由两种动物体内携带的微生物种类、寄生虫风险以及肌肉结构决定的。

先说牛肉。我们吃的牛肉,绝大多数来自经过严格检疫的育肥牛,这些牛在养殖、运输、屠宰过程中都要接受国家农业农村部规定的检验检疫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畜禽屠宰卫生规范》,所有上市的牛肉必须经过“宰前检疫”和“宰后检验”,确保没有口蹄疫、结核病等重大疫病。

牛是反刍动物,胃酸极强,消化环境不利于大多数致病菌长期存活,加上现代养殖中对饲料和饮水的管控,使得牛肉本身的细菌污染风险相对较低。牛肉的肌纤维结构紧密,细菌和寄生虫通常只存在于表面。

当你煎一块牛排时,高温会迅速杀死表面的微生物,而内部即使还是粉红色,只要没有被污染,其实是安全的。这也是为什么正规渠道销售的牛肉可以做成三分熟、五分熟的根本原因。

但猪肉就不一样了,猪是杂食动物,生活环境和饮食结构决定了它更容易携带多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和病原体。

比如旋毛虫,这是一种能在人体内形成包囊的线虫,一旦吃了未煮熟的感染猪肉,幼虫会在肠道发育成成虫,再释放新幼虫钻入肌肉,引发发热、肌肉疼痛甚至危及生命。

我国过去曾是旋毛虫病高发区,虽然近年来通过加强检疫和推广规模化养殖,发病率大幅下降,但风险依然存在。现在全国仍有零星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家庭自宰、未经检疫的私屠滥宰猪肉消费地区。

猪带绦虫也是个“狠角色”,它的幼虫(囊尾蚴)如果进入人体,可能寄生在脑部或眼部,造成严重后果。这些寄生虫不是高温一煎就能搞定的,必须让肉的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并持续一定时间,才能彻底杀灭。

这也是国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畜禽肉烹饪卫生要求》中明确建议猪肉应充分加热的原因。你想想,一块半生的猪排,外表焦了,里面还是软的,那藏在肌肉深处的寄生虫可能正准备“搬家”到你肚子里安家呢。

正规牛肉加工过程中,整块肉从屠宰到分割、包装都在低温、封闭环境中进行,极大降低了交叉污染的可能性。而且消费者买到的牛排往往是整块切割,没有被打散重组,这意味着内部基本是“无菌”的。

可市面上很多猪肉产品,特别是便宜的肉馅、肉丸、调理肉,可能是由不同部位拼接而成,甚至混合了边角料。这种重组肉的内部早就和外部污染源接触过了,哪怕表面煎熟了,里面的细菌也没法保证清除干净。

这类肉制品绝不能追求“嫩”而牺牲安全性,猪的脂肪含量高,肌间脂肪丰富,生的时候腥味重,口感发黏,就算没病原体,吃起来也不舒服。而牛肉本身风味浓郁,三分熟反而能激发出肉汁的鲜甜,配上黑胡椒和海盐,那叫一个香。

也有少数云南人说老家每年都杀猪,吃的就是七八分熟的肉,甚至是凉拌的生肉,不也好好的?这话不假,但得看条件。如果是自家养的一头猪,来源清楚,定期驱虫,屠宰过程干净,确实风险要小些。

可现在大多数人买的都是市场上的冷鲜肉或冷冻肉,根本不知道它从哪儿来、怎么处理的。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唯一能保障安全的办法就是彻底煮熟。

这不是小题大做,而是用几十年公共卫生经验换来的教训。回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因食用未熟透猪肉导致的寄生虫病并不少见,如今发病率大幅下降,靠的就是科普宣传和规范管理。

吃牛肉能三分熟,是因为整个产业链和生物学特性给了我们这份“自由”;而猪肉必须全熟,是科学和历史共同划下的“红线”,这回知道咋回事了吧?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健康科普】秋风起,蟹脚痒!吃... “是时新秋蟹正肥,恨不一醉与君别” 北宋诗人欧阳修曾在诗中如此感叹 可见吃蟹早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
饭店牛肉娃娃菜的家常做法,关键... 窗外飘着细雪,厨房里飘出牛肉与娃娃菜炖煮的香气。这是我记忆中祖母最常做的冬日菜肴,她总是系着那条洗得...
品月饼,听故事|孙元东:中秋佳... Mid-Autumn Festival 月光不问赶路人 时光不负有心人 中秋的月光洒向大地,有人看见...
汪孟恭亲授:鲜香嫩滑锤子肉,家... 鲜香嫩滑锤子肉 食材用料 瘦肉:优选猪里脊肉或牛里脊(约 200-250 克),这类肉质细嫩无筋...
昆明取名字大师谢咏推荐,昆明美... 昆明易经取名字大师谢咏推荐:昆明美食排行榜前十名分别是哪些? 昆明著名起名大师谢咏老师分享昆明10大...
一周晚餐不重样|7道暖心家常菜... 下班站冰箱前发呆的夜晚,我终于找到了终结“今晚吃什么”这个世纪难题的秘诀。 “妈,今晚吃什么?”小时...
双节白酒动销下滑15%,为何机... 引子 每逢佳节倍思"饮",今年的中秋国庆双节却给白酒行业泼了一盆冷水。动销同比下滑15%-20%的...
懂酒四境:从一杯佳酿里,品出生... 酒,是刻在中国人血脉里的文化符号。婚丧嫁娶、离合悲欢,人生每一个重要时刻,总少不了它的身影。我们常说...
今天的快乐,是酸甜酥脆的风味土... “每天一道美味,烦恼退退退!”——这句口号我已经喊了半个月,邻居没嫌我吵,反而天天敲门问香味从哪飘出...
听劝!早上起床后,尽量少吃这5... 早餐要吃好!这个“好”不仅指丰盛,还指营养搭配要好!早上起床后,应尽量避免食用以下5种类型的早餐,以...
原创 女... 今天,FIBA公布了2026年女篮世界杯资格赛的分档情况:中国、法国、澳大利亚和美国被列为第一档种子...
原创 寒... 每到秋风起,天凉下来的时候,心里就特别惦记一锅热腾腾的饭菜。今天推荐一道五花肉炖蘑菇,简单一锅端,却...
泰州:这里的早茶,多了一份特别... 金秋十月,黄桥烧饼的酥脆,蟹黄汤包的热气,烫干丝的鲜香,茶水的清冽……交织成最和谐的烟火气。今年的国...
原创 面... 明明面包松软香甜,还能夹火腿、抹果酱,可咱们中国人却偏偏爱吃白花花的馒头?超市里一袋切片吐司卖得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