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烙馍,其实是再简单不过的家常东西了,但真想做好,让那张馍又薄又软,放到第二天都不硬,里头还是有点门道的。我做了十几年饭,这种最基础的面食,反而是最能看出功夫的地方。
想让烙馍软和,关键在和面。面粉就用最普通的中筋面粉,就是超市里最常见那种,别搞什么花里胡哨的高筋低筋,没必要。水温是重点,我跟你讲,一定要用“半烫面”。啥叫半烫面?说白了,就是一半面粉用开水烫,另一半用凉水和。这样和出来的面,延展性好,烙出来的馍凉了也不会发硬,口感特别软韧。
具体操作是这样,比如你用两碗面,先把一碗面倒进盆里,然后准备滚开的水,一边倒水一边用筷子快速搅拌,把面粉搅成那种一团一团的雪花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面絮。看着没有干面粉了就停。这时候千万别下手,烫。把另一碗干面粉倒进去,跟烫好的面絮稍微混合一下,再慢慢加凉水,同样用筷子搅。搅到盆里基本都成团了,就可以下手了。
揉面是个力气活,但也得有巧劲。刚开始面团会很粘,有点粗糙,正常的。别灰心,也别一个劲儿地加干面粉,面硬了就不好吃了。你就把它当成个任务,耐心揉,揉个大概七八分钟,面团就会从一开始的“不听话”变得光滑起来。揉到什么程度算好?我们行内有个说法叫“三光”,就是面光、盆光、手光。面团表面细腻光滑,盆边上没啥残余,手上也干干净净的。做到这样,这面就算揉到位了。然后,在面团表面抹薄薄一层油锁住水分,盖上保鲜膜或者一块湿布,放旁边醒着。至少要醒半个小时以上,这步省不了,不然面筋太紧张,你根本擀不开。
趁着醒面的工夫,正好准备卷的菜。烙馍卷菜,卷什么其实特别随意,家里有啥就用啥。不过有几样算是经典搭配。炒土豆丝,那是一定要有的。土豆丝想炒得脆,窍门是切好了一定要用凉水多淘洗几遍,把表面的淀粉都洗掉,下锅大火快炒,断生就出锅。再来个韭菜炒鸡蛋,韭菜的香和鸡蛋的软,配在一起味道特别顶。你要是喜欢,还可以搞点炒豆芽、炒粉丝,都行。除了炒菜,还得有点“生”的,提味解腻。黄瓜切丝,大葱切丝,这两样不能少,吃起来咔嚓咔嚓的,口感层次一下就出来了。
酱料也关键,别单纯用什么黄豆酱,味道太单一。我一般是用甜面酱做底,加一点点蚝油提鲜,再来点蒜蓉辣酱增加风味,搅匀了。你要是能吃辣,自己泼的油泼辣子那更是绝配。
面醒好了,拿出来稍微揉一下,排排气。案板上撒点干粉防粘。把面团搓成长条,然后用手揪成大小差不多的剂子,大概跟乒乓球差不多大吧。关键的一步来了,怎么把馍擀得又薄又能分层。取两个剂子,都按扁。在一个上面均匀地刷上一层食用油,一定要刷匀,边边角角都要刷到。然后把另一个剂子盖在上面,像个小汉堡一样。用擀面杖从中间开始,慢慢往四周擀开。擀的时候要均匀用力,时不时翻个面,保证两面都擀得差不多。能擀多薄擀多薄,擀到最后那张面饼薄得有点半透明的感觉,就对了。
烙的时候,用平底锅或者电饼铛都行,锅里不用放油,干烙。火候很重要,中火或者中偏小火。火太大了,一下就糊了,里头还没熟透。火太小,烙的时间太长,水分蒸发太多,馍就干硬。锅烧热了,把擀好的饼放进去。你很快就会看到,饼的中间会慢慢鼓起一个大包,这就是因为中间那层油起作用了,把两张饼隔开了。等这个大包鼓到最大的时候,就可以翻面了。另一面也烙个几十秒,看到表面有微微的焦黄色斑点,就行了。整个过程特别快,一张饼也就一分多钟。
出锅之后趁热,从边缘轻轻一揭,一张饼就变成了两张薄如蝉翼的烙馍。烙好的馍最好用个干净的布盖着,防止水分流失变干。
最后就是卷,拿一张馍铺开,先刷上调好的酱,然后把自己喜欢的菜码在下面三分之一处。别太贪心,菜放太多了卷不起来,还容易破。先把下面的一边折上来盖住菜,然后把两边往里折,最后从下往上整个卷起来,一个紧实饱满的烙馍卷菜就好了。
自己在家做这个,虽然比外面买麻烦一点,但用料扎实,干干净净。尤其是刚出锅那会儿,馍的热气带着面香,卷上自己炒的菜,一口咬下去,软、韧、香、脆,各种味道在嘴里,吃着就踏实。多做两次,手熟了,比外面卖的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