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镇江的早茶桌上,一盘晶莹剔透的肴肉是必不可少的开场。这道已有三百余年历史的传统名菜,以其独特的外观和口感,成为淮扬菜系中的一颗明珠。
镇江肴肉的制作工艺极为考究。选用猪前蹄,去骨留皮,用竹签在皮面上扎出细密的小孔,这步是为了让肉皮中的胶质更容易析出。然后用硝水(现多用安全替代品)和盐揉搓,放入缸中腌制三到四天。腌好的猪蹄肉色桃红,色泽诱人。
烹制时,将腌制好的猪蹄放入锅中,加入生姜、葱段、花椒等香料,注入清水,文火慢煮三小时。期间要不断撇去浮沫,保证汤汁清澈。煮至肉质酥烂而不散时,捞出趁热用纱布包裹,放入特制的模具中压紧成形。
冷却过程是肴肉形成晶莹外观的关键。要将模具放入冰箱,在0-4度的环境下冷藏十二小时。在这段时间里,肉皮中的胶质完全析出,与汤汁一起凝固成冻,将肉块牢牢包裹,形成晶莹剔透的效果。
食用时,将肴肉切成薄片,片片都要带皮、带冻、带肉,摆成拱桥形上桌。地道的吃法要配上一小碟镇江香醋和些许姜丝。夹起一片肴肉,在醋中轻轻一蘸,送入口中,先是肉冻的清凉爽滑,接着是肉质的酥烂鲜香,皮冻在口中融化,与香醋的酸爽相得益彰,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