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餐厅,不拿米其林或是 50 Best,就等于失败?
创始人
2025-10-15 16:47:33
0

2025 年的“台北餐厅周”,以 Define Taipei 为题。当我收到邀请时,看到由黄诗文主厨掌舵的法缇餐厅(Ephernité)参与其中,就决定在繁忙的出差行程中见缝插针,往台北走一趟。

两年前在“500 盘”Gala Dinner 吃到黄诗文的菜“野生乌鱼白子配白芦笋鱼卵奶油酱”,印象不俗。当时跟她在现现场聊了一下,答应有机会一定要去法缇吃一顿。是次活动的邀请,是我实践承诺的好机会。与此同时,可以借机试试其他两家我没吃过的餐厅,重新发现台北。

被时代辜负的黄诗文

处于夏末的台北依然炎热、潮湿且多雨,往法缇的路上雨水倾盆而下,车窗外景观朦胧,霎时分不清自己身处那个城市,恰似印象派大师毕沙罗(Camille Pisarro)松散又轻灵的笔触。在大雨中抵达法缇,一家散发着孤然宁静气息的小餐厅等着我。

吃罢在法缇这一顿,不无感慨,黄诗文真是一位被时代辜负的厨师啊。

开场的 Amuse Bouche 一共有 5 道,没想到这 5 道开胃小点心的滋味,已经浓缩了黄诗文对于食材以及味道把控的能力,好像吃了 5 道菜的感觉:打头阵的香槟醋渍马铃薯,酸爽无比,切法、醋渍的份量和时间,一切细节都做得恰如其分──因为切法不对就无法表达到应有的口感,醋的份量太多或者时间太久,都会令马铃薯开始释出淀粉,吃起来有沙沙的感觉,而这里不会,保持了它该有的脆度,醋酸又令胃口瞬间打开。

第二道的甜菜小卷柚子冻,酸度更明亮一些,甜菜、小卷、塔皮和跳跳糖带来的口感层次很丰富。第三道的西班牙赛拉诺火腿脆饼,佐以焦化洋葱和芝士,以浓厚的咸鲜味主导,焦化洋葱的那丁点香甜带来了些许平衡感。

吃罢我想:第三道已经如此浓郁,接下来那一道的味道要怎么衔接?那是白芦荀鲍鱼塔,看似清新的组合,只是“虚有其表”,调味其实异常饱满浑厚,咸鲜味更重一些。如果之前那道西班牙火腿脆饼是女高音的 C4,这道就是更高阶的 C6,但音质扎实、音准极佳。最后的樱桃鸡肝,鸡肝慕斯冶艳、酸度集中略带尖锐感且余韵长,跟第一道香槟醋渍马铃薯的微酸,正好有个对比,带来味蕾上一阵“扬长而去,余韵袅袅”的收结。

5 道 Amuse Bouche 的味道铺排密集又有力度,但调度有方,手法十分老练,基本上已经预演了主厨的功底。

不过,我还是保留了观望的态度,毕竟,开胃小点心做得出色,正式菜品就反高潮地沉闷的 Fine Dining 经验,不计其数。然而,黄诗文终究没让人失望,接下来连同甜品在内的 7 道菜,每一道都没有败笔,而且很有完成度。表面上都是单线条结构(主食材—配菜—酱汁),其实暗藏玄机,在不同结构处堆叠出层次。

以我最喜欢的澳洲牛骨髓—和牛牛舌—盐渍小卷青酱来说好了,炒香过的盐渍小卷跟青酱搅拌成一体,腴润喷香,配上酥肥的牛骨髓和煎得外脆内嫩的牛舌一起入口,真是一绝,好吃得很。那青酱蕴含了十多种香草的野气,以及盐渍小卷带来的咸鲜香,入味三分,相信用来煮意大利面亦是无以尚之。

野生红条鱼—乌鱼胗—酸豆白酒奶酱,从主厨口中得知,乌鱼胗是人弃我取之物,但口感真好!鱼肉细腻、鱼味佳,酱汁有双重酸度:酸豆和白酒,层次足、比例准,味道浑厚但不腻重,恰好衬托起鱼鲜。特别为餐厅周做的传统菜:白酒烩小牛—油封菊芋—栗子菇,把乡土菜做得充满现代气息,又不失那股质朴的温暖,小牛肉烩得软嫩入味,同样叫人吃得满心欢喜。

黄诗文的菜,跟她娇小纤秀的外型恰恰相反,每一道都有味道张力,线条饱满扎实,即便连细节都带一股劲,只是力度较轻──这些都能一瞥她异常扎实优秀的传统法菜功底,以及个人触觉。由于味足且把控手法张弛有度,所以带来了味蕾愉悦感。另外,每一道菜都温度十足,特别适合亚洲胃,且经由温度飘散诱人香气。

所以,吃她的菜,很有满足感,也没有多余的故事包装──她把对客人展示食材讲故事的部分都免了,就让客人好好吃饭就够了。像我这种“千帆过尽”的食客,是有多感动啊!但也不免感慨,这样的做法,少了网红喜欢的元素,就大大减少了曝光率──这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厨师,做菜是做给镜头吃。

于我而言,如果法缇的酒单能更有方向感、选酒能跟主厨的做菜风格来一场探戈就完美了。

很多台湾美食媒体朋友跟我说,不明白为何法缇没评上米其林星星──这个年代,好像你开餐厅,不被评上米其林或者 50 Best,就很尴尬、难以交代。然而,当这些榜单已经从单纯地推广优秀餐厅变成资源比拼大赛,大众和媒体是不是应该更清醒地看待所谓的榜单成绩,而不是一味追随、吹捧呢?

这是为什么我说黄诗文是被时代辜负的厨师,她不是故事型的料理人,不会为了符合潮流而改变做菜原则,没有连串宣传策略和公关操作的预算,小餐厅甚至并不华丽、可能不符合某些食客对于 Fine Dining 的要求。她,光有真诚的心和上乘厨艺⋯⋯或许在这个年代,是不足够的;对游戏规则来说,在某些部分,是不符合标准的⋯⋯。

希望时代别再辜负这样的好厨师了。

生逢其时的林明健

来自香港,带着多国游历经验、具有多元文化视野的林明健,选择在 11 年前落户台北,搭上了台北餐饮开始国际化的列车,可谓生逢其时。林明健从香港兰桂坊的西餐厅实习开始了他的厨艺之路,后来因缘际会拜在 Jean Georges 门下,随着这位世界级名厨的版图去过上海、巴黎和纽约工作,经历过纽约 Fine Dining 最辉煌的年代。

2014 年,林明健在台北开始了人生新一页。他在这里所开设的餐厅风格,都是他居住过不同城市的“后天混血”延伸,并且凭借多国融合菜 Longtail 连续6 年的米其林一星肯定,让他在台湾餐饮地图占有一席之地。

林明健在晶华酒店 B2 层开了一家新餐厅 Golden,走的依然是融合多国元素风格的料理,定位是“当代亚洲料理”──随着时代发展,这种以西餐烹调为基础、但无法明确定义为何种菜系的融合菜,今时今日在全球的主要城市非常普及,但林明健可说是融合菜的大中华区先驱啊!我是抱着这种心态去吃 Golden,看看“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推到哪里了?该如何安身立命呢?

是日午餐 6 道菜菜单,道道利落、主次分明、击中重点、明快易懂且不失美味,太适合都市人了。第一道菜是红甘鱼刺身,切得厚薄适中──刚刚好的厚度,能让鱼脂经过嘴嚼释放。酱汁充满东南亚风情,鱼露的鲜、椰糖的甜、罗望子的酸度,调制得十分平衡,搭配了腰果、释迦、腌渍辣椒、香菜等配菜,复杂的层次与味道在口中缓缓绽放,但全是“众星拱月”,恰如其分地带出了鱼肉的鲜甜。

接着的鸡肝酱慕斯和无花果吐司两道菜,是现代欧陆菜的典型菜式,做法和搭配各施各法,但核心概念不变,在这两道菜面前,瞬间我好像置身于伦敦的精致小酒馆吃 Brunch。鸡肝慕斯细滑绵密,搭配酥脆的布里欧面包丁、烤谷物麦片和草莓糖浆,味道讨喜。烤香的酸裸麦面包,跟香甜的无花果、自家制 Ricotta Cheese,浇上波特酒肉桂汁将所有材料串连在一起吃下肚子,轻松开胃的小品。

进入主菜部分,共有两道,先鱼后牛,酱汁的表现,都吃到林明健的笃定手法以及沉稳功架。鱼肉采用的是龙虎斑,鱼味不错,那辣味青酱味浓犹清,集鲜、酸、辣、香气⋯⋯于一身,问了才知道是用虾高汤作为基础,佐以青辣椒、指天椒、香菜、香茅、椰浆和法式奶油熬煮成酱汁,啊,怎会想到把椰浆和法式奶油混合在一起呢?结果混出了新质感,真天才。这青酱看似浓稠但十分细致和谐,香泽馡馡,口舌回甘。

和牛菲力的“麻辣酱”,带来惊艳,因为他把麻辣锅里的复杂元素:高汤、药材、花椒、辣椒都浓缩在里头了,但比例奇佳,调制得非常平衡,不觉厚腻,反而有一份优雅,切下炭香四溢的和牛沾着吃,味道丰富且细致,令人意犹未尽。

甜点很有惊喜,林明健把星马的咖啡店传统小吃“咖椰吐司”(Kaya Toast),以法式吐司的手法演绎:吸饱了斑兰椰浆蛋汁的布里欧面包拿去炸,表面酥脆,内里软滑如布丁,入口还原了咖椰吐司应有的味道,击节!

林明健的亚洲风味主导融合菜,有挥洒自如的成熟、顺手拈来的到位;对比好些年轻厨师的融合菜,很多时候还有一份实验性质的青涩和不合理,林明健已四两拨千斤地把菜做出来。这位“前浪”没有死在沙滩上,反而被推得更高了,呵呵。

在有限里创造无限的凌维廉

踏入 A Cut 牛排馆,入座前,经过门口的酒吧吧台,便看到那里整齐列着一整排的 DRC 空酒瓶,还有两瓶罕见、在拍卖市场炒成天价的 Jean-Louis Chave Ermitage Cuvee Cathelin──忘了去看看是什么年份。通常有顶级佳酿的餐厅,菜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因为客人不会把名酒的配额,花在不匹配的食物上。

作为亚洲目前仅有 3 家获得米其林星级评鉴肯定的牛排馆之一(其他两家分别是香港的 Beef Bar,以及新加坡的 Cut by Wolfgang Puck),并且已 5 度摘得一星,A Cut 的魅力何在?如果你跟我抱着同样的疑问想要一探究竟,主厨凌维廉为“台北餐厅周”设计的 3 道菜菜单,作为入门的品尝,是最好不过了。

前菜的茴香鲍鱼螺肉冻,是主厨把台湾古早酒家菜“鱿鱼螺肉蒜”的转化,螺肉冻是以螺肉汁、鱿鱼、虾米、香菇加鱼汤熬出来的;鲍鱼煮得软嫩有味,整体味道轻盈,而螺肉冻味足但不抢戏,茴香清新的香气轻轻地提鲜,表层的炸蒜粒点题,真不错。

主菜是澳洲 ROAM 草饲老和牛牛臀肉(Rump Steak)──这部位的牛肉脂肪较少,所以风味集中、牛味浓郁、较有嚼劲,向来有不少拥趸。凌维廉把牛臀肉湿式熟成了50 天,让原本极佳的肉味更为深邃、入口有细腻的变化,而且肉汁丰盈,有入口即化的效果。

顺便问起凌维廉,他如何分辨哪些肉需要干式熟成、哪些肉则是需要湿式熟成?他表示:“干熟专注在带眼肋骨、带骨沙朗、T 骨等脂肪覆盖完整、骨架结构支撑的部位,用来展现风味的深度,以及品牌的差异化。湿熟则是多应用在去唇肋眼、菲力、臀肉等较为细致需要柔嫩口感的部位,以稳定供应与肉香为主要决策逻辑。简单来说,干熟是风味主张,湿熟则是有效率以及带来多汁感。”

A Cut 所有牛肉都是冰鲜空运,不同季节每批牛屠宰后的质量都不一样,所以熟成天数会取决于牛的品质,熟成后还要完成肉品测试才可推出,每一个环节都很严谨。 “船运价格的牛肉虽然成本低,但牛肉保存会有不稳定性,导致爆血水产生,因此我们不会考虑船运。”

通过凌维廉的分享,才知道台湾法例对于入口牛肉有严格限制,目前能合法进入台湾的牛肉主要来自美国、澳洲、日本,选择并不多,香港人时下热捧的韩牛 Hanwoo,以及部分资深“牛迷”钟情的西班牙老牛 Rubia Gallega、意大利白牛 Chianina 等,台湾饕客均缘悭于舌尖,只能出门旅行时来个大解放。

有鉴于无法随心所欲地选取来自世界各地的好牛,凌维廉专注于钻研这 3 个主要入口产地的农场出品品质,入手顶尖货色。譬如,来自美国农庄中的“爱马仕”、位于旧金山市郊区的 Bryan Flannery 便是他长期打交道的供应商。资深的美式牛排饕客,吃牛排都不是挑餐厅,而是挑你入手的货色!

Bryan Flannery 是一家家庭式农庄,已有 60 年历史。他们以天然方法饲养牛只,牛儿先草饲,屠宰前一个月才以最优质的粟米喂饲以储肥,让肉质软嫩、肉味更甜,但又不至于过肥。干式熟成也是 Bryan Flannery 的强项,坚持至少 30 天。 A Cut 的菜单上,提供了来自 Bryan Flannery 的顶级带骨肋眼和带骨沙朗。

一般牛排馆,来到甜品部分,都是以经典的美式甜点奉客,但 A Cut 的甜品带来惊喜,集现代感、创意和到位执行于一身。融入了台湾风味的传统咸蛋糕舒芙蕾、绿豆沙牛奶等值得一试。因为甜品出色,特别问了甜品主厨的名字,她叫王映心。作为一家牛排馆,A Cut 可算是超额完成任务,难怪多年来得到市场以及奖项的肯定。

文章首图来源:谢嫣薇 Agnes Chee 。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秀我中国|“秒空”的养生课为何... 每周三晚间,在上海市民夜校的课堂里,30位学员利用业余时间,聆听中医专家讲解“传统中医与养生”。开课...
原创 它... 导语:它才是“维C之王”,全身是宝!正大量上市,简单一煮,香甜美味 又到了这个让人流口水的季节啦,走...
第138届广交会音乐美食节展现... 中新网广州10月15日电(王华  贾瀚阳)第138届广交会音乐美食节“食在广州 品味全运”活动15日...
蜜雪冰城卖啤酒上热搜,5.9元... 《星岛》见习记者 廖梓妤 深圳报道 “味道挺好的,最主要是还便宜。”林女士下班回家前,在深圳某家鲜啤...
蓬安县市场监管局指导金溪白酒协... 为破解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瓶颈,推动白酒小作坊生产规范化、产品优质化、品牌特色化,10月10日,四川省蓬...
宗酒:“扬起‘大清香时代’的远... 十月金陵,桂香与酒香交织漫溢。第113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即将于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启幕,这场承载行业十...
谁动了白酒的“度数”?| 酒水... 当年轻人举起的不再是父辈的酒杯,而是属于自己的“情绪容器”,白酒行业才能跨越代际断层,找到新的增长曲...
原创 贵...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联合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轻化工大学及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举...
“帮扶好物”受热捧!广东盐业亮... 午后,广交会展馆D区西侧中心广场人流渐渐多了起来,海外采购商一边畅饮生态海盐菠萝汁的岭南风味饮品,一...
解锁江西家常味!江西凉拌花菜,... 制作凉拌花菜,新鲜的花菜是基础,要选那种花球紧实、颜色乳白中微微带点米黄、叶片鲜绿的,这样的花菜水分...
“帮扶好物”受热捧!广东盐业亮... 午后,广交会展馆D区西侧中心广场人流渐渐多了起来,海外采购商一边畅饮生态海盐菠萝汁的岭南风味饮品,一...
必看!2025年砂锅炒鸡供应品... 在当今市场上,选择一家合适的砂锅炒鸡供应公司至关重要。每个供应商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色,满足不同餐饮...
这道酸辣娃娃菜,绝对是唤醒味蕾... 娃娃菜 1-2棵(约300-400克)大蒜 3-4瓣、干辣椒或青椒 3-5个(可根据个人口味调整)、...
原创 沪... 这个秋冬,如果你走进任何一家茶饮店,都会发现菜单上多了不少"养生"新品。 沪上阿姨推出"五色慢养"计...
巧手腌制“幸福味”!社区开展跳... “制作跳水泡菜,食材清洗要彻底,切配也有讲究,萝卜切成均匀条状,才能保证每一口都入味均匀。”近日,一...
想吃家常味?6道经典炒菜教程,... 宝子们是不是总馋家里的炒菜香?不用愁,今天带来6道超经典的家常小炒,步骤都给你拆解得明明白白,就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