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雀巢新CEO费耐睿在首次财报会上宣布:未来两年全球裁员1.6万人,其中包括1.2万个白领岗位。这一决定伴随着雀巢大中华区业绩连续三年的负增长,以及雀巢四年间从高增长到销量增长近乎停滞的艰难调整。
9月1日,雀巢集团董事会宣布,费耐睿(Philipp Navratil)被任命为雀巢集团新任首席执行官(CEO),接替被解雇的傅乐宏。傅乐宏的离任源于他与直接下属存在未公开的恋爱关系,违反了雀巢的《商业行为准则》。
左:雀巢新任首席执行官费Philipp Navratil;右:雀巢首席财务官Anna Manz
10月16日,费耐睿在上任后首次财报会议上表示,雀巢计划未来两年全球裁员约1.6万人,占总员工的6%,其中白领1.2万个、生产供应链4000个,裁员岗位覆盖所有职能与地区。
裁员预计每年节省10亿瑞士法郎,与“Fuel for Growth”转型计划绑定,该计划成本节约目标从25亿瑞士法郎上调至30亿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240亿元)。
除此之外,费耐睿还提出推动以实际内部增长(RIG)为核心的增长模式,即以销量而非价格拉动增长,计划对高回报业务规模化投资;对增长乏力、回报不佳的业务采取“修复、合作或出售”。建立全球统一的前瞻性KPI,薪酬与业绩挂钩,明确“全面树立绩效导向的思维模式,拒绝市场份额的流失。”
2025年前三季度(2025年1月-9月),雀巢集团总销售额为659亿瑞士法郎,较前两年有所下降。
纵观雀巢2025年前三个季度的业绩表现,第三季度定价贡献率为2.8%,较一季度的2.1%有所上升,有机增长主要由定价贡献驱动,公司销售额依赖提价。
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雀巢的基础交易营业利润同比下降7.1%,毛利率较去年同期微降0.6个百分点。即便公司提高了产品价格,仍难以完全抵消利润压力。
从品类来看,糖果和咖啡业务是前三季度整个雀巢有机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前三季度糖果业务有机增长率高达8.9%,在一些市场实现了双位数的增长。咖啡业务增长主要由定价驱动,有机增长率达到5.1%,实际内部增长率略有上升,并在前两个季度保持稳定。
宠物护理业务有机增长率约1.6%,在全球多数市场的份额持续提升;婴幼儿营养业务在亚洲、大洋洲、非洲区与乳制品业务共同实现了正增长;雀巢健康科学整体有机增长0.5%。
从渠道来看,前三季度电商销售实现了13.2%的有机增长,一二季度电商销售占集团总销售额的比例均超20%。
大中华区曾是雀巢全球第二大市场,但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出现了明显的下滑,总销售额仅24.7亿瑞郎(约223亿元),为近三年来最低。其中有机增长率为-6.1%,实际内部增长率为-2.9%,定价贡献率为-3.2%,价格降低却止不住销量下滑。
这种下滑趋势在前三季度持续加剧:第一季度,大中华区有机增长率为1.7%,其中实际内部增长率为4.0%,定价贡献率为-2.3%。这一时期,雀巢在中国市场采取了降价促量的策略,但效果有限。第二季度大中华区对集团有机增长率的负面影响升至70个基点,第三季度升至80个基点,直接“拖累”整体业绩。
雀巢在今年7月任命马凯思为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凯思将中国市场持续疲软的原因归结为“减少贸易库存、转向动销”的必然,“未来,我们更要兼顾利润增长与销售额提升,继续将投资聚焦于核心产品和关键活动,同时不断提高整体效率,前方的道路并不平坦。”
雀巢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凯思
雀巢的股价在三季度报与裁员计划公布后上涨超过8%,创下2008年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费耐睿的改革才刚刚开始,他在财报会议上承诺:“我们将以紧迫感、问责制、透明度推进所有工作,从而加速业绩表现并提升股东价值。”
撰文 | 意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