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直播进百村
“啊呀,我跟不上时代了。”
“我虽然不是南京人,但我在南京生活几十年,我跟大多数南京人一样,问我哪里的鸭子最好吃,那必须是家楼下不远街边的那家鸭子店,现烤新鲜啊。今天不来不知道,原来传统味道跟老手艺不能直接划等号。”
上周,供销直播小组跟着浦口供销社走进位浦口的今世鹏工坊,揭秘百年鸭艺的现代蜕变,见证了一场传统与现代的完美交融。
今世鹏 杨静(左)
“供销直播进百村”主持人 老郎(右)
“颠覆了我的认知”,郎老师感叹,“不管是盐水鸭还是烤鸭,跟以前吃的包装鸭子完全不一样,非常接近店里现卖的口感,没想到是生产线里生产出来的。”
“都认为流水线一定是电烤,而我们摒弃了更方便的电烤,坚持炭烤的工艺,炭火的味道会渗进鸭皮里,这是电烤无法复制的。”非遗传承人费扣燕女士在工厂参观通道向直播小组介绍,“这套智能炭火烤炉,是我们跟晓庄师范的专业团队一起研发的,既保留了炭烤精髓,又实现了温度精准控制,现在已经是3.0版本。传统炭烤炉我们也保留了些,这些老伙计还得在,有些味道,机器懂,它们更懂。”
在参观过程中,主持人郎老师不断发出惊叹:厚达二三十公分的保温层,瞬间锁住鸭肉的汁水与营养;臭氧杀菌技术让食品安全达到新高度。
在恒温恒湿的晾胚车间,我们找到了鸭子们鲜嫩的秘诀。
“这里的温度要始终如一,就像老师傅说的‘春风拂面’的感觉。”车间里整齐的架子,里面装着很多传感器,“传统工艺说要‘看天制作’,我们让每一天都是制作盐水鸭的好天气。”
切片、保鲜、焐煮、晾晒、浸卤……九大非遗工艺,在现代车间里被分解得丝丝入扣。
装回盘中的鸭肉,闻不出工业的味道,郎老师细细品尝:“包装不仅卫生,还能最大限度保留传统手作的味道。我又要再次感叹,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活在我们餐桌上的日常。”
如今,这里每天能生产1万只熟烤鸭、2万只烤鸭胚,成为国内最大的金陵烤鸭生产基地。但当你撕开包装,尝到的依然是那个记忆中的南京味道。
非遗的匠心与现代的智慧在这里握手言和——
臭氧杀菌替代了老式的防腐方法,却不改风味;
自动化切片包装提升了效率,却保留着手作的温度;
智能控温让晾胚不再“看天吃饭”,却依然追求着“肉细油润”的极致。
这次探访让直播小组明白,非遗传承,不是把技艺锁进保险柜,而是跟上时代,让它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以前老觉得真空包装里的鸭子跟南京的鸭子不是一回事。有了现在的技术,保质期不短,味道也不差,再也不愁给外地的朋友寄鸭子了。”
今世鹏 非遗传承人 费扣燕(左)
这些承载着南京味道的盐水鸭、烤鸭,通过网络从浦口走向全国。它们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是非遗传承人的坚守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