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天气转凉,咱们的餐桌,也得跟着时令变一变了,老话说得好,“顺时而食”嘛!秋天讲究的是“滋阴润燥”,得多吃些水分足、能润肺的好东西。但您知道吗?有些夏天吃着水灵灵、味儿倍儿棒的蔬菜,到了秋天可就“变脸”了!不仅吃起来口感差了一大截,营养也大打折扣,连懂行的菜贩子自己家都不吃。今天咱就来盘一盘,秋天最好别碰的5种蔬菜,看看您家菜篮子里有没有中招?
1. 蒜苔——又老又贵,嚼着像“草绳”
蒜苔其实是春夏的时令菜,那会儿的蒜苔,又脆又嫩,带着一股子辛辣的清香,炒个肉丝别提多下饭了。可到了秋天,您再瞅瞅,市场上的蒜苔大多是冷库里“沉睡”了好几个月的存货。水分流失严重,纤维素老化,嚼在嘴里,韧得跟草绳似的,塞牙还不好吃。关键是,那股子鲜灵劲儿全没了,价格还不便宜,您说买它图个啥?
2. 豆角——容易“藏虫”,还嚼不烂
夏天的豆角,一掐一泡水,随便一炒就软糯入味。但秋后的豆角,那可是“老顽固”了。一是因为天气转凉,豆角本身长得就慢,纤维粗,不容易煮烂,吃起来口感发柴。二来,秋豆角里特别容易藏一种叫“豆荚螟”的小虫子,洗的时候不容易发现,吃进去多膈应人啊!费火又费牙,营养还跟不上,不如不吃。
3. 丝瓜——肚里空空的“老丝瓜瓤”
丝瓜是典型的“夏日瓜果”,就喜欢热热乎乎的天气。秋天的丝瓜,那可真是“英雄迟暮”了。您别看它外表可能还过得去,但里面的瓜肉已经开始纤维化,水分少,瓜瓤也变空了,吃起来又干又柴,完全没有夏天那种嫩滑如豆腐的口感。再放一放,它就不是菜了,直接升级成咱洗碗用的“丝瓜络”了!
4. 茄子——“秋败茄子似毒药”?
老话常讲“秋败茄子似毒药”,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道理是通的。秋天的茄子,是秧子上最后结的“末茬果”。由于气温降低,日照变短,茄子长得慢,皮会特别厚,籽也特别多、特别硬。里面的肉质发“糠”,不像夏天茄子那样软糯细腻。而且,茄子本身偏寒凉,秋天吃多了,对肠胃不好的人来说,容易不舒服。还是等来年夏天再宠幸它吧。
5. 西红柿——硬邦邦的“木头疙瘩”
秋天的西红柿,绝对是“颜值诈骗犯”!看着红彤彤的,摸起来硬邦邦,买回家放一个星期都软不了。切开一看,里面是青的,籽是绿的,一点西红柿的香味都没有。这种多半是大棚催熟的,为了运输方便,很早就摘下来了。用它做菜,炒半天都不出汤汁,酸涩寡淡,既做不出浓郁的西红柿炒蛋,也炖不出一锅鲜美的牛腩。没有灵魂的西红柿,咱就别要了。
说了这么多秋天不建议吃的,那咱们该吃点啥呢?别急,秋天可是个丰收的季节,好吃的多着呢!
根茎类当家:山药、芋头、红薯、莲藕,这些埋在地里的宝贝,秋天吃正当时。它们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能健脾养胃,饱腹感强。无论是蒸着吃、煮粥还是入菜,都粉糯香甜,暖心又暖胃。
绿叶菜也有尖货:菠菜、小白菜经过霜打之后,口感会变得更甜、更软糯,所谓“霜打白菜甜如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白色食物”能润肺:白萝卜、银耳、梨子都是滋阴润燥的一把好手。秋燥容易让人咳嗽、皮肤干,多用它们来煲汤、煮水,比啥补品都强。
总之啊,买菜做饭,咱们就得跟着季节的节奏走。吃当季的、新鲜的,不仅味道好,营养也是最足的,关键是还便宜!这可都是老一辈传下来的生活智慧。下次去菜市场,可要擦亮眼睛,把那几样“过气”的蔬菜果断pass掉,把最新鲜水灵的“秋宝”带回家吧!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章和图片均有版权,未经允许,请勿抄袭、删改、盗用,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