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醫話|感冒、咽幹、咽喉腫痛,介紹一味“老熟人”—板藍根!
admin
2022-05-19 22:49:41
0

原標題:耳鼻喉醫話|感冒、咽幹、咽喉腫痛,介紹一味"老熟人"—板藍根! <!---->

< strong>醫學指導:廣東省名中醫、嶺南名中醫、博士生導師。 廣東省中醫院耳鼻咽喉頭頸科主任醫師、學術帶頭人李雲英教授。

開欄語

本專欄將定期推送中西醫耳鼻咽喉疾病的預防、治療及養生保健科普知識,為您耳鼻咽喉的健康保駕護航! 歡迎持續關注!

現在恰逢季節交替的節點,氣溫不穩,空氣潮濕,正是流感、感冒,咽喉炎、肺炎、支氣管炎的高發季節,加上近兩年的疫情威脅,新增了人們對提高機體免疫力抵抗病毒相關藥物的需求,中藥板藍根是生活中的常用藥,也是一味清熱解毒功效出色的中藥材,能用於多種疾病的預防與治療。

說到板藍根的爆紅,可以追溯到2003年非典(SARS)時,這是一個烙在中國人集體記憶中的名字。 很多人認為,它是「萬金油式的存在」。 板藍根有多受歡迎呢? 它是許多人的家庭常備用藥,更是常年出現在各大藥房最醒目的位置上。 我們隨手一查就可以發現,板藍根不僅有15個劑型(注射劑、片劑、顆粒劑、膠囊劑、液體製劑……),而且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還有1251條生產批文登記。 本文李教授給大家介紹這味能清熱解毒,凉血利咽的藥材——板藍根。

< strong>板藍根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板藍根別名靛青根、藍靛根、靛根,最早記載於《神農本草經》中,是中國傳統清熱解毒類的代表性中藥,一般在秋季採收,炮製後方可入藥,為十字花科植物藍的乾燥根。 《中藥大辭典》言其能"清熱、解毒、凉血。治流感、流腦、乙腦、肺炎、咽腫、癢腮、火眼、瘡疹",其性味苦寒,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和抗菌消炎的功效。 主產於東北、華北等省區,全國大部分地區均可種植,是我國40種大宗常用中藥材之一。

< img data-src="http://www.sohu.com/a/b64Pq9zySn93kgty0uAqZ8mJ5ULT+qz1crB9Zo+mUNMZA/ZyZzFQAaEPpr70qGUWR1UBaTRmOc8Iw+AsnMSE1C0wKSKUiW/9MasOeoeiwUw="/>

作用與禁忌

【性味】味苦,性寒。

【歸經】歸心、胃經。

【功效】清熱解毒,凉血利咽。

【主治】用於外感風熱或溫病初起,頭痛發熱; 或肺胃熱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咽乾燥、腮部腫脹; 或溫毒發斑、舌絳紫暗、大頭瘟疫、丹毒、爛喉丹痧、火眼、癰腫等。

西醫常用於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急慢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流感、腮腺炎等。 對乙型肝炎、慢性遷延性肝炎有一定療效,是治療急性肝炎的常用藥物。

【用法用量】9-15克,煎服。

【禁忌】孕婦忌用。 3歲以下的兒童以及體虛而無實火熱毒者、脾胃虛寒者慎用。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 現代藥理作用研究

1. 板藍根可抗病原微生物。體外及雞胚試驗表明板藍根能抑制流感病毒PR8株及京科68-1株的增殖,並能延緩流感病毒京科68-1株及腺病毒所致人胚腎原代單層上皮細胞的細胞病變。 其可抑制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甲型鏈球菌、流感杆菌、大腸桿菌等多種細菌生長。

2. 板藍根多糖能提高細胞因數白細胞介素-10(IL-10)的血清含量,提高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的吞噬活性,有明顯的體液免疫功能。

3. 抗病毒實驗表明,板藍根對甲型流感病毒、乙型腦炎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有抑制感染並有抑制增殖作用; 對出血熱病毒、單皰病毒有明顯的殺病毒作用。

< img data-src="http://www.sohu.com/a/b64Pq9zySn93kgty0uAqZ8mJ5ULT+qz1crB9Zo+mUNOb9Jn5ugA+v2R+jH0zoIJ8WkBPLCCAF9Gej7f7rJXIBbXD/kKKAYoiKpre86svlYU="/>

< strong>臨床應用

因本品味苦、性寒,苦能降泄、寒能清熱,具有清熱解毒,凉血利咽,降火之功,為治療熱病咽喉腫痛常用藥。 《中藥志》:"清火解毒,凉血止血。治熱病發斑,丹毒,咽喉腫痛,大頭瘟,及吐血、衄血等症。"

1. 急喉痹。因火毒熾盛,上灼於咽而致,症見咽部紅腫、疼痛,發熱,舌紅,苔黃,脈數。

2. 急乳蛾。因肺胃熱毒壅盛,上蒸喉核而致,症見喉核紅腫、疼痛劇烈,或化膿,吞咽困難,發熱,舌紅,苔黃,脈數。 急性扁桃體炎見上述證候者。

3. 痄腮。因瘟疫時毒,熱毒蘊結所致發熱、腮部腫脹,舌紅,苔黃,脈數。 急性腮腺炎見上述證候者。

板藍根可單獨使用,亦可與其它藥配伍使用。如與牛蒡子、射干、麥冬,錦燈籠等配伍治療口舌生瘡、咽喉腫痛、扁桃體炎等症; 與荊芥、薄荷、銀花等配伍治療感冒發燒、惡寒頭痛等; 與生地、栀子、犀角、知母等配伍治療熱邪入營血所致的斑疹、高熱、神昏、譫語等症。

< strong>民間複方介紹

①治流行性感冒:板藍根一兩,羌活五錢。 煎湯,一日二次分服,連服二至三日。

②預防流行性腮腺炎:板藍根、山茨菇各一兩,連翹八錢,甘草六錢,青黛一錢(沖服)。 上藥用水浸泡半小時,放入大砂鍋內,放清水800~1000毫升,煎成500毫升,分為10份,裝入小瓶。 4歲以上兒童每天服一次,每次15毫升; 1~3歲每次服10毫升,每天一次,溫服。

③治肝硬化:板藍根一兩,茵陳四錢,郁金二錢,薏米三錢。 水煎服。

④治肝炎:板藍根一兩。 水煎服。

< strong>藥膳茶飲推薦

1. 板藍根茶

資料:板藍根5g、綠茶5g。

做法:用200ml開水沖泡10分鐘即可,沖飲至味淡。

功效:清熱,解毒,凉血; 抗菌抗病毒。

用途:流行性感冒; 流腦; 乙腦; 咽喉腫痛; 目赤; 瘡疹; 肺炎; 肝炎。

來源:傳統藥茶方。

2. 板藍根綠豆飲

資料:生地15克、板藍根10克、綠豆30克,

用法:以上三味同煮30分鐘,去渣取汁,每日一劑,代茶頻飲。

功效:養陰清熱、解毒利咽。 適用於慢性咽炎。

注意:應辨證服用,脾胃實滯、腹滿便溏者不宜服用; 體虛而無實火熱毒者忌服; 脾胃虛寒者慎用。

3. 貫眾藍根飲

資料:貫眾、板藍根各30g,甘草15g。

做法:用開水沖泡後,代茶飲用。

功效:有較强的抗流感病毒的療效,且清熱解毒功效良好。

耳鼻喉醫話|頭痛來犯,查出來根源竟是它?

耳鼻喉醫話|聲嘶、講話費力、高音上不去? 你可能患有聲帶小結!

耳鼻喉醫話|總是頭暈,天旋地轉怎麼辦?

醫學指導:< span>李雲英,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廣東省名中醫、嶺南名中醫。 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國醫大師乾祖望教授的學術繼承人。

< span> 擔任中華中醫藥學會耳鼻喉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世中聯耳鼻喉口腔分會副會長,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嗓音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國家十三五規劃教材《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學》主編,國家十一五規劃精編教材《中醫耳鼻咽喉科學》副主編。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曾獲"中國首届傑出女中醫師""廣東省十大傑出青年醫務工作者""南粵巾幗好醫師""南粵優秀教師""首届顏德馨優秀中醫藥人才獎""全國首屆中醫藥傳承高徒獎""羊城好醫生"等稱號。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從事中醫和中西醫結合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