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醫話|世界過敏性疾病日,一文讀懂“三伏天灸”治療過敏性鼻炎~

原標題:耳鼻喉醫話|世界過敏性疾病日,一文讀懂"三伏天灸"治療過敏性鼻炎~

醫學指導:廣東省名中醫、嶺南名中醫、博士生導師。廣東省中醫院耳鼻咽喉頭頸科主任醫師、學術帶頭人李雲英教授。

開欄語

本專欄將定期推送中西醫耳鼻咽喉疾病的預防、治療及養生保健科普知識,為您耳鼻咽喉的健康保駕護航!歡迎持續關注!

盛夏之時,我們總能聽人們說,"三伏天"是全年最熱的日子啦!

但你知道什麼是"三伏天"嗎?什麼是"冬病夏治"嗎?為什麼可以通過"三伏天灸"來治療容易冬季發病的過敏性鼻炎嗎?

今天,是"世界過敏性疾病日",廣東省中醫院耳鼻喉頭頸科李雲英教授將回答大家的這些問題。

01

什麼是"三伏天"?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在每年陽曆的7月中旬到8月中旬,一般處於小暑和大暑之間。"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按我國農曆氣候規律,從夏至日後的第三庚日開始為初伏,第四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庚日為末伏,每一伏十天,一共三十天。

每一個庚日相隔10天,每伏也是10天,但"中伏"的天數並不固定,需看當年夏至到立秋之間有幾個庚日,一般中伏為10天,也有中伏為20天的。囙此三伏天的總數有的年份是30天,有的年份則為40天。

2021年三伏天時間表:

初伏:7月11日-7月20日;

中伏:7月21日-8月9日;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

02

什麼是"冬病夏治"?

中醫理論中有"春夏養陽"的說法,特別是三伏天,是一年中人體體表氣血最旺盛的時候,這時候治療寒症虛證事半功倍,即所謂的"冬病夏治"。

"冬病"一定是冬天才會發生的疾病嗎?"夏治"又是只有夏天才可以治療的嗎?其實不然,"冬病"最原始的意思是冬季容易發生的疾病,"夏治"是在陽氣最旺盛的夏季,利用溫陽散寒、利濕逐瘀、行痹通脈的藥物或科技等中醫方法治病和養生。

03

冬病夏治的有效方法--神奇的"三伏貼"

清朝是"三伏貼"發展的高峰時期,清代張潞的《張氏醫通》裡面記載了濟陰化痰的藥物,比如說白芥子,細辛這些藥物外敷去防治呼吸道疾病。因為是在最為炎熱的三伏天進行貼敷,自此"三伏貼"逐漸普及。

三伏貼的作用:三伏貼是一種膏藥,是一種融經絡、穴位、藥物於一體的複合性治療方法。以中藥直接貼敷於穴位,既有藥物對穴位的刺激作用,又有藥物本身的作用,在穴位、經絡、藥物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和相互補充下,共同發揮治病、防病的整體作用。在炎熱的夏季取人體背部的陽經俞穴,採用溫熱藥物,順應天時,借自然之力,以陽補陽,讓溫熱藥性借助天氣的炎熱循經入裏驅除寒氣,補益虛損,助長身體陽熱之氣,促進人體陰陽平衡,調節臟腑功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的作用。

三伏貼常選:麻黃、白芥子、延胡索、丁香、甘遂、鮮薑汁等辛溫散寒的中藥。

04

"三伏貼"為什麼能治療過敏性鼻炎?

我國過敏性鼻炎患病率為8.9%-21.4%,近年來發病呈逐年上升趨勢,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患過敏性鼻炎的人,清鼻涕多如滴水,鼻子奇癢難忍,鼻塞、喘不過氣來,頭昏腦脹,雖然不是什麼大病,但卻苦不堪言。過敏性鼻炎,中醫稱之為"鼻鼽",認為本病的發生是在肺、脾、腎三髒虛損基礎之上,感受風寒异氣,鼻竅受邪所致。臨床表現為鼻癢難忍,噴嚏連作,流清水鼻涕,可伴有鼻塞,嗅覺减退,遇冷發作。常常有惡風怕冷,四肢不溫,背冷怕寒,小便清長,易感冒,體倦乏力,氣短自汗等症狀。從病因和臨床表現我們可以看出,過敏性鼻炎患者是一個陽虛怕冷的表現。

"三伏貼"治療過敏性鼻炎,就是用溫陽的藥物貼在人體背部的陽經俞穴(如肺俞、脾俞、腎俞)上,在全年陽氣最盛的時期三伏天,借自然之力,以陽補陽,讓溫熱藥性借助天氣的炎熱循經入裏驅除寒氣,補益肺、脾、腎三髒的虛損,助長身體陽熱之氣,促進人體陰陽平衡,調節臟腑功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而治療過敏性鼻炎。

《素問·咳論》:"治髒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根據過敏性鼻炎的不同證型,確定其病症及肺脾腎各髒,而選取不同的敷貼位置,如肺虛感寒型常選穴肺俞、風門、合穀;脾氣虛弱型常選穴脾俞、足三裡、大椎;腎陽虧虛型常選腎俞、百勞、定喘等穴位。

05

"三伏貼"貼敷注意事項

(1)貼敷對象為6歲以上兒童及成人。

(2)貼敷期間飲食應清淡,忌烟、酒、生冷、油膩、辛辣之品。

(3)貼敷時間:成人30分鐘-1小時,兒童15-30分鐘,具體情況因人而異。

(4)貼敷後不要劇烈運動,以免大量出汗或藥物移動脫落;貼敷之後可能在皮膚上留下中藥末,用濕毛巾擦拭即可。

(5)貼敷後局部皮膚微紅或有色素沉著、輕度搔癢均為正常反應,不影響療效。

(6)皮膚局部如果出現刺癢難忍、灼熱、疼痛感覺時,應立即取下膏藥,禁止抓撓,不宜擅自塗抹藥物,一般可自行痊癒。

(7)貼敷後如果出現水泡也屬於正常反應,不要抓撓,小泡可自行吸收;若皮膚出現大面積紅腫、大水泡等嚴重反應,可及時就醫處理,其他謹遵醫囑。

(8)要保持貼敷局部清潔。去掉藥物後4-6小時宜洗溫水澡,不宜洗冷水澡。對於貼敷處皮膚及殘留藥膏等,只可用溫水洗滌,不可用肥皂、浴液等搓洗。

溫馨提示:

1.穴位貼敷只是治療疾病的一種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療。正在服藥的慢性病患者在進行中醫敷貼期間不要盲目减藥、停藥。

2.穴位貼敷是傳統中醫學中一項科學嚴謹的療法。除了適宜人群和病種外,貼敷藥物須根據疾病合理調配、製備、保存,貼敷時要根據病種、病情辨證選穴。不建議市民自行買藥、調配、貼敷。

李雲英

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廣東省名中醫、嶺南名中醫。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國醫大師乾祖望教授的學術繼承人。

擔任中華中醫藥學會耳鼻喉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世中聯耳鼻喉口腔分會副會長,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嗓音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國家十三五規劃教材《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學》主編,國家十一五規劃精編教材《中醫耳鼻咽喉科學》副主編。

曾獲"中國首届傑出女中醫師""廣東省十大傑出青年醫務工作者""南粵巾幗好醫師""南粵優秀教師""首届顏德馨優秀中醫藥人才獎""全國首屆中醫藥傳承高徒獎""羊城好醫生"等稱號。

從事中醫和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的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近四十年,具有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擅長中醫及中西醫結合診治耳鼻喉科疾病,尤對咽喉嗓音疾病有較深入的研究。

擅長:鼻炎、聲嘶、咽喉炎、扁桃體炎、腺樣體肥大、中耳炎、耳鳴耳聾、眩暈、鼻咽癌、喉癌等耳鼻喉科常見疑難病症的診治。

出診時間:週一上午、週四下午(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耳鼻咽喉頭頸科門診);週二上午(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醫院耳鼻咽喉頭頸科門診)。

供稿:廣東省中醫院耳鼻咽喉頭頸科

李雲英畫奕維

執行編輯:朱海媚

稽核校對:何明坤

責任編輯: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