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承古韵,茶香漫今朝
江西浮梁如何让千年文化IP“破圈”生长?
为了更好地讲好浮梁茶故事、打响“浮梁买茶” IP、推动茶瓷文旅融合发展。2025年4月26日,江西浮梁古县衙景区内茶香氤氲、瓷韵流转,2025“浮梁买茶节”在“千年瓷茶之乡”浮梁正式启幕。
仪式现场为大家推荐了“六个一”宣传视频(一款茶、一瓶水、一只杯、一本书、一个标准、一场活动),演绎浮梁风华。千年茶脉,凝于一杯;浮梁风华,藏于六韵。一款茶,是浮梁红的醇厚。一杯水,是昌江源的清澈。一只杯子,是景德镇的匠心。一个标准,是科技的承诺。一本书,是对茶叶的解读。一场活动,是‘浮梁买茶节’的盛况。
这是一场茶香浸润的东方美学盛宴,瓷光与茶韵在春风中交织成诗;这是一次科技赋能产业革新的集中展示,智能生产线与茶树新品种共同勾勒未来图景;这是一曲历史与未来交响的动人赞歌,浮梁买茶节以“三茶”统筹为笔,在千年茶乡的土地上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华章。
产业铸魂
茶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叶子”
浮梁这片“金叶子”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在285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谱写着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振兴篇章。
在2025浮梁买茶节开幕式上,“功夫红茶核心产区”和“浮梁茶出口产业‘大基地’”的授牌,标志着浮梁茶产业迈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不仅是荣誉,更是企业扬帆出海的底气。对于浮梁县福安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而言,“大基地”模式很大程度解决了出口原材料紧缺的问题,让我们能够大胆接单,放心生产。”他感慨道。今年以来,该公司已有44吨欧标绿茶出口德国,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
浮梁茶产业的崛起,离不开政策的赋能与企业的拼搏。近年来,浮梁县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从基地建设、茶叶加工、外贸出口到品牌宣传、生态管理,全方位支持茶产业做大做强。同时,通过举办“浮梁买茶”供销大会等重大茶事活动,搭建起品牌发展、企业壮大、茶农增收的共频平台。特别是“茶产业一件事”改革的推出,以“赣服通”茶产业平台为载体,为茶企茶农提供了全周期、一链式服务,极大地优化了营商环境,激发了产业活力。
数据显示,2024年浮梁县茶产业综合产值达24亿元。与2020年相比,茶叶产量增长35.5%,综合产值增长45.1%,6.2万名茶农人均涉茶收入增长34.2%。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一片绿叶连起一二三产”的生动实践,是茶产业成为乡村振兴“金叶子”的有力证明。在浮梁,茶产业已不再是单一的农业种植,而是形成了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文旅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带动着乡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文化定韵
瓷茶古道上的幸福生活图景
2025浮梁买茶节以“瓷茶相伴”为主题,将浮梁的千年文脉融入每一片茶叶、每一道瓷光之中,演绎着“一片树叶承载千年文明,一盏茶汤开启幸福生活”的生动故事。
自2021年首届举办以来,这一节庆已连续五载,成为江西省茶产业的标杆性盛事。形式多样的茶事活动、令行业瞩目的最新成果发布,生动印证了浮梁县扎实推进“三茶”统筹战略,书写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
“闻着这里的茶香,感觉真的可以远离城市喧嚣,让生活慢下来。”一名游客在塔里茶宿集发出这样的感叹。建于浮梁县江村乡深山密林中的塔里茶宿集,是一处以茶文化为主题,集精品民宿、特色餐饮和文化研学于一体的茶旅融合景区。在这里,游客可以游古茶道、寻访百年古茶树,还可以体验茶谷漂流、溪畔寻鱼、乡村酒吧、篝火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在风景如画的浮梁县瑶里镇东埠村,300余名游客跟随“瓷茶商队”的脚步,重走7.5公里的千年茶道。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着古代陶瓷与茶叶贸易的辉煌:手举茶旗的商队成员,肩挑货柜的脚夫,在古道上留下深深浅浅的足迹。这条古道,曾见证过“浮梁歙州,万国来求”的盛况,也留下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印记。而今,它已成为连接历史与现代的纽带,让人们在徒步中触摸着浮梁茶文化的脉搏。
古道尽头,是浮梁-老舍茶馆的雅致空间。八仙桌旁,三五好友执陶瓷盖碗品茗畅聊,茶香袅袅中,赣剧的悠扬与相声的诙谐交织成曲。而在浮梁古县衙景区的宋代红塔下,20余名“最美茶艺师”身着宋服或旗袍,以温杯、投茶、注水的雅致仪式,演绎着宋代点茶文化的精致与韵味。游客们端起陶瓷杯盏,未饮已觉香气扑鼻,浅啜后笑意跃上眉梢,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共享这份茶香与瓷韵。
瓷茶文化
千年底蕴绽放新活力
浮梁,自古以瓷茶文化闻名于世,被誉为“世界瓷都之源,中国名茶之乡”。作为世界三大高香茶重要产区之一,浮梁产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元和郡县志》记载,唐元和八年,浮梁茶税占全国茶税的八分之三,创下“浮梁歙州,万国来求”的赫赫声名。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一句“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更是生动记叙了浮梁茶叶贸易的空前盛况。
以恒德昌、天祥茶号为代表的中华老字号,“万里茶道”线性文化遗产,以及工夫红茶传统制作技艺,共同构成了浮梁茶文化系统。这一系统被列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见证了浮梁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915年,浮梁工夫红茶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为中国红茶赢得世界声誉。今年,正值浮梁茶获得这一荣誉的110周年,浮梁茶文化更是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浮梁县围绕省委、省政府“做大做强江西茶”战略部署,坚持以品牌化引领、产业化推动、融合化发展为主线,聚力打造“茶、瓷、旅”深度融合新样板。浮梁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已突破40亿元,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在这里交相辉映,共同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
科技塑形
茶科技重塑茶脉经络,续写千年华章
茶芽岁岁新生,科技与匠心的结合,让这片古老的叶子焕发出新的生机。在2025浮梁买茶节上,茶树新品种“浮梁槠叶1号”和浮梁红茶标准的发布,成为科技赋能茶产业的亮点。
“浮梁槠叶1号”是浮梁茶基因密码的现代诠释,承载着茶人的创新梦想。这个新品种的推出,不仅丰富了浮梁茶的品种资源,也为茶叶品质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而浮梁红茶标准的出台,则为茶叶全生产环节立规,从种植、采摘到加工、包装,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为产业品质提升、品牌做响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为了推动茶产业向绿色化、数字化、标准化发展,浮梁县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景德镇学院等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成立“三院一中心”,构建起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茶叶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的建立,让科技创新成为茶产业发展的“最大增量”;茶产业人才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的开展,则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在浮梁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茶叶生产车间,国内首套茶叶初制精制智能生产线正高效运转。从鲜叶的投放,到干茶的产出,全程数字化控制,只需1至2人在数控台操作,每小时可处理鲜叶超过400公斤,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茶叶品质更加稳定。这片片鲜叶,在全自动运行的“钢铁茶匠”手中,被加工成香气浓郁的干茶,续写着浮梁茶的千年传奇。
而在江西省天怡茶业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设备的应用,让传统制茶技艺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该公司生产的袋泡茶、茶叶纯露、精油等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还远销马来西亚、韩国、俄罗斯等国,让浮梁茶的香气飘向世界。
未来展望
开放之姿绽放夺目光芒 续写千年茶乡新篇章
一窑一世界,一叶一乾坤。近年来,浮梁县以茶为媒,依托“瓷源茶乡·生态浮梁”这一文旅形象,积极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各类茶文化节庆活动在浮梁县如火如荼地开展。每逢浮梁买茶节、天祥茶号开山节、浮梁茶主题摄影节、春茶发布会,以及各类斗茶大赛、最美茶艺师评选等活动,浮梁境内便是人流如潮。
茶旅融合的发展,不仅扩大了茶文化交流,更极大地推动了旅游产业发展。据统计,去年以来,该县接待旅游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00多亿元。如今,浮梁的茶园不仅是“金山银山”,更是传承千年文明的“文化绿洲”。浮梁县将持续以茶为媒、以瓷为器、以旅为载体,坚持产业协同、文化引领、生态优先、开放融合,奋力开创“茶瓷旅”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今天的浮梁,历史与未来交融,传统与创新共舞。从昌江之滨到地中海畔,从摘得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到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产品,浮梁茶正以开放之姿,绽放更加夺目的光芒。未来,浮梁茶将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叶子”、文化传承的“活化石”、健康生活的“新风尚”。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浮梁茶将继续书写着千年茶乡的辉煌篇章,让世界共享这份来自东方的茶香与瓷韵。
来源:浮梁县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景德镇学习平台
编辑:陶素宁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