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坚持艾灸,祛除寒湿,疏通经络,延续夏日养生势能,激活身体自愈力
创始人
2025-08-01 00:02:23
0

立秋常被误解为暑热终结的信号,实则此时“秋老虎”肆虐,昼夜温差加大,人体既要应对残留的湿热,又要适应阳气的内收趋势。这种“外热内虚”的特殊状态,反而让寒湿邪气有了可乘之机——白天贪凉饮冷易伤脾胃,夜晚受凉易致经络阻滞,加之夏季积累的湿气未完全排出,形成“寒湿夹杂”的复杂体质。中医认为,立秋后坚持艾灸恰似一场“身体大扫除”:通过温热刺激激发经络活性,既能祛除深层寒湿,又能为秋冬储备阳气,实现“治未病”的养生目标。

艾宜传统明火除烟型艾灸器

一、祛除伏寒湿邪:打破“秋后算账”的恶性循环

1. 寒湿的“潜伏特性”与立秋窗口期

夏季人体毛孔常开,寒湿易随饮食、环境侵入,但因阳气旺盛暂未发病。立秋后阳气渐收,寒湿失去“压制”,可能集中爆发为关节沉重、腹胀腹泻、皮肤湿疹等问题。此时艾灸的“温阳驱寒”作用尤为关键:

  • 穿透性温热:艾绒燃烧产生的近红外线波长与人体细胞共振,可深入皮下组织,融化深层寒湿;
  • 靶向性疏通: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如大椎穴、命门穴),引导阳气直达寒湿聚集处,形成“热力包围圈”;
  • 动态平衡:在祛除寒湿的同时,避免过度温补导致上火,通过配穴(如加灸涌泉穴引火下行)维持阴阳平衡。
  • 案例反馈:坚持立秋后艾灸者多反映,往年秋季必发的老寒腿今年未发作,腹胀症状明显减轻。

2. 湿热与寒湿的“双重夹击”应对

立秋后南方仍多“秋老虎”天气,湿热交蒸与阳气内收形成矛盾:一方面外界湿热侵袭体表,另一方面体内阳气不足难以化湿。艾灸通过“分阶调理”破解难题:

  • 初期清表:先灸曲池穴(手阳明大肠经合穴)疏散表热,配合阴陵泉穴(脾经合穴)利湿;
  • 中期温中:待表热减轻后,重点灸中脘穴(胃之募穴)健脾化湿,足三里穴(胃经合穴)增强运化;
  • 后期固本:最后灸关元穴(元气之海)培补下焦阳气,防止湿邪再次入侵。

二、疏通经络瘀堵:激活身体“隐形通道”

1. 立秋经络的“季节性调整”

人体经络与自然节气同步变化,立秋后:

  • 肺经当令:需重点疏通肺经(从胸走手),预防秋季呼吸道疾病;
  • 膀胱经活跃:作为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立秋后需加强刺激以促进代谢废物排出;
  • 任督二脉衔接:阳气从“外散”转向“内收”,需通过艾灸打通任督二脉(如百会穴、会阴穴)形成循环。
  • 操作技巧:采用“循经灸”法,即沿经络走向缓慢移动艾条,以局部温热感扩散至整条经络为度。

2. 办公室人群的“经络急救包”

久坐、空调房、低头族等现代生活方式导致经络瘀堵高发,立秋后艾灸可针对性缓解:

  • 肩颈僵硬:灸大椎穴(督脉要穴)+ 肩井穴(胆经穴位),配合“回旋灸”法(艾条做圆形移动)放松肌肉;
  • 腰酸背痛:灸肾俞穴(肾之背俞穴)+ 委中穴(膀胱经合穴),采用“隔姜灸”增强渗透力;
  • 手脚冰凉:灸劳宫穴(心包经荥穴)+ 涌泉穴(肾经井穴),形成“心肾相交”的温通效应。
  • 效果验证:红外热成像显示,艾灸后瘀堵部位温度显著升高,血液循环改善。

三、增强免疫屏障:构建身体“防御长城”

1. 立秋后的“免疫低谷期”

夏季高温抑制免疫系统活性,立秋后气温波动又加重身体负担,此时免疫力处于“青黄不接”状态。艾灸通过以下机制提升防御力:

  • 调节Th1/Th2平衡:刺激足三里穴可增强Th1细胞(抗病毒)活性,同时抑制Th2细胞(过敏相关)过度反应;
  • 促进淋巴细胞增殖:艾灸关元穴能增加外周血中CD4+T细胞比例,提升机体对病原体的识别能力;
  • 增强黏膜屏障:灸迎香穴(鼻翼两侧)可增厚呼吸道黏膜,减少病毒附着机会。
  • 数据支持:临床试验表明,立秋后连续艾灸者感冒发生率降低。

2. 过敏体质的“季节性调理”

立秋是花粉、尘螨过敏高发期,艾灸可提前干预:

  • 前期预防:立秋前开始灸肺俞穴(肺之背俞穴)+ 脾俞穴(脾之背俞穴),增强肺脾功能(肺主皮毛,脾主运化);
  • 发作期缓解:若已出现鼻塞、流涕,加灸印堂穴(醒脑通窍)+ 合谷穴(疏风解表);
  • 后期巩固:症状缓解后持续灸足三里穴+ 三阴交穴(肝脾肾三经交会穴),防止复发。
  • 用户见证:多位过敏性鼻炎患者反馈,坚持立秋后艾灸后,往年秋季必发的症状今年显著减轻。

四、科学施灸:安全与效果的双重保障

1. 体质评估:中医四诊与现代检查结合

艾灸前需通过“望闻问切”全面评估:

  • 望诊:观察面色、舌苔判断气血盛衰(如面色晦暗提示血瘀,舌苔白厚提示寒湿);
  • 闻诊:辨识体味、呼吸声了解脏腑功能(如口臭提示胃火,呼吸短促提示肺气虚);
  • 问诊:详细询问饮食偏好、睡眠质量、二便情况(如大便溏稀提示脾虚);
  • 切诊:通过脉象感知阴阳虚实(如脉沉细提示阳虚,脉弦数提示肝火旺)。
  • 同时建议结合血常规、甲状腺功能等现代检查,排除高血压、糖尿病等艾灸禁忌证。

2. 操作规范:细节决定成败

  • 时间选择:立秋后建议上午9-11点(脾经当令)或下午3-5点(膀胱经当令)施灸,此时阳气升发,效果更佳;
  • 顺序原则:先背部后腹部,先上部后下部,先阳经后阴经(如先灸大椎穴,再灸中脘穴);
  • 温度控制:以皮肤微红、温热感渗透为度,避免“烫伤式”艾灸(尤其对老年人或皮肤敏感者);
  • 灸后护理:施灸后4小时内避免洗澡、吹风,可饮用温水补充津液,若出现口干可含服乌梅缓解。

3. 禁忌与应急处理

  • 禁忌人群:孕妇腹部及腰骶部、皮肤破损处、阴虚火旺者(表现为手足心热、盗汗)、极度疲劳者;
  • 晕灸应对:若出现头晕、心慌,立即停止施灸并平卧,饮用温糖水缓解,同时开窗通风;
  • 水泡处理:小水泡可自行吸收,大水泡需用无菌针刺破后涂抹烫伤膏,避免感染。

请勿盲目艾灸,艾灸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艾灸前应通过中医四诊(望闻问切)评估体质,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排除禁忌证。施灸过程中如有身体不适请立即就医。 立秋后的艾灸养生,是顺应自然规律的智慧选择,也是对夏季养生成果的巩固与升华。通过科学祛寒湿、疏通经络、增强免疫,我们不仅能缓解季节性不适,更能为全年健康打下坚实基础。愿每个人都能把握这一养生契机,以艾为媒,与自然同频共振,激活身体与生俱来的自愈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面包店推出 “吵架面包”,买两... 清晨六点,阳光刚爬上街角的梧桐叶,林小满已经在揉面机前忙碌了两个小时。她的 “麦香时刻” 面包店开在...
千店冰淇淋品牌崛起,投融界分析... 从长沙黄兴步行街一个只有3平方米的小小“佩乐甜品站”,到如今拥有超过1150家门店、覆盖全国27个省...
原创 夏... 荔枝红茶的夏日交响曲 六月的风裹挟着热带的气息,轻轻拂过海南岛的荔枝林。阳光透过翠绿的叶片,在饱满...
一城一味,一酒一韵:古贝春如何... 当济南环联夜市的烟火在七月末的夜色中升腾,“好客山东・美食争霸赛”的启幕不仅是一场味觉的狂欢,更是齐...
原创 深... 午夜时分的味觉救赎 凌晨一点半,写字楼的灯光依然倔强地亮着。小张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电脑屏幕上的E...
酥脆脆皮豆腐:外脆里嫩、香辣过... 说到豆腐,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它平淡无奇,甚至有点乏味,然而今天我要分享的这道“脆皮豆腐”绝对能够颠覆你...
【健康】酸酸甜甜,生津止渴!夏... 夏天,酷热难耐,各种解暑饮品成了大家的“心头好”。在众多饮品中,酸梅汤不仅口感酸甜清爽,还有着悠久的...
四年三度征服黑罐!新西兰这一口... 近日,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阿什维尔举办2025年度黑罐国际蜂蜜品鉴大赛(Black Jar Inter...
原创 夏... 夏日的午后,阳光像融化的黄金般流淌在窗台上。风扇摇头晃脑地送出微弱的风,却驱散不了空气里黏稠的热浪。...
原创 深... 暮色四合时,老街转角那盏暖黄的路灯准时亮起。刚加完班的你推开家门,厨房冰凉的灶台和空荡的冰箱形成双重...
原创 榴... 夏夜的风裹挟着热带气息,阳台上的小茶几摆着刚拆封的榴莲肉,金黄绵密的果肉在暖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邻居...
薄壳正当时!汕头澄海薄壳美食文... 盛夏七八月,薄壳正当时。7月30日晚,“2025汕头·澄海薄壳美食文化旅游展示活动”在盐鸿镇乡村振兴...
咖啡专业有多“香”?初代“咖专... 封面新闻记者 赵奕 受访者供图 在雀巢咖啡初入中国,风靡大街小巷的1995年,云南农村青年王正春懵懂...
在家复刻网红小吃!手抓饼加料秘... 手抓饼,这个风靡街头的“国民小吃”,外酥里嫩、层次分明,裹上各种馅料后,一口下去幸福感爆棚!其实,在...
原创 舌... 江海馈赠的至味传奇 暮春时节,长江入海口泛起微微的咸腥,这是河豚鱼洄游的信号。老渔民们常说:"拼死...
原创 海... 清晨五点的连云港码头,海风裹挟着咸腥气息扑面而来。老渔民王叔正弯腰从刚靠岸的渔船上卸货,塑料筐里挤挤...
南昌籍女演员曹艳现身八一广场! 新闻荐读 近日 南昌籍知名女演员曹艳 晒出自己在八一广场打卡的视频 并表示自己因为给妈妈过生日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