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水竹笋可以做成多种美味佳肴。
受访者供图
东水山生态环境优越,产出的竹笋品质好。受访者供图
7—8月份是东水竹笋的收获季。薛恒冉 摄
竹笋采摘后还要进行清洗和加工。薛恒冉 摄
东水笋干吃起来比鲜笋更有风味。薛恒冉 摄
非遗传承人谭兴大将烘干后的笋干取出。薛恒冉 摄
竹笋是山珍海味中的“下八珍”之一,东水竹笋是阳西县新墟镇东水山区的特产之一,也是东水村民待客的主菜。东水山生态环境优越,产出的竹笋品质好、鲜香味美,是不可多得的山珍美味。近段时间以来,东水村迎来了竹笋的收获季,为了做好“东水竹笋”这篇优质“土特产”文章,当地群众积极探索改良竹笋深加工工艺,传承好非遗项目“东水笋干传统工艺制作技艺”。
在东水村的一家竹笋加工厂,村民陆续将刚采摘的鲜笋送过来加工。在加工厂里,制作笋干的手艺人熟练地将新鲜竹笋进行剥皮、蒸煮、切片、烘干,做成各种各样的竹笋制品。作为“东水笋干传统工艺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谭兴大介绍说,制作东水竹笋须选用本地生长的麻竹,确保品质优良。
据了解,东水竹笋的收获季是7—8月份,这两个月竹笋生长比较缓慢,吃起来口感爽脆、甜嫩,而且香滑无渣。目前,东水村有两种笋干制作工艺,一种是沿袭几百年前的传统工艺,另一种则是用机器烘干。东水笋干的特色在于烘干这一环节,因为用传统方法烘干的竹笋肉质好,保持了竹笋的最原始风味。
相比传统土窑烘干技术,机器烘干的竹笋在品质、火候方面更容易把控,所以效率更高,产量也大幅提升。为了让更多人吃到东水竹笋,当地已实现机械化加工,从竹笋的开片、切丝到烘焙、包装等全部实现机械化,并研制出笋肉、笋头、笋节、笋丝等多种新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东水笋干吃起来比鲜笋更有风味,笋干大杂烩、笋干炖老鸭汤是当地的特色吃法,汤鲜笋嫩,令人回味无穷。近年来,东水竹笋已名声在外,是东水山秀丽风光之外的另一张名片,吸引不少游客寻味而来,也有力地助推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 赫鹏翀 通讯员 李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