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刷到个视频,看完我手里的奶茶都不香了 —— 你敢信吗?亚美尼亚人居然用葡萄藤当酿酒的容器!不是那种玻璃罐、陶罐,就是新鲜的葡萄藤编的筐子,往里面装葡萄汁发酵,这操作也太野了吧!
一开始我还以为是人家图新鲜搞的噱头,结果查了查才知道,这可不是什么新玩法,人家玩了上千年了!你想想,上千年啊,咱们这边可能还在琢磨怎么把陶器烧得更结实的时候,人家已经用葡萄藤酿酒了,这历史感一下子就出来了。我当时就琢磨,这葡萄藤咋就能当容器呢?难道不怕漏吗?后来才知道,新鲜葡萄藤本身有黏性,编在一起缝隙特别小,而且葡萄藤自带那种淡淡的清香,发酵的时候能渗到酒里,这味道能不特别吗?
我之前喝过不少葡萄酒,有的偏甜,有的偏涩,可从没喝过带着葡萄藤清香的。想想就觉得有意思,那些亚美尼亚的酿酒师傅,是不是从小就跟着家里人学编葡萄藤筐?选葡萄的时候是不是也特别讲究,得挑那种糖分刚好、颗粒饱满的?我甚至还脑补了个画面:秋天的时候,葡萄架下挂满了紫色的葡萄,大人们忙着摘葡萄,孩子们在旁边帮忙递东西,编好的葡萄藤筐一排排摆在院子里,阳光一照,连空气里都飘着葡萄和藤条的香味,多惬意啊!
不过说真的,一开始我还担心,用葡萄藤当容器,卫生能保证吗?会不会容易坏啊?后来才知道,人家有自己的法子,选的都是刚砍下来的新鲜葡萄藤,编好后还会简单处理一下,而且发酵时间也把控得特别准,根本不用担心这些问题。你说这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子,能不靠谱吗?我有时候就觉得,现在咱们总追求各种高科技酿酒设备,反而少了这种原生态的味道。那种带着自然气息的酒,喝到嘴里,可能不那么惊艳,但越品越有味道,就像那些老故事,慢慢听才觉得有意思。
我还看到有人说,现在亚美尼亚用葡萄藤酿酒的人越来越少了,大部分还是小规模家庭酿造,只有少数地方还保留着这种传统。听到这话还挺可惜的,这么特别的酿酒方式,要是慢慢消失了多可惜啊。毕竟这可是传承了上千年的东西,每一口酒里都藏着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呢。要是以后有机会去亚美尼亚,我一定要尝尝这种用葡萄藤酿出来的酒,说不定还能跟当地的酿酒师傅学学编葡萄藤筐,哪怕编得不怎么样,也算是体验过了。
有时候我就琢磨,为啥有些传统手艺能流传这么久?其实不只是因为手艺本身厉害,更因为里面藏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啊。你想,用葡萄藤酿酒,费时又费力,要是没有那份耐心和热爱,谁能坚持上千年呢?不像现在有些东西,追求快节奏,恨不得几天就做出来,味道自然就差了点意思。这种慢下来的生活态度,其实挺值得咱们学习的。
对了,你们有没有听过这么特别的酿酒方式啊?要是你们知道其他有意思的传统酿酒方法,也可以在评论区跟我说说。或者你们要是喝过什么特别的酒,也跟我分享分享,咱们一起聊聊这些藏在酒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