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东多雨潮湿,许多人都感觉疲倦、头重、消化不良等问题。喝了不少祛湿汤和祛湿茶,为什么还是觉得湿气很重?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脾胃病科主任、主任医师赵小青指出,这是因为没有做到“辨证施膳”,祛湿一定要分清证型。
湿热型
口苦口臭、面油多、痘痘痤疮、小便黄、大便黏滞臭秽、舌红苔黄腻。调理需清热利湿。
赤小豆薏米蒲公英茶
材料:赤小豆30g,薏米30g,蒲公英5g,芡实15g,茯苓10g。
做法:薏米干炒至微微发黄,赤小豆提前浸泡2小时,所有材料冷水下锅,大火煮沸转小火煮40分钟,滤出茶汤。
点评:清热祛湿。
脾虚湿困型
主要有脾气虚加湿浊导致,表现为食欲差、饭后腹胀、大便不成形、易疲劳、舌淡胖有齿痕。此类人群需要健脾益气化湿。
四神茶
材料:茯苓15g,莲子15g,山药15g,芡实15g。
做法:所有药材洗净后清水浸泡30分钟,莲子掰开去芯,清水1000ml,放入所有材料,煮沸后转小火煮30分钟。
点评:健脾祛湿。
寒湿型
主要由脾阳虚、湿浊导致,表现为怕冷、手脚凉、腹泻(水样便)、白痰多、舌淡苔白腻。此类人群祛湿需温阳健脾。
茯苓白术干姜茶
材料:茯苓10g,白术10g,干姜3g,陈皮3g,甘草2g。
做法:茯苓、白术提前冷水浸泡30分钟,陈皮撕成小块,所有药材冷水下锅,大火煮沸,转小火保持微沸煮20分钟。
点评:健脾祛湿散寒。
文字|林清清 实习生 思思 通讯员 陈佳佳
海报|陈健怡 李可欣
视频|郭子扬 李可欣
策划:龚丹枫 王倩
统筹:林清清
执行:郭子扬 李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