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一品| 绍兴平水日铸茶:炒青制法开创先河 散茶撮泡香高味鲜
创始人
2025-09-20 12:03:25
0

“号”外的话
每一个城市,都有这座城市独有的一“品”。
它不仅仅是单纯的产品,文化是底色,人文是线条,创意是灵魂。
这一“品”,带着城市的符号,生活的诗意,让每一天的日常,变得不一样。
你所在的运河城市,运河水滋养千年,独特的地域地理、个性鲜明的特色文化、勤劳智慧的人民,都创造出独属于运河城市的运河一“品”。
我们连续性地把它们展现出来,欢迎您阅读,希望您推荐。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是“中国珠茶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区)”、“浙江省茶叶产业强县(区)”。

平水日铸茶因岭得名。日铸岭之名始于春秋战国,吴处厚《青箱杂记》:“昔欧冶子铸剑,他处不成,至此一日铸成,故名日铸岭。”而平水日铸茶,因原产于平水之日铸岭而得名。宋嘉泰会稽志载:“岭下有寺……其阳坡名油车,朝暮常有日,产茶绝奇,故谓之日铸茶”。

历史上日铸茶又有平水日铸茶、日铸雪芽茶、日注茶、兰雪茶、平水茶之称,但以称日铸茶、日铸雪芽者为多。平水日铸茶一名,最早也出现在嘉泰《会稽志·卷十七》:“平水日铸茶、卧龙山瑞龙茶、会稽山茶山茶、天衣山丁堄茶、陶宴岭高坞茶、秦望山小朵茶、东土乡雁路茶、兰亭花坞茶”为当时名茶。

平水日铸茶久负盛名。宋代,平水日铸茶不仅是达官贵人间馈赠的佳品,而且已经成为皇室贡茶,声誉极高。《浙江茶叶》记载:“当时获高度赞扬,宋高似孙《剡录》中‘会稽茶以日铸名天下’,宋欧阳修《归田录》中‘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铸第一’,宋吴处厚《青箱记》中‘越州日铸茶为江南第一’都有记载”。

值得一提的是宋代时,在绍兴日铸岭茶区发明了炒青法,制成散茶,改蒸为炒,改团茶、叶茶为条形鹰爪,茶叶的外形内质为之一变。炒青法不仅克服了之前蒸青法程度难以掌握和工本高的缺点,还大大简化了制茶工序,是对唐朝以来制茶方法的重大改革,为以后我国绿茶产制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不仅开茶叶炒青制法之先河,而且是茶叶撮泡法之鼻祖。日铸茶亦成为宋时浙江最有名的茶品。清金武祥《粟香三笔》评价此法,是“遂开千古茶饮之宗”。

日铸茶产地选择海拔300-600米之间(特定地块除外),云雾多、漫射光多、土壤有机质多的会稽山区特定的四个“山尖坑湾”——许行山、埃码尖、横坑·小蓝田、御茶湾。一般在4月上、中旬采摘,采摘标准要求严格,一芽一叶至二叶初展。鲜叶采回后,要进行精选,剔除鱼鳞片、紫芽和病叶,达到芽叶大小匀齐完整。然后放在清洁的“白蓝”内摊放,摊放时间3-4小时,使青叶适度萎调,叶质柔软。白天采摘的鲜叶当晚炒制完毕。整个制茶工艺分为杀青、摊凉、整形理条、初烘、足火五道工序。杀青在斜锅中进行,锅温较高一,一般在180摄氏度,投叶量1公斤,双手持竹驻,闷抛结合,时间6-7分钟,标准是杀透杀匀,叶茎折而不断。杀青后经摊凉5-10分钟,然后分成两锅,进入揉炒整形理条。平锅内温度先高后低,为70-80摄氏度,以下烫手为适宜,手势是将锅中茶叶用手握拢,拓到锅边,再由虎口甩入锅内,边拓边甩,直至7-8成干,茶叶条形已达紧细浑圆时,立即出锅。接着打毛火,在烘笼上进行,上摊纱布,以免茶叶碎片跌入电炉盘,昌烟产生烟焦味,边烘边翻6~7分钟,最后进行足火至足干。

如今的平水日铸茶,产于常年云雾缭绕之会稽山脉一带的无公害或绿色食品基地茶园,采用一芽二叶至一芽三叶初展的茶树嫩芽为原料精心制作而成。平水日铸中的特级茶“鹰爪”是其顶尖产品,在品牌创建中具有引领作用。根据多年实践,今年开始对“鹰爪”产品进行进一步优化提升,突出香高味鲜,老品种老味道的品质特征。“鹰爪”日铸外形盘花卷曲,颗粒重实,绿润鲜活;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栗香持久,滋味鲜醇回甘,叶底细嫩成朵,嫩绿明亮。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下,柯桥区茶叶产业协会成立了平水日铸茶品牌管理服务中心,全面推行公共品牌“六统一”管理,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公共品牌管理独树一帜,2013年,“平水日铸”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019年获评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2024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浙江省名优“土特产”百品榜。品牌“六统一”管理入选浙江省地理标志富农优秀案例。平水日铸茶先后获评中华文化名茶、浙江省名牌产品,多次荣获名茶评比金奖,并连续3年入选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声誉百强。

来源:绍兴网、中国农村网、绍兴农业农村

----------------------

制作 曹宇

编校 延晨 徐蓉

一审 桂艳 张莉

二审 肖东 董明

三审 晖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50块钱不到,一家四口日常晚餐... 今天又把买菜钱控制在 50 块内啦!一家四口的午餐刚端上桌,老公孩子都吃得乐呵呵。其实过日子嘛,不用...
线上奶茶节来啦!奈雪的茶、爷爷...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线上奶茶节来啦!静安区联合奈雪的茶、爷爷不泡茶、cococe...
中秋“亲选”好礼!月饼礼盒、秋... 流心月饼迸发奶黄香醇,沙埠芋头透着山水清甜,老菱煨汤沉淀水乡厚味……中秋国庆将至,“新民亲选”好礼已...
为什么是“江西小炒”,而不是“... “浙江特产是‘江西小炒’。” 这句起初略带调侃的网络热梗,正逐渐成为现实。走在杭州、宁波、义乌的街头...
“必吃深夜食堂”第一季活动圆满... 新华社客户端联合美团、大众点评“必吃榜”推出“必吃深夜食堂”第一季活动已圆满收官。,一同回味那些打动...
我家一周轮着做的菜谱,百吃不厌... 我家一周轮着做的菜谱,百吃不厌,孩子一回家就说香,缺点费米饭。 家常菜一直都是百吃不厌的做法,这次分...
包子油条都不如它,10分钟早餐... 我家的上学早餐,最近都在宠幸这个食谱。 小思竟然一点都没吃腻歪,一定要分享给大家。 更主要的一点,...
日销30万粒!央视报道的“豆橛... 中秋佳节临近,各大商超和面包店已将月饼摆放在最显眼的陈列位,然而货架前却人气低迷,平均每个专区仅两三...
3亿“丝瓜梗”带来泼天富贵,塔... 当“丝瓜汤”梗以3亿播放量血洗社交媒体时,可能谁都没想到,第一个接住这波中式热梗的竟是一家汉堡店——...
春花与酒:一位苗族姑娘的“醉”... 在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暨第四届丹寨非遗周上,一位身着蜡染民族服饰的姑娘格外引人注目。清脆...
惊!奶茶原料半壁江山来自广西! 惊!奶茶原料半壁江山来自广西! 2025中国新茶饮 当你惬意地吸着奶茶,感受着那丝滑的口感与香甜...
从苗乡餐桌走向全国市场:锅圈贵...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张金炎】“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这句流传于贵州黔东南地区的俗语,生动道出了酸...
这菜是平价的“花青素高手” 秋分将至,红薯又成了大家餐桌上常备的美食,但还有一种薯类,味道不输红薯,营养还很高,它就是紫薯。 紫...
不用一滴水的“冬瓜桑拿鸡”,鲜... 第一次吃冬瓜桑拿鸡,是在奶奶的老厨房。那时我蹲在灶台边,看着奶奶把整只鸡剁块塞进掏空的冬瓜里,疑惑地...
汪孟恭私房菜:鲜香爽口油麦菜炒... 油麦菜炒鸡蛋 食材用料 油麦菜:1 颗(约 150 克,选叶片鲜绿、茎部脆嫩无黄斑的,根部切除 ...
这大概是最特别的烧烤吧?广西人... 烤架上的肉串滋滋作响,油脂滴落炭火激起阵阵香气,然而最引人注目的却是那散发着果香的特制酱料——这就是...
原创 秋... 导读:秋天,豆腐与菌菇黄金搭配,一周炖一次,好吃到连汤都不剩! 秋意渐浓,清晨的寒气裹着桂香钻进窗棂...
从孔子到刘姥姥,谁还没吃过“预... □许玲玉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当科技的浪潮裹挟着生活节奏不断加速,预制菜以其高效便捷的特点悄然...
这个优质蛋白,臭的比香的好吃百... ⚬ 我国各地的的特色菜系有很多美味,但要说是“臭”味菜,各地也都有话说:有的靠发酵生香,有的以酸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