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吃芽,秋吃茎”,老话诚不欺人!一到秋天,我就总觉得肠胃不得劲,要么好几天不上厕所,要么吃饭没胃口,琢磨来琢磨去,才想起该吃点芦笋了。这玩意儿秋天正大量上市,虽说比普通青菜贵点,但吃着值——纤维多能帮着通肠道,还有种成分能杀菌,对身体好得很,要是不知道这么吃,那可真浪费了。
先跟大家说个芦笋处理的小窍门,我之前踩过坑才摸透的。买回家的芦笋,根部那截得削掉,不然嚼着跟啃树皮似的,硬得咽不下去;顶部的花苞别扔,嫩得很,炒着还香。还有焯水这事,很多人要么不焯,要么焯太久,不焯的话芦笋有股涩味,焯太久又软趴趴的,没嚼头。正确的做法是水开后滴几滴油、撒点盐,把芦笋放进去烫几十秒,捞出来过下凉水,颜色绿油油的,口感还脆,莫(别)嫌这步麻烦,少了它菜味就差远了。
第一道菜:芦笋炒虾仁——鲜到舔盘,新手也能做
这菜我家每周必做,老人小孩都爱吃,关键是虾仁嫩不嫩,全看腌的步骤,我试过十几次才摸准门道。
食材不用多:新鲜虾仁(冻虾仁也行,但化透后一定要用厨房纸把水挤干,不然炒的时候出水,菜就湿哒哒的)、芦笋、姜片、蒜末、一勺淀粉、少许盐和白胡椒粉。
做法很简单:先腌虾仁,把虾仁放碗里,加一勺淀粉、一点点盐、撒点白胡椒粉,用手抓匀,然后放一哈(一会儿),淀粉能锁住水分,这样炒出来的虾仁才Q弹,之前我没腌直接炒,虾仁又老又柴,跟嚼橡皮似的;芦笋切成长段,按刚才说的方法焯好水备用。
热锅冷油,油别放太多,放姜片和蒜末爆香,香味出来就把虾仁倒进去,快速滑炒,看到虾仁变色就赶紧盛出来,别等它全熟,不然后续和芦笋一起炒就老了;接着锅里再加点油,把焯好的芦笋倒进去,大火炒1分钟,然后把虾仁倒回来,一起翻匀,再加点盐调味,就可以出锅了。
对了,千万别给这菜加味精或鸡精,虾仁和芦笋本身的鲜味就够浓了,加了反而盖味,吃着还腻。
第二道菜:芦笋炒牛肉——嫩到不塞牙,秋天吃着补
秋天吃牛肉好,但很多人炒牛肉总炒老,要么嚼不动,要么有腥味,我之前也这样,后来问了小区里的川菜师傅,才学会诀窍。
食材选对很重要:牛肉得选牛里脊,这部位最嫩,别买牛腩或牛腱子,适合炖不适合炒;芦笋、葱花、生抽、淀粉、料酒、盐。
先切牛肉,一定要逆着纹理切片,我之前顺纹切,嚼着费劲,后来才知道逆纹切能切断牛肉的纤维,吃着才嫩;切好的牛肉放碗里,加一勺生抽、少许料酒、一勺淀粉,用手抓匀,抓的时候能感觉到牛肉在吸汁,然后再放一勺食用油,拌匀,这步叫"封油",炒的时候牛肉不容易粘在一起,还能锁住水分,更嫩。
芦笋还是老规矩,焯水处理后切小段。热锅冷油,油热后把牛肉倒进去,快速滑炒,看到牛肉表面变色,还有一点点红的时候就盛出来,这时候是8成熟,后续和芦笋一起炒刚好全熟;锅里不用洗,直接下芦笋,大火炒1分钟,加少许盐,然后把牛肉倒回来,翻匀,最后撒点葱花,就能出锅了。
突然想到,之前我炒牛肉总爱加很多调料,结果把牛肉本身的香味盖没了,其实生抽和盐就够了,芦笋的鲜还能中和牛肉的腻,一口下去,牛肉嫩,芦笋脆,特别下饭。
第三道菜:芦笋炒口蘑——清淡鲜爽,秋天吃着不腻
这道菜是我看刘谦分享饮食的时候学的,他说秋天就爱吃这种清淡又鲜的菜,不用太多调料,突出食材本身的味道,我试了一次就爱上了,做法还简单。
食材:芦笋、口蘑、蒜末、一勺蚝油、盐。
口蘑选那种表面光滑、没斑点的,新鲜的口蘑炒出来才鲜,洗干净后切成薄片,别切太厚,不然不容易熟;芦笋还是焯水后切小段。
热锅冷油,放蒜末爆香,然后把口蘑倒进去,中火炒,炒到口蘑出水,接着继续炒,把水分炒干一点,我发现口蘑一定要炒出水分再炒干,鲜味才会出来,直接炒的话,吃着没那么香;然后把芦笋倒进去,大火炒1分钟,加一勺蚝油、少许盐,翻匀就能出锅了。
差点忘了说,口蘑炒的时候不用加水,它自己会出水,要是加水了,菜就稀稀的,没口感;还有蚝油别放太多,不然会咸,一勺刚好,既能提鲜,又不抢味。
秋天的芦笋正新鲜,虽说比普通菜贵点,但吃着对身体好,能帮着通肠道,还能杀菌护身体,这三道菜都简单,就算是不会做菜的新手,跟着步骤来也能做好。我家最近天天换着花样吃,老人说肠胃舒服多了,孩子也爱吃饭了。
大家要是觉得有用,就点个赞,转给身边喜欢做饭的人,趁着芦笋大量上市,赶紧试试,别等过了季再想吃,就没这么新鲜的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