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大自然从夏天的繁盛转向收敛,我们的身体也一样,养生重点得从“防暑湿”转到“防秋燥、养脾胃”上来。老人常说:“秋天吃3黄,医生不用忙”。这话听着就让人觉得踏实!那这神奇的“3黄”到底指的是哪三样宝贝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聊聊这三样家常又养人的黄色食物,并分享几道适合秋天给家人做的暖心食谱。
第一黄:南瓜——润燥养胃的“小金瓜”
南瓜可是秋天的“明星蔬菜”,橙黄的颜色看着就暖洋洋的。它性温味甘,富含胡萝卜素和果胶,既能滋润秋燥,又能保护我们的胃黏膜,健脾和胃,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人。把它做成菜肴,软糯香甜,老人孩子都爱吃。
推荐食谱:蒜蓉南瓜蒸排骨
1. 肋排剁成小块,用清水泡去血水;南瓜去皮去瓤,切成厚片;多准备一些蒜末。
2. 排骨沥干水分,加入蒜末、2勺生抽、1勺蚝油、半勺老抽(上色)、少许白糖和白胡椒粉,抓匀后再加1勺淀粉和1勺食用油,再次抓匀,腌制20分钟以上。
3. 将切好的南瓜块铺在盘底,然后把腌好的排骨均匀地铺在南瓜上面。蒸锅水开后,将盘子放入,大火蒸25-30分钟,直到排骨完全熟透。取出后可以撒上点小葱花点缀一下,香气扑鼻!
蒸菜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食材的原味和营养,特别健康。南瓜软糯,排骨脱骨,味道融合得恰到好处,是一道名副其实的“米饭杀手”菜,暖心又暖胃。
第二黄:板栗——补肾强筋的“干果之王”
秋天走在街上,最诱人的就是那糖炒栗子的香味了。板栗素有“千果之王”的美誉,味甘性温,入脾、胃、肾三经,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的功效。秋天吃些板栗,可以帮助我们温补身体,缓解腰腿无力等感觉。
推荐食谱:板栗红枣炖鸡汤
1. 半只老母鸡或几个鸡大腿剁块,冷水下锅,加几片姜和料酒,煮沸后撇去浮沫,捞出用温水洗净。板栗可以买剥好壳的(省事),红枣、枸杞洗净,姜切片。
2. 将焯好水的鸡块、铁皮石斛、黄芪、板栗仁、红枣、姜片一起放入汤锅中,加入足量的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盖上盖子慢炖1.5小时左右,让板栗的香甜和鸡肉的鲜味充分融合。
3. 出锅前10分钟,加入枸杞,并根据口味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即可。
这款汤水味道醇厚鲜甜,完全不需要过多的调料。板栗炖得粉粉糯糯,鸡汤金黄清澈,一碗下肚,从喉咙一直暖到胃里,润燥又补益,特别适合全家人一起享用。
第三黄:小米——滋阴养胃的“五谷之王”
小米虽然个头小,但能量巨大,是公认的养胃佳品。它色黄入脾,能有效改善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问题。秋天用小米煮粥,上面浮着的那一层“米油”,滋阴功效极佳,对缓解秋燥引起的口干非常有效。
推荐食谱:小米珍珠丸子
1. 小米提前用清水浸泡至少2小时,泡到用手能轻轻碾碎的状态,然后沥干水分。
2. 猪肉馅中加入葱末、姜末、1勺生抽、半勺蚝油、少许盐和白胡椒粉,顺着一个方向搅拌均匀。
3. 老豆腐捏碎,取适量豆腐碎捏扁,包入适量肉馅,在手中团成大小均匀的丸子。然后放在泡好的小米里滚一圈,让丸子均匀地沾满小米。
4. 将做好的小米丸子放入蒸笼,注意每个丸子之间留些空隙。水开后上锅,大火蒸20分钟左右,直到小米变得晶莹剔透即可。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淋上一点生抽或蚝油调的芡汁,味道更足。
这道菜造型可爱,像一颗颗小珍珠。小米Q弹,肉丸鲜嫩,豆腐的加入让口感更清爽。蒸的方式少油健康,既能当菜,也能当主食,尤其适合做给老人和孩子吃。
秋天的养生,就藏在一日三餐的寻常食物里。南瓜、板栗、小米,这三样常见的“黄色宝物”,价格亲民,做法多样,养生的效果却一点也不含糊。这个秋天,再忙也别忘了给家人安排上这几道美味,通过饮食来调养脾胃、滋润秋燥,让家人健康安稳地度过这个“多事之秋”!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章和图片均有版权,未经允许,请勿抄袭、删改、盗用,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