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临近,街头节日氛围愈发浓厚,各大商超的货架、老字号饼铺的橱窗已换上“中秋装”。广式蛋黄莲蓉、酥皮五仁、低糖杂粮、药膳养生……数十种月饼齐聚。但是月饼好吃,也需控好量,别让它成为你的“甜蜜负担”。
月饼是高糖、高脂、高热量食物,核心价值在节日仪式感,选对了、吃对了,就能守住甜蜜不添负担。优先选红豆沙这类馅料清淡的款式,蛋黄月饼和五仁月饼因油脂糖分含量高,建议少选。慢性病患者可选择低糖、无糖月饼,但需警惕“无糖陷阱”。因为部分无糖月饼油脂含量并未降低,过量食用仍会增加身体负担。要避开“隐形添加剂雷区”,如起酥油、人造奶油等,这些配料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长期食用会增加心血管风险。同时,要甄别靠香精、色素勾兑的“伪水果月饼”,这类月饼营养价值低,还可能刺激肠胃。对于药膳月饼和无添加月饼,应优先选择成分标注明确、口碑好的品牌,避免盲目跟风。
在食用量和时间上,建议80~120克的常规月饼一次只吃1/4个,一天最多不超过半个。月饼不能当主食或零食随意吃,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吃过量易腹胀、消化不良。食用时间建议在白天,如上午10点或下午3点作为加餐。空腹吃会刺激胃黏膜,可能引发胃痛反酸;睡前吃则会加重肠胃负担,还易堆积脂肪。若想把月饼当早餐,可搭配清炒时蔬和低卡水果,用膳食纤维平衡营养,减少血糖波动。
中秋吃月饼,吃的是团圆氛围,不是越多越好。科学吃月饼的最终都会被人体代谢出去,也不用过分焦虑。核心就在于“选对款、控好量、存得当”,掌握这三点,就能既不辜负节日的仪式感,也不给身体添额外负担。
作者简介:韦佳芮 沈阳市安宁医院营养科营养师,毕业于锦州医科大学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现任辽宁省营养学会营养与烹饪专业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