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遇”遇见辉姐,一桌带着温度的云南菜
创始人
2025-10-02 22:46:06
0

当众多餐饮品牌追逐流量时,云南腾冲一家名为“食遇”的餐厅却给出了另一种答案:让“流量”变成“留量”。这源于那位被天南地北食客亲切称为“辉姐”的老板赵辉。她以长姐般的用心与照拂,让餐馆不仅提供美食,更成为连接人与人、味觉与乡愁的温暖驿站。

走进位于腾冲水墨中国小区的食遇餐厅,禅意小院与地道美食相得益彰。粽包米炒肉、洋芋水萝卜蘸粑粑、天麻土鸡汤、大救驾等腾冲特色菜肴,以实惠的价格和扎实的味道吸引着八方来客。每当菜品上桌,老板赵辉总会送上暖心的问候:“味道合口吗?吃得惯不?”这份家常的关怀,让许多游客倍感亲切。

宁波的孙女士放下筷子,由衷笑叹:“起初为美景来吃饭,如今为这口饭才顺道看景。”美景与美食交融成独特的旅行体验。当地导游李和印证:“‘食遇’已是客人点名的‘必选项’。”

这“必选项”里,藏着食客对“辉姐”那份家常般妥帖照料的信赖。

正午的“食遇”餐厅人声鼎沸。赵辉的身影在店里穿梭,时而与熟客寒暄,时而叮嘱后厨,指尖在收银台前翻飞。几年前,她凭借过往文旅工作的敏锐与对家乡的热爱,在保山板桥镇创立了“食遇”。就是将云南山野的慷慨馈赠与这片土地绵延的生活韵律,精心烹制,捧上远客的餐桌。

这份热望,深植于她怒江峡谷的童年——母亲在学校旁的小餐馆日夜忙碌,灶火不熄,氤氲的饭香不仅滋养三姐妹成长,更在她心底刻下烙印:食物,是连接人与人的温暖纽带。“阿妈总在灶台忙碌,难得同桌。”这缺席的团圆,却让她早早懂得,灶台前的付出,便是另一种形式的关照与给予。

怒江的丰饶与母亲的烟火气,熔铸了她对云南风味的深情,也塑造了她待客如亲的底色——那份如同长姐般,希望每个走进门的人都吃得舒心、熨帖。

味觉固执而私人。天津老孙一家初尝腾冲风味,小孙子稚气直言“味道怪”,老孙也含蓄附和“是不太一样”。巡台的赵辉捕捉到那句礼节性“挺好的”背后的迟疑。

她没有丝毫敷衍,笃定地对主厨说:“津门口味,讲究的是咸鲜酱香里藏着的那一丝回甘。”话音未落,她已扎进后厨。灶火升腾,她亲自掌勺,减一分酸辣,增一分咸鲜,巧妙引入本地甜酱油的醇厚,只为唤醒津门记忆深处那抹魂牵梦绕的酱香底蕴。

这不厌其烦的调整,正是姐姐对家人挑剔口味的耐心迁就。当微调后的蘸粑粑端上,老孙咀嚼片刻,喉头哽咽:“这酱香回甘……像我母亲从前烙的酱饼子啊!”

三个月后,明信片寄来:“赵老板,新调的蘸粑粑,那股酱香咸鲜的回味,竟成了小孙子念叨的‘爷爷家的云南味’。下次一定带他来!”

一道用心调整的菜,遇见了跨越千里的共鸣,连接了隔代亲情,也让老孙一家记住了这位细心体察、用心满足他们味觉乡愁的“辉姐”。

缅甸归侨陈叔来吃腾冲菜,意兴阑珊。细心的赵辉上前询问,陈叔眼神飘远:“小时候祖母做的稀豆粉,豆香浓得化不开,撒辣椒芫荽……味道刻进骨头缝。去了缅甸,再没找到……”

这失落触动了赵辉心底那份如同守护家人心愿般的责任感。她心头一震:“给我一个月!”她扎进腾冲村寨,执拗地寻访古法。终于,一位老阿婆道出真谛:“要慢,要匀,像哄娃睡觉般耐心。”

当那碗温润如玉、豆香醇厚的稀豆粉端至陈叔面前,他双手微颤,一勺入口,泪盈满眶:“是它!祖母的味道!真能遇见……”

从此,“陈叔的稀豆粉”成了菜单上深情的招牌。这次不计回报的追寻与复原,让陈叔感受到的,是超越餐馆老板的、近乎亲人般的用心与成全。他唤的那声“辉姐”,自此多了份沉甸甸的感激。

对地道“云南味”的坚守,涵养着赵辉的谦逊真诚。菌香时节,几位北方客人直言炒菌“油脂未足,少了鲜香多汁感”,建议“大火锁鲜,中火煨收汁”。赵辉双眼放光,非但不恼,反而如遇知音:“一听就是懂行老饕!深谙菌子精髓,这桌算我的!”

这份豪爽中的真诚与对专业意见的珍视,让客人心悦诚服。这种坦荡与包容,也像一位有见识、不藏私的姐姐,赢得了食客的尊重与亲近。

“食遇”的口碑远播,“辉姐”的名号也越叫越响,其中蕴含的,正是食客对她那份如姐如友般真诚照拂的认可。

从板桥到腾冲,客流从数百到近千,“食遇”是流量变“留量”的诠释。“食遇”是赵辉的朴素念想:一口山野滋味,一场人间相逢。人生如旅,跋涉间总遇见摄魄美景、熨帖美食、温暖人情、闪亮记忆。

“食遇”愿做行旅中的暖香驿站,而赵辉,则如一位热情周到、心细如发的大姐,用云南本真馈赠,为风尘仆仆的过客,盛上一碗名为“遇见”的滋味。这滋味里,有山野的芬芳,有故土的深情,更有“辉姐”那份让人宾至如归的温暖与妥帖。

赵辉以舌尖为媒,让云南山珍与生活美学“破圈”。她日复一日奔赴菜市与厨房,那份执着,不仅源于对故土至味的热爱,更源于一个朴素的愿望:通过一口山野滋味,促成一场人间相逢,让每一位远客都能在这里遇见食物本真,遇见温暖人情,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杨艳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一碗香喷喷的红烧肉焖饭,温暖全... 每次做这道电饭锅红烧肉焖饭,我心里都暖暖的,就像回到小时候妈妈厨房里的味道。五花肉选带点肥的,切小块...
农家永川姜丝兔的实用做法分享 作为有15年经验的厨师,我经常处理各种肉类,兔肉算是比较特别的一种,肉质细嫩但处理不好容易柴。今天分...
看着美味的月饼不敢吃?别怕,4... 高爹爹拿起月饼,放在鼻尖下,闻了闻。 “真香!”高爹爹深深吸了一口气。 瞬间,口腔生津,口水不由自主...
姜丝炒牛肉的家常做法,掌握这两... 做姜丝炒牛肉,关键在刀工和火候。牛肉选里脊或者腱子肉都行,别带太多筋膜,不然嚼着费劲。切的时候要逆着...
家常河虾炒小葱的实用做法 锅里倒调料油,烧到六七成热,小葱段下去煸炒,那股香气一下子就窜出来了。这时候把河虾倒进去,记得控干水...
盐湖文商旅丨(52) 人人人!... △新闻视频 国庆假期第二天,运城东湖农贸市场凭借升腾的人间烟火与地道风味,成为众多游客解锁运城的“第...
家常猪杂面的详细做法,汤鲜面弹... 猪杂面这东西,看着简单,要做好可得有点讲究。我做了十五年厨子,经手的猪杂少说也得有几百斤,这东西处理...
邢宗宏美食创作 非遗四川腊味 烧辣椒拌鸡枞菌 邢宗宏作为川北凉菜领域的代表人物 1. 传统川味底色的坚守 深谙川菜"...
突然炸裂!家家厨房都有这种碗,... 中秋佳节临近 烹制一顿大餐,家人围坐桌前 或许是最好的团圆方式 起锅、剁蒜、浇油…… 很多人都这样为...
原创 寒... 秋意渐浓,寒露时节的风一吹,我缩了缩脖子,把外套裹得更紧了些。这时候啊,最想念的就是一碗热气腾腾的暖...
农家瓦罐焖肉的制作方法与关键细... 做这道菜,选肉挺重要,五花肉最好带皮,肥瘦相间那种,厚度大概两指宽。切块不能太小,炖久了容易碎,太大...
家常卤肉的制作方法与关键技巧 做卤肉这事儿,说起来简单,但真想做出那种香嫩不腻的口感,还得靠细节拿捏。我干厨师十五年了,卤过不下百...
原创 不... 今年国庆逛超市时,我盯着货架发了会儿呆——53度飞天茅台的价签从“2999”悄悄改成了“2599”,...
在“食遇”遇见辉姐,一桌带着温... 当众多餐饮品牌追逐流量时,云南腾冲一家名为“食遇”的餐厅却给出了另一种答案:让“流量”变成“留量”。...
假期尝“鲜”,海鲜受宠! 10月2日,青岛香港东路一家商超内,海鲜柜台占据最热闹的“C位”。市民摩肩接踵,在丰富的海鲜品类中仔...
白酒和啤酒,到底哪个更伤肝?经... 酒文化在我国流传千年,白酒的浓烈、啤酒的清爽,各有拥趸。但“喝酒伤肝”是公认的常识。 不少人纠结:白...
聊城勇夺山东美食争霸赛【半程冠... ◆ ◆ ◆ ◆ ◆ 在刚刚落幕的山东美食争霸赛·“果”然不同枣庄站比赛中,聊城代表队以一场精彩绝伦...
凌晨3点开市,超1000人摆摊... (央视财经《天下财经》)在吉林集安,一个早市每天从凌晨三点到上午九点半准时开启。这个原本只为街坊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