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式月饼:
带着琅琊山水的滋养 本报记者 贾晓雯
包括婺式月饼在内的婺式糕点制作技艺,是金华市非遗代表性项目。与烘焙月饼不同,婺式月饼以大米为主要原料蒸制而成,口味清淡,少糖少油,口感软糯清甜。
婺式月饼源于南宋《吴氏中馈录》记载的米制糕点,民间有“画饼祭月”的习俗,工匠用天然植物颜料在饼面画图案。婺式糕点代表性传承人楼洪亮告诉记者,到了19世纪60年代末,婺式月饼制作工艺失传,后来,他们通过溯源在金华永康找到了会做婺式月饼的老师傅。
从2010年开始,楼洪亮着手对婺式月饼进行抢救性恢复。“在原有工艺的基础上,我们加入了符合时代的元素,在月饼里包入芝麻等内馅,在技术工艺上也做了突破。”楼洪亮说,米粉变冷后会发硬,但通过使用爆米花的工艺,把米粉进行膨化,米月饼就不会发硬了。
在楼洪亮看来,制作婺式月饼的精髓是水和米,“原料要用我们婺州本地的大米,带着琅琊山水滋养的独有特性。”楼洪亮说,以传统工艺将这份底蕴融入其中,可以感受到这片土地最本真的味道。
经过反复尝试,楼洪亮用本地大米、糯米以及泰国香米进行调配,让米的香味和黏稠度达到最佳的配比。洗米、浸泡、晾晒、磨粉、蒸熟、揉粉、成团、包陷、敲模……十几道工序后,香喷喷的婺式月饼出炉了。整个制作过程不添加过多油脂。
“中秋节前40天,我们开始准备材料,但为了保证口感,所有月饼都要现做现发。”楼洪亮说。
如今,全国各地很多厂家都在制作婺式月饼。楼洪亮原来150平方米前店后厂的小作坊,已经变身为3000多平方米的大工厂,所生产的婺式月饼畅销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