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是人体的反射器,舌诊也是中医辨证疾病的方法之一。根据舌头的变化情况,可以找到调理身体的思路。当舌头出现不同的形态时,如:舌胖、舌瘦、舌有裂痕,就可能预示脾胃运化失调,反射到舌上的问题。
对于舌胖、舌瘦、舌有裂痕,中医分别给出了调理脾胃的原则及改善方法,分别是舌胖要补阳、舌瘦要滋阴、舌有齿痕要补气。
舌胖要补阳
“舌胖”很多人会联想到湿气重,然后一味的祛湿。实际上,导致舌体胖大的原因还与脾虚、脾肾阳虚有关。
如果不顾及脾胃、肾阳,只顾祛湿,就会导致湿气反复,不能根除,还会加重体内阳气的消耗。
所以,此时应该先补阳健脾,再利水渗湿。阳气充足了,才能更利于水湿运化,将多余水湿排出体外。
改善方法:五苓散
五苓散可以温阳化气,利水渗湿。
方中桂枝的温通作用可改善阳气不足导致的水液运化失常;茯苓、泽泻等成分能促进体内多余水分排出,在温补阳气的同时还能健脾养胃,利水渗湿。
舌瘦要滋阴
“舌瘦”主要是胃阴虚导致的阴液亏损。阴液亏虚会使胃火积盛,所以一般舌质也会偏红,甚至会有竖纹出现。
阴虚会导致虚火,所以大家千万不要盲目用降火的药,盲目降火只会加重损伤津液。正确的方法是要先滋阴,再降火。
改善方法:知柏地黄丸
知柏地黄丸具有补肾养阴、清热降火以及润燥生津的作用,适用于阴虚火旺引起的各种不适症。
舌有齿痕要补气
舌有齿痕,是痰湿困脾的重要标志。但如果仅有齿痕舌,没有明显的食欲变化,比如吃不下、腹胀不消化、消化不良等情况,很可能就是气虚导致的。
气虚会导致机体不能固摄津液,水湿内停,湿气浸润舌体形成的齿痕舌。这个时候,就不要过度的健脾祛湿,而是要以补益中气为主,健脾助运为辅。
改善方法:补中益气丸
补中益气丸可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调理脾胃、增强免疫,主治脾胃虚弱、中气下陷的问题。
方中黄芪、人参可补气;山药、茯苓能调和脾胃,可以改善脾胃气虚的情况。
参考文献:
[1]赵鸣芳. "五苓散的应用思路及机理分析." {江苏中医药} 26.7(2005):3.[2]韩磊, and 宋艳丽. "知柏地黄丸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中国药房} 23.15(2012):3.[3]赵旭斌. "补中益气丸临床应用心得." {光明中医} 26.10(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