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白象食品官宣青年艺人王一博为品牌代言人。这波被网友称为“适配度拉满”的合作,引发全网热议:97年河南少年遇上97年河南品牌
然而,明星代言的热闹背后,却是方便面行业不容乐观的现实。世界方便面协会数据显示,2020-2023年间,中国方便面消费量减少了40亿包,2024年降至438亿包,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额同比下滑8.9%
一、你有多久没吃方便面了?
不知道何时家中常备的方便面突然不见身影,当加班晚归时,点开外卖软件半小时就能收到热乎的两荤一素,比煮泡面更省时间;当家人开始关注餐桌健康,常刷到方便面的危害,便不再主动囤货;就连以往出远门必带的“高铁泡面”,也因旅途时长缩短、车站餐饮选择增多,渐渐从行李箱里被剔除。
而中国方便面市场因此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2020年巅峰期的472.3亿份,销量一路下滑至2024年的438亿包。四年少卖40亿包,这个曾经的国民速食“首选”风光不再。
数据来源:世界方便面协会,勤策消费研究
行业巨头的财报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康师傅2025年上半年方便面业务收入134.65亿元,同比下滑2.53%,其中高价袋面收入同比下滑7.16%。曾经人手一桶的国民美食,似乎正在失去消费者的青睐。
数据来源:康师傅企业财报,勤策消费研究
二、多重因素挤压,方便面遭遇全面挑战
根据艾媒中国方便面的使用场景以居家速食、校园应急与户外便捷需求为核心。56.4%的消费者每周食用1-3次,其中学校宿舍场景消费占比达50.1%。
此外,42.1%用于旅行、加班等临时充饥,且在一人食场景中以61.5%的占比成为最受青睐的方便食品。
而在三重压力冲击下的方便面行业正受严重挤压。首先,外卖平台的崛起给了方便面致命一击。
2024年中国外卖市场规模突破1.27万亿元,用户达5.92亿人,每2个中国网民就有1个定期点外卖。美团均价7元“拼好饭”,凭借极致性价比直接冲击方便面价格锚点。
数据来源: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勤策消费研究
数据层面更具说服力,根据研究表明:外卖市场规模每增长1%,方便面消费量就减少0.0533%。
在价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一边是热气腾腾、荤素搭配的现炒外卖,一边是略显单调的方便面,消费者的选择不言而喻。
如果说外卖是其“外部替代品”,那健康意识觉醒则是“内部解构”。
从学校期间不停的受教育,方便面是“垃圾食品”,近年通过短视频的传播,其概念已深入消费者脑中。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艾媒咨询2024年调查显示,59.3%的消费者担忧速食油炸工艺,怕产生反式脂肪酸与丙烯酰胺。
中国营养学会数据更戳痛点:一包普通泡面含盐6克,已超过成人每日推荐量5克上限、脂肪25克,占每日推荐量的83%,“不健康”标签愈发固化。
以及曾经方便面一大部分的食用场景是又长又慢的绿皮火车,随着高铁普及、旅程提速,彻底终结了方便面的“绿皮车刚需场景”。
数据显示,高铁营运里程每增长1%,方便面消费量就减少0.3191%。
截至2024年底,全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4.8万公里,平均时速350公里让旅途时间大幅缩短,泡面的“充饥刚需”属性被彻底消解。
三、明星代言,能否唤醒年轻消费群体?
明星代言是快消品牌重获关注的经典路径。面对行业寒冬,白象食品此次邀请超高人气的王一博担任品牌代言人,是其持续推进品牌年轻化、潮流化的重要举措。
据行业监测,代言公告发布后一周内,白象在天猫和京东平台的搜索量激增150%。
图片来源:白象官网
从数据看,代言对销量的拉动效应显著。Mintel2025年中国即时食品报告显示,带有明星IP的方便面产品,年轻消费者(18-35岁)购买意愿提升30%。
白象借此机会推出低钠健康款和创意DIY包装,针对“懒人经济”痛点。杭州西湖边的巨型LED广告牌曝光后,社交媒体话题#王一博白象 阅读量破2.8亿,进一步巩固了品牌年轻化形象。
然而,这种提振多为短期。历史数据显示,明星代言后首季度销量峰值可达20%-30%增长,但后续衰减率高达15%,需持续内容营销维持热度。
图片来源:微博
四、从产品看,头部企业都在如何应对?
1. “口味猎奇化”成短期拉新工具
近两年间,香菜面、折耳根拌面以及各种地方小众风味频繁上新,能制造社交讨论和首日爆款效应。
但这些往往靠“新奇”取得首购,复购依赖口感和价格。
其中白象的香菜面用冻干整根香菜做记忆点,堪称猎奇口味的流量转换典范。
白象捕捉“爱恨分明”的香菜争议,于2023年底首发“白象香菜面”,定位“川渝风味”。2024-2025年迭代三次,市场反响热烈:上线首月抖音曝光超10亿,累计销量30亿包。
白象香菜面不仅是销量引擎,还衍生“香臭面”系列(如螺蛳粉、臭豆腐味),证明猎奇口味能撬动流量,实现GMV翻倍。
2. 健康化、工艺升级是真正的长期方向
在面对“方便面是垃圾食品”的标签下,目前品牌商当务之急是要撕掉标签。
2019后专利数激增,截至2024年专利累计超2,100件。说明企业不满足于“配料换花样”,而是在面体、脱油/非油炸工艺、调味包科技上发力以回应低油低盐诉求。
图片来源:共研产业咨询
以统一为例,统一2025年上半年方便面营收增长近10%,得益于“满汉大餐”和“营养碗面”系列。
满汉大餐延续宫廷风味,新增“燕窝鸡丝”和“虫草花胶”口味,添加胶原蛋白和维生素,定位“美容养颜餐”。
营养碗面则采用120g大碗装,内置蔬果颗粒和全谷物面条,钠含量降至1500mg/份以下,迎合“健康轻食”潮流。
图片来源:统一官网
五、结语
“现在还有人吃方便面吗?”
答案是:有,但场景和频率都变了。
目前,中国方便面市场正处于转型的十字路口。这场转型或许漫长,短期流量红利易逝,健康化的标签建立仍需时间。
王一博的代言让白象在品牌层面赢得关注,而明星代言的热度终会褪去。
但消费者对便捷、健康、美味的追求不会改变。未来五年,行业总量可能不会大幅增长,但价值提升将成为主旋律。
方便面能否再次泡开年轻人的心,取决于企业能否真正读懂消费者,用实实在在的产品力,赢回市场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