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最火的贵州米粉,地图上找不到
创始人
2025-03-04 20:41:49
0

到如今,米粉早已超越单纯的味觉享受,而成为贵州人生活方式与集体记忆的象征。清晨街头的一碗牛肉粉,可以唤醒忙碌的城市;夜深人静时的一碗羊肉粉,又能为夜归人驱散疲惫与寒意。在贵州,“嗦粉”几乎是必不可少的社交环节:几张小桌、一锅热汤、几盆作料,便能让相识多年或初次见面的人迅速打成一片。

即使是在婚宴、节庆等人生的隆重时刻,看似寻常的米粉也能作为主打或配菜登场。甚至生与死这般看似无法跨越的分野,也能通过一碗朴素而温暖的米粉被奇妙地连接起来。

作者 | 曹徙南

编辑 | 曾宝气

题图 | 视觉中国

仅仅2月份,今年的年度美食就出现了有力的竞争者——贵州米粉,好吃到让人去殡仪馆排长队。

贵州凯里的二龙殡仪馆意外地因米粉太好吃走红。因为殡仪馆的食堂不对外开放,甚至有慕名而来的食客冒充逝者家属排队购买,逼得殡仪馆开始限制凭票购买。

在殡仪馆排队买粉。(图/视频截图)

根据食客们晒出的菜单,殡仪馆食堂供应的米粉种类一共分为蹄花、酸汤、辣鸡、脆哨四种,在贵州粉店里其实属于基本配置。 实际上,在贵州,做好一碗粉,是许多小店的基本修养。

二龙殡仪馆的食堂之所以能够走红,很大程度上也源于人们已经习惯了在殡仪馆草草解决吃饭问题,认真做粉的二龙殡仪馆就显得格外不务正业。但对于热衷嗦粉的贵州人来说,无论身在何处,嗦粉就是正经事。而那些生离死别的悲伤和操办丧事的疲惫,只有靠着这碗热气升腾的米粉,才能一口口地得到解脱。

去年在凯里的一个村子里过苗年,村口支着一个简单的粉摊,只卖辣鸡粉。(图/阿祯 摄)

贵州嗦粉地图

走在贵州任何一座城市的大街小巷,不出一百米准能遇到一家米粉馆子。 羊肉粉、牛肉粉、酸汤粉、红油素粉、卤粉、猪脚粉、辣鸡粉、鹅肉粉、豆花粉……数不胜数的米粉类型共同构成了贵州丰富的嗦粉版图。

不开玩笑地说,在贵州,一家粉店可以带火一条巷子。(图/鱼小姐 摄)

贵阳的大街小巷遍布“ 花溪牛肉粉”的招牌,它早已成为贵州米粉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类之一。正宗的贵州牛肉粉讲究“一清二白三红”:汤汁清亮见底,米粉洁白细滑,面上漂着一层红彤彤的辣椒红油。

选料上,牛肉粉多用生长于云贵高原的黄牛肉,这种牛肉纤维细嫩、膻味极轻,特别适合炖汤。新鲜牛肉加上多种香料慢火熬成一锅浓郁高汤,捞出牛肉切成薄片备用;另取贵阳特有的“酸粉”下锅烫熟。

花溪牛肉粉。(图/鱼小姐 摄)

酸粉是一种粗米粉,用陈年老米发酵制成,略带微酸且粉身多孔,能充分吸附汤汁香味,又不会因油重而腻口。将烫好的米粉盛入大碗,铺上软烂入味又不失嚼劲的卤牛肉,撒上一把酸爽脆口的酸白菜丝,最后舀入滚烫鲜香的清亮牛肉汤,一碗牛肉粉便新鲜出炉。

在安顺等地,还有以红油汤头著称的红烧牛肉粉。这里的“红烧”并非加酱油糖色的传统红烧,而是将牛肉与豆瓣酱、糍粑辣椒一起炒香上色,再连同卤汁浇在煮好的细米粉上,最后加一勺红亮的辣椒红油。红烧牛肉粉色泽诱人、香辣浓郁,细滑的米粉裹满辣香,让人吃得汗流浃背。

羊肉粉在贵州同样拥有大批拥趸,以 遵义虾子羊肉粉和六盘水水城羊肉粉最为知名。

遵义羊肉粉。(图/视觉中国)

吃羊肉粉最讲究的就是那锅原汁原味的鲜羊汤,当地甚至有句戏言:“不是原汤的羊肉粉就不叫羊肉粉,可以改名叫素粉。”为熬出这一锅原汤,通常选用贵州特有的小山羊,将新鲜羊肉和羊骨一同下锅,小火慢炖。熬制过程中,先将煮软的羊肉捞出,放在石板上压五六个小时后再切薄片备用;而锅里的羊骨则继续熬煮十多个小时,直到汤汁清澈见底、鲜而不膻。如此精心熬制的原汤,才是羊肉粉的灵魂所在。

贵州的羊肉粉一般使用稍粗的米粉。首先用清水将干米粉浸泡以去除酸味,再用沸水快速汆烫一下,随后舀入滚开的羊肉汤中将其烫熟,让米粉充分吸收汤汁的鲜香。接着把米粉盛入碗中,倒入原汤,淋上一勺熬出的羊油,铺上切好的羊肉片,点缀上酸萝卜丁、香菜,以及店家特制的油辣椒和糊辣椒。

粉店的作料台,展示了各种各样的辣椒。(图/鱼小姐 摄)

一碗汤色透亮、肉香扑鼻的羊肉粉便大功告成:汤头鲜美不腥,米粉柔韧入味,配合酸辣开胃的配料,这正是遵义虾子羊肉粉的典型风味,带着浓郁的山野气息。

而六盘水的水城羊肉粉做法略有不同——当地人喜欢在熬制羊汤时加入老母鸡同炖,使汤底多了一份醇厚的鸡鲜;出锅前,除了羊肉片、辣椒油、香菜,还会加上一勺酸菜。这样做出的水城羊肉粉鲜香中透着微酸,滋味层次更为丰富。

黔东南的苗族侗族地区则对“酸”情有独钟,酸汤米粉正是他们奉献给贵州美食版图的一道瑰宝。当地流传的一句口头禅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形象地道出了当地人对酸味的依赖。

所谓酸汤,一般分“白酸”和“红酸”两种:白酸汤是用大米发酵产生乳酸酿成,酸味醇厚绵长;红酸汤则以西红柿发酵熬制,酸味中带一丝微甜,其中尤以野生小番茄“毛辣果”酿出的红酸汤最为地道。用酸汤煮出来的米粉往往不需太多作料就已酸香扑鼻,令人胃口大开。

黔东南州的鸳鸯锅——红酸+白酸。(图/阿祯 摄)

除了酸汤,素粉(指的是碗里不放大块荤肉的米粉)在黔东南也颇受欢迎,这次走红的殡仪馆粉就可以算是素粉。在贵州,素粉一样可以做得风生水起。贵阳的红油素粉便是早餐摊上的人气选择。洁白的米粉舀上满满一勺红彤彤、香气四溢的辣椒红油,艳丽的色泽立刻让人口舌生津。

虽然叫素粉,配料却一点也不“素”——肉末、脆哨(长时间小火炸至酥脆的猪肉粒)、辣子鸡丁、红烧肉块等各种滋味的臊子任凭选择,再加上酸萝卜粒、小葱花、油炸花生米,淋入酱油、香醋、花椒面等调料。

在凯里连吃两天的脆哨粉。(图/阿祯 摄)

油脆油脆的脆哨,为一碗普通的米粉注入神奇魔力,小小一粒吃着颇有滋味,加上红油和粉搅拌均匀后送入口中,甚至有了复合型的香气。这种贵州特产,也成为了众多游客打包带走的粉、面搭子。

除此之外,贵州还有猪脚粉、豆花粉、鸡丝凉粉等数不胜数的粉面品种,遍布于城乡角落,满足着不同嗜好的食客。无论粗粉细粉、汤粉拌粉,每一种都风味各异,又都离不开酸与辣的点化。

贵州粉里的山水密码

在"地无三尺平"的喀斯特王国,米粉是地理密码的实体化呈现。在贵州的群峰之间,米粉早已超越了食物的范畴,成为一部写在碗中的山河史诗。

贵州群山。(图/视觉中国)

当清晨的雾气漫过乌江山脊,贵阳街头蒸腾的粉汤雾气与山间的晨岚遥相呼应——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用一碗粉丈量着时间的深度与空间的广度。

贵州的喀斯特地貌像一把双刃剑,既雕琢出鬼斧神工的山水画廊,也将先民困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生存困局中。《贵州省农业地理志》数据显示,全省可耕种坝区(山间小平原)仅占总面积的4.8%,且多被切割成碎片。在这样的地理条件下,稻米产量始终在温饱线上徘徊,却意外催生了更高效的碳水转化智慧。

贵州青岩古镇。(图/视觉中国)

海拔梯度塑造了截然不同的生存策略:在黔东南苗岭,年均降水量1400毫米的湿润气候,让发酵酸粉成为对抗霉变的必然选择;而在赤水河谷,夏季高温多湿的气候,则成就了晒制干粉的天然工坊。

地理的多样性没有成为阻隔,反而通过马帮的蹄印与河流的走向,编织成一张覆盖全省的米线网络—— 考古学家在汉代五尺道遗址发现的陶甑残片,证明两千年前米粉制作技术已沿着古道渗入群山。

历史的褶皱中藏着滋味的密码。明代洪武年间的“屯田戍边”,成为贵州食粉文化的重要转折。大量江淮将士带来的稻作技术,与当地土著“以酸代盐”的智慧碰撞融合。《安顺府志》记载,戍边军士将米粉晒干后制成“响粉”,行军时敲击竹筒,空心的干粉管能发出示警声响,这种兼具实用与美味的创造,让米粉开始向日常饮食转化。

荔波现割牛肉粉。上一秒还是肉摊上新鲜的肉,下一秒就成为桌上让人垂涎欲滴的牛肉粉。(图/鱼小姐 摄)

清代“改土归流”政策带来的大规模移民潮,则让米粉成为文化融合的见证。在黔北遵义,江西移民带来的晒粉技艺与本地羊肉汤结合,催生出闻名西南的 羊肉粉;在黔西南兴义,湖广移民的汤粉传统遇上布依族五色饭,演变成枫香叶染制的 黑米粉。贵州米粉的多样性,实则是移民史在餐桌上的投影。

而在抗战时期的贵州山道上,易于保存和运输的贵州粉更是成为民间自发的特殊补给。据《黔南文史资料选辑》记载,玉屏至贵阳路段常有挑夫携带干米粉往来,这些用竹叶包裹的米粉块,可在路边取山泉水冲泡为热食。 湘黔公路上的"粉担子"成为流动的生命线,挑夫们用桐油布包裹的干米粉,滋养着南迁的学者与难民。

到如今,米粉早已超越单纯的味觉享受,而成为贵州人生活方式与集体记忆的象征。清晨街头的一碗牛肉粉,可以唤醒忙碌的城市;夜深人静时的一碗羊肉粉,又能为夜归人驱散疲惫与寒意。 在贵州,“嗦粉”几乎是必不可少的社交环节:几张小桌、一锅热汤、几盆作料,便能让相识多年或初次见面的人迅速打成一片。

在清晨的贵州山村里,和本地嬢嬢一起围坐在小圆桌前嗦粉。(图/阿祯 摄)

即使是在婚宴、节庆等人生的隆重时刻,看似寻常的米粉也能作为主打或配菜登场。甚至生与死这般看似无法跨越的分野,也能通过一碗朴素而温暖的米粉被奇妙地连接起来。

对于贵州人来说,或许日子就如这绵长的米粉,只有习惯了入口时的酸辣,生活的滋味才会逐渐一一呈现。

校对:遇见;运营:小野;排版:佐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岭南妇科养生坊|高温+姨妈=双... 【岭南妇科养生坊】妇科疾病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青春期的月经失调、育龄期的不孕、更年期的抑郁……皆能...
原创 明... 8 月 7 日立秋一到,巷子里的老人们就开始念叨:“该买些瓜果‘咬秋’了。” 这 “咬秋” 是咱老祖...
西北娃贝贝:黄花菜排骨香喷喷家...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长不高、体质弱,其实有一个简单秘诀——餐桌上常备香喷喷的肉菜。 排骨富含优质蛋白质和...
转载 | 惠州日报 大师加盟筑... 转载 | 惠州日报2025年8月5日 星期二 大国发展离不开大国工匠,名校发展离不开名师加持。7月2...
消费者曝光知名零食品牌鸭爪发霉 该帖引发网友评论热议。有消费者展示漏气包装内泛绿变质的鸭腿,另有购买者控诉雪糕中嵌有毛发,涉事门店分...
原创 九... 九江萝卜粑:码头烟火里的春味记忆 文:桂孝树 长江水裹挟着泥沙在浔阳江头打了个旋,把鄂东的码头号子和...
AI包办、30分钟即可生成!别... 打开短视频平台,搜索“养生”关键词,一串古色古香的画面扑面而来。 以AI生成的水墨动图为背景,AI旁...
税惠添力 眉山非遗“老味道”焕... 非遗传承,从来不只是守着老手艺过日子。在眉山,丹棱冻粑的糯、彭山八百寿酒的香……这些刻在当地人记忆里...
12道 旺销招牌菜,时尚融合 青辣汁水库翘壳鱼 主料: 翘壳鱼2500克,确保选用新鲜的大翘壳鱼,这样蒸出来的鱼肉会更加鲜嫩可口...
夏天吃藕,天经地义。 夏天吃藕,天经地义。 藕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七孔藕和九孔藕,口感很不一样,看你想吃哪种。 九孔藕顾名思...
原创 油... 油饼怎么做分层不硬?牢牢记住3个窍门,又软又多层,凉了也不硬 饼的做法有很多,其中油饼特别受欢迎,它...
“经典古方”翻红,这届年轻人找... “古方新制”,搅动千亿行业。 历史是个圈。在经历了“成分党”“场景党”的进化后,年轻人重新开始拥抱“...
原创 三... 昨天分享了一道适合夏天吃的一锅鲜,清爽不腻,鲜美开胃,有汤有菜格外开胃。今天再来一道更适合三伏天吃的...
烧烤居然是酸的?在别的地方这绝... "这烧烤怎么是酸的?"——放在全国大多数地方,这句话足以让老板惊慌失措地跑出来解释,甚至可能引发一场...
行业激辩光瓶酒热潮,行业风口还... 执笔 | 姜 姜 编辑 | 骆 言 白酒行业正掀起一场颠覆性的"光瓶革命"——当高端化浪潮遇冷,20...
原创 甘... 以下是根据综合甘肃各地特色和文化影响力评选出的羊肉十大做法,按照流行程度从高到低排序,并结合其地域分...
素食吃多了竟然伤肾?研究表明:... 众所周知,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会给肾脏带来负担,增加肾病风险。但一项相关研究表明,素食如果吃得不当,...
原创 中... 标题:中国五大畅销啤酒品牌,第一名是啤酒行业的龙头老大,你喝过吗? 在中国的啤酒市场上,有五大畅销...
原创 吃... 吃红薯不如先吃它,好一个“秋补第一菜”!随手炖一锅,粉糯鲜香、比肉够味,现在吃正当季。真是一场秋雨一...
原创 五... 在探索美食的奥秘时,我们常常忽略了食物之间的巧妙搭配,它们不仅能提升食物本身的风味,还能极大地增强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