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道菜,又称“开席菜”,长久以来承载着广西荔浦人的智慧与情感记忆。在代代相传的宴席文化中,一道开席蹄子、一碗长寿面、一盘鸿运当头,这些作为宴席的起点,不仅开启味蕾之旅,更寄托着荔浦人的深深情谊与生活期许。
乡村蹄子开席
在荔浦市,常听左邻右舍谈及“今天有十大碗吃了”。在荔浦的乡村乔迁新居、婚庆喜宴,都要做十大碗,宴席的开席菜,就是荔浦人津津乐道的蹄子。那么,这开席蹄子是如何制作的?又是如何走上餐桌的呢?在荔浦的城乡喜宴中,蹄子作为头道硬菜,是有着渊源的。在《新华字典》中,蹄子常比喻事物的基础或根基,常用于描述事物的基础或根本,也可用来形容某个事物的重要性或不可或缺的地位。
而在荔浦,则取其“重要”的寓意,阔绰的主家在酒席中为显大气,也为展示干脆爽快的个性,便制作圆蹄宴请宾客。将猪的前腿或后腿整个肘子切下,冷水下锅,旺火煮至筷尖可轻松插入肉皮,然后捞出,趁肘子温热,用牙签或竹签在肘子肉皮上均匀扎孔,将一定比例的白醋、白酒、食盐、麦芽糖配制的料汁,均匀涂抹于肉皮,随后下油锅炸至金黄捞起,浸泡于冷水中形成“虎皮”,再将肘子捞起,配以桂林豆腐乳和各式作料拌匀,然后将切好的肘子肉团皮朝下拼入碗中,大火蒸熟蒸透。
“人快不如火快,火快不如锅盖。”在荔浦宴席中,蒸煮蹄子都采用密封较好的蒸笼或大铁锅、锅盖,确保蹄子均匀受热,高效蒸煮。蒸煮蹄子的厨师都是拿捏火候的“大师”,大火蒸煮一个半小时后,肉香裹着热气钻出锅盖。翻扣、上香油、香葱点缀,一气呵成,厨师动作麻利地将热气腾腾的圆蹄呈上席间,圆蹄顺着碗边轻轻滑动。随着长辈或长者一声“开席”令下,大伙手到擒来,咬上一口,肥而不腻。在荔浦,吃蹄子还需蘸上辣椒酱汁,色香俱佳的蹄子蘸上辣椒酱汁,蹄子的松软与辣椒味在唇齿间交融,浓香四溢间,“火候到位”“厨师厉害”的赞叹声接连不断。
圆蹄出炉后经过扣碗便成了开席头道菜。
圆蹄考验厨师掌握火候程度,火候过了则圆蹄蒸烂,吃席人半开玩笑似的说“主家柴多”;火候不到,蹄子韧劲十足,荔浦人管这叫打胶枪或叫“响蹄”,老人小孩则无从下口,只有羡慕的份了。
在荔浦宴席中,蹄子的做法除了圆蹄还有三角蹄。三角蹄做法与圆蹄异曲同工,经济实惠卖相好,又不失主家面子,深受普通家庭喜欢。不管是圆蹄还是三角蹄,荔浦男女老少都不含糊,趁热吃席,因为荔浦人从酒席中悟出:蹄子凉了之后,则皮韧缺少浓香味。
将大块垛子切成三角蹄。
酒店鸿运当头
在荔浦的乡村酒席间,圆蹄、三角蹄作为开席菜深受宾客喜欢,在荔浦的酒店或上档次的宴席,鸿运当头则为首选。过去,在荔浦的春节、婚庆等喜庆场合,人们会用整个猪头烹制菜肴,既体现宴席的隆重,也借食材的寓意传递祝福,逐渐形成传统菜式。据荔浦市金凤凰大酒店的大厨介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猪”象征财富和福气,猪头作为猪的头部,被视为“领头”“带头”的象征,寓意“鸿运当头”“福星高照”“吉祥如意”,2015年金凤凰大酒店正式推出鸿运当头宴席头道菜,是节庆宴席的必备佳肴,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鸿运当头”菜肴。
鸿运当头做法为,将猪头一开为二清洗干净,把猪头焯水,下锅炒出糖色加水调入少许白醋,水没过猪头煮熟捞出,用竹签扎一遍猪皮,均匀抹上盐,然后下油锅炸至金黄。接下来就是调色的关键,铁桶里加做好的卤水、秘制香料,放入猪头熬至皮肉软糯,随后将卤好的猪头摆盘装饰淋上卤水芡,爆香干椒等淋在表面,撒上白芝麻葱花点缀即可。
制作鸿运当头的关键是去腥增香,颜色层次分明,烹饪火候到软烂入味,避免过熟;鸿运当头的吃法也有讲究,习惯先吃象征招财部位的猪耳、猪鼻,寓意“耳听八方,招财进宝”“拱财鼻”“拱来福气”。
寿宴面条寄情
寿宴上,寿面加鸡蛋的习俗在中国由来已久,吃长寿面是一种习俗,尤其是在生日的时候,一碗长寿面往往寄托着人们对寿星的祝福。而荔浦人的寿宴上通常是面条加上鸡蛋作为开席第一道菜。
在古代,人们认为具有孕育生命力的鸡蛋是一种神奇的食物,在生日的时候吃鸡蛋,象征着获得新的生命和活力。鸡蛋的形状圆润,寓意着圆满和完整,将鸡蛋与长寿面搭配在一起,更是表达了人们对寿星的美好祝愿。
在荔浦,参加寿宴的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则在寿星寿宴开席之前就到市场购买一把或两把精致的面条,回家后用一小段红纸“腰”住整把面条,捎上猪肉、红包等贺礼拿到主家,寓意红红火火,圆满吉庆,长命百岁。
作为荔浦寿宴的开席菜,面条加鸡蛋又该怎么煮呢?一般的做法是面条冷水下锅煮。同时,为了确保荷包蛋恰到好处,不能破形,现在的大厨在煮荷包蛋时,会先给汤勺均匀沾油,然后将鸡蛋整个打入汤勺中,汤勺缓缓浸入温水中,待鸡蛋清完整包裹蛋黄,雪白圆润的荷包蛋正好。将荷包蛋加入面条中,圆满完整的寿面大功告成。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小孩生日吃荷包蛋曾是普遍现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的寿面花样繁多,讲究数量更讲究口感,厨师根据宾客喜好,做成“溏心荷包蛋”,咬上一口,丝滑的蛋皮入口爽脆,蛋黄带着流沙,其味鲜甜。寿宴中,长辈总会第一个用筷子将面条高高挑起,然后明知故问“长不长?”同席宾客异口同声:“长!”并说些“添福添寿”之类的吉祥话,接着按辈分长幼依次开席吃寿面。现如今的寿宴开席菜中,桶装精致的面条也成了寿宴的开席菜。
来源|桂林晚报(记者周俊远)
桂林市融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