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聒噪,热浪翻涌,一年中最难熬的三伏天已至。此时天地间阳气鼎盛,人体毛孔大开,汗液如同开了闸的溪流,奔涌不息。看似阳气外溢,实则内里空虚,加上湿气缠绵如影随形,极易损耗我们宝贵的阳气。老祖宗的智慧在此时闪光——“头伏补到位,伏天不受罪”,一声朴素的叮咛,道出了在初伏为身体固本培元、扶助阳气的重要性。
如何在暑气蒸腾中巧妙“扶阳”?厨房便是最好的道场。今天就奉上三道应季“扶阳菜”,让食物的温煦力量助你安稳度夏。
第一道:清润温补——冬瓜红枣鸽子汤
食材准备:乳鸽1只、冬瓜300克、红枣8-10颗、生姜3片、盐适量。
1. 乳鸽处理干净,斩块,冷水入锅,加姜片、少许料酒焯烫去腥,捞出冲洗沥干。
2. 冬瓜洗净去瓤,连皮切厚块(冬瓜皮利水效果更佳);红枣洗净稍浸泡。
3. 将焯好的鸽肉、姜片一同放入砂锅,一次性加足清水。
4. 大火煮沸后撇去浮沫,转小火慢炖1.5小时左右,直至鸽肉软烂,放入冬瓜片和红枣,继续炖10分钟。关火前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此汤堪称三伏“扶阳”的温润典范。乳鸽性平味咸,入肝肾经,有滋肾益气、扶助正气之功;红枣甘温,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冬瓜看似清寒,实则利水祛湿而不伤正,连皮同煮,其效更彰。三者相合,温补而不燥热,清润而不寒凉,尤其适合伏天汗多气短、精神不振者,一碗下肚,仿佛在体内点起一盏不熄的暖灯。
第二道:辛香升阳——白玉菇姜丝蒸牛肉片
食材准备:牛里脊肉200克、白玉菇150克、嫩姜1大块、香葱1根、生抽2勺、蚝油1勺、料酒1勺、淀粉1勺、香油少许、食用油适量。
1. 牛肉逆纹理切薄片,加生抽、蚝油、料酒、淀粉、少许香油抓匀腌制15分钟。
2. 嫩姜去皮切细丝;白玉菇去根洗净;香葱切葱花。
3. 取一深盘,铺上白玉菇,均匀码上腌制好的牛肉片,再撒上厚厚的嫩姜丝。
4. 蒸锅水沸后,放入盘子,大火蒸8-10分钟(视牛肉片厚度调整)。取出,撒上葱花,淋少许热油激发香气即可。
这道菜巧妙借助了生姜“通神明,归五脏,除风邪寒热”的升阳之力。其辛温之性,能有效驱散体内因贪凉、湿气郁积的寒邪,振奋脾阳。牛肉甘温,补脾胃、益气血,为身体提供能量基石。白玉菇鲜美滑嫩,增味提鲜。蒸制之法,最大程度保留食材原味与营养,避免油腻上火。整道菜辛香开胃,温而不猛,是唤醒夏日困顿脾胃、扶助阳气的清爽佳选。
第三道:鲜香醒脾——红椒炒蛏子肉
食材准备:新鲜蛏子500克、红彩椒1个、姜末少许、蒜末少许、料酒1勺、蒸鱼豉油或生抽1勺、盐少许、糖少许、水淀粉适量、食用油适量。
1. 蛏子吐净泥沙,冷水入锅,加姜片、料酒煮至开口,捞出取肉,去除黑线洗净沥干。红彩椒洗净去籽切细丝。
2. 热锅凉油,下姜末、蒜末爆香,倒入红椒丝快速翻炒至断生。
3. 加入蛏子肉,烹入料酒、蒸鱼豉油(或生抽)、少许盐和糖,快速翻炒均匀。淋入少许水淀粉勾薄芡,翻炒几下即可出锅。
海鲜蛏子肉味甘咸、性微寒,富含优质蛋白与微量元素,有滋阴清热、利水除烦之效。红彩椒色泽明艳,性温味辛,富含维生素C,能温中散寒、开胃消食。这道菜寒温相济,以辛温的红椒巧妙平衡蛏子的微寒,同时激发其鲜味。其鲜香微辣的口感,能有效唤醒被暑湿困顿的脾胃,促进运化吸收。快速清炒的方式,锁住营养与鲜嫩,是伏天补充优质蛋白、提振食欲又不失“扶阳”之意的快手小炒。
“头伏补到位”,绝非大滋大补,而是这般于日常三餐中,以食物的温煦之力,悄然为身心注入能量。当身体的根基被稳稳托住,任它暑气如何蒸腾,你自能气定神闲,安稳享受夏日的悠长滋味。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章和图片均有版权,未经允许,请勿抄袭、删改、盗用,侵权必究!】
上一篇:“内蒙古味道”飘香京城
下一篇:洋山姆失控塌房,国民永辉主场接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