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北老铁
有人说,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异食癖人格”。“比如老北京没事儿就爱喝点豆汁,一口下去像舔了大爷的胳肢窝;西南人吃饭离不开折耳根,而吃不惯的人只能品出鱼鳞的腥味;山东人则在夏天通宵达旦地捉知了猴,下锅油炸后吃上了高蛋白自助,一口一个当薯条炫。”
而一向口味清淡、饮食健康的江浙沪人,却很少会陷入“异食癖”的纷争里——直到今年,苏式绿豆汤横空出世,成了“南方宝宝自己的豆汁”。
(图/社交平台截图)
苏式绿豆汤,流传于江苏一带,尤其以苏州的绿豆汤最为闻名。苏式绿豆汤的名字看起来平平无奇,结果里面却给你下猛料。“绿豆、糯米是主料,配上冬瓜糖、红绿丝和蜜枣打底,最后冲上一杯薄荷水,这汤你就喝吧,一喝一个不吱声。”
苏式绿豆汤差不多就是五仁月饼的液体版。对于北方人来说,“红绿丝和冬瓜糖这种东西,几乎只在五仁月饼里见过,而家里的五仁月饼,也只有奶奶才爱吃。喝上一口苏式绿豆汤,准能让你回想起小时候被五仁月饼支配的恐惧。”
(图/社交平台截图)
在互联网上,你很少能见到忠实的苏式绿豆汤信徒,却能发现不少苏式绿豆汤的“受害者”。“一口下去像含了一口牙膏水,红绿丝又增加了奇怪的嚼劲,怎么品也不像是食物的口感。但你别说,一口下去是真凉快,像是在嘴里开了16度的空调,从脚趾头凉爽到天灵盖儿。”
(图/社交平台截图)
有人调侃,在奉行清淡饮食的江浙一带,苏式绿豆汤是最倒反天罡的重口味“邪修料理”。“通过了这场舌尖上的服从性测试,你才算真正读懂了江南。”
苏式绿豆汤,
南方人自己的豆汁?
在苏州,苏式绿豆汤像是老北京豆汁儿一样,口碑两极分化。“爱喝的人恨不得天天喝,甚至不吃饭都要喝苏式绿豆汤;喝不惯的人喝上一口就得戴上痛苦面具,舌头甩出二里地。”
第一批苏式绿豆汤“受害者”们,是前阵子赶在梅雨季节里,去感受江南烟雨的北方人们。来了苏州才发现,大街小巷里遍布的透明水,居然是种叫做“苏式绿豆汤”的东西。
但,再不挑食的大馋丫头和大馋小子,面对苏式绿豆汤都得小心谨慎。刚从苏州回来的东北姑娘甜甜,第一次在苏州尝试苏式绿豆汤,喝了一口就喝不下去了。
“在北方,绿豆汤讲究的是要熬出沙沙的口感,把豆子熬到开花才算成功。但苏式绿豆汤的汤和豆子却是分离的,而且豆子口感很硬,配上薄荷味儿的水,感觉自己喝的是漱口水,总想漱几下给吐了。”
(图/社交平台截图)
苏式绿豆汤像是奶茶届的QQ莓莓椰椰珍珠冻,也主打一个小料加得像八宝粥。“糯米、红绿丝、蜜枣、葡萄干和芸豆……像是把甜粽子和五仁月饼捣碎在一起,然后加薄荷水冲开,只是这些小料,几乎对不上年轻人的胃口。”
(图/社交平台截图)
但对于00后苏州姑娘竹子来说,苏式绿豆汤却是自己从小喝到大的消暑汤。“小时候苏州的大街小巷,都有人叫卖苏式绿豆汤,但最好喝的还得是外婆亲手熬的。”
她说,很多人觉得苏式绿豆汤难喝,是因为买的根本不对。“真正的苏式绿豆汤,薄荷水得是薄荷叶加冰糖熬的。现在很多不正宗的苏式绿豆汤,用的都是薄荷香精,喝起来自然不是那个味儿。”
“苏式绿豆汤就是苏州人自己的可食用空调。由于加的是薄荷水,一口下去冰冰凉凉,只要别把薄荷的清香,想象成牙膏水的味道。”
就像来了老广,就会自动开始浑身上火,必须得每天炫点凉茶那样。一些沪漂融入上海的第一步,就是开始把苏式绿豆汤当成奶茶喝。“一开始你觉得这啥玩意?像是牙膏水;第二口觉得冰冰凉凉还甜甜的,消暑挺不错;第三口你就爱上了,喝上一口提神醒脑,咖啡钱都省下了。”
喝苏式绿豆汤,
还是一种“邪修减肥法”
当苏式绿豆汤成为外地人眼里的“邪修美食”,一些苏州人则坐不住了。家住姑苏区的老苏州人溪漫,说在吃不下饭的夏天里,苏式绿豆汤是解决问题的第一选项。
“很多人不爱喝苏式绿豆汤,是受不了里面的红绿丝和冬瓜糖,如果是在外面小摊上买的,嘱咐摊主不放即可,毕竟每一份苏式绿豆汤都是现做的。”
对于溪漫来说,苏式绿豆汤根本不是液体版的五仁月饼。“每一份苏式绿豆汤都是用心煮的,很讲究。里面的糯米必须是当天现蒸,不然里面会发硬;绿豆则必须得隔夜浸泡后再煮,这样口感更好。喝的时候最好不要把所有料都搅匀,而是用勺子在下面掏底喝,这样口感更清爽。”
在苏州,小孩夏天太热不爱吃饭,此时一碗苏式绿豆汤就是秘密武器。“苏式绿豆汤既能消暑,里面的糯米和绿豆又很有饱腹感,吃下去就是一碗甜甜的代餐。”
一些外地的年轻人在苏州喝过苏式绿豆汤后,简直“惊为天汤”,回到老家后却怎么都点不到那份惊艳的味道。北漂何露露,上个月去南京旅游时喝到了苏式绿豆汤,迅速就上了头。回了北京后,根本点不到正宗的苏式绿豆汤。
“不是太甜,就是薄荷香精味太重。最后逼得我自己在家自制了,我一个东北人,天天在家自制苏式绿豆汤,我爸妈都说是不是当初出生的时候抱错了。”
(图/社交平台截图)
对于何露露来说,苏式绿豆汤还是一种“邪修减肥法”。“绿豆和糯米是优质碳水,薄荷水喝下去就能抑制食欲,少放点红绿丝和冬瓜糖做成低糖版,吃完甚至有点晕碳,抬眼皮都费劲。”
喝一口苏式绿豆汤,
整个人都通透了
太多人在互联网上避雷苏式绿豆汤,以至于苏式绿豆汤都成为了江苏的“都市传说”。虽然很多外地人都喝不惯,但对于何露露来说,从质疑,到理解,到爱上苏式绿豆汤,只需要过几天40度的日子。
“江苏一带的夏天,主打一个又湿又热,还很少刮风,走出门去呼吸都是烫的,在户外待一会儿就昏昏沉沉。此时来一晚冰冰凉凉的苏式绿豆汤,就跟穿堂风往嘴里刮似的,整个人神清气爽,心情都没那么烦躁了。”
(图/社交平台截图)
一些年轻人初次尝试苏式绿豆汤时,还半信半疑,觉得这种牙膏味的水自己不能接受,后来发现猛冲的薄荷味儿,反而比什么冰棍都解暑。“最重要的是健康低卡,只要不把小料统统吃光,这一碗就是毫无负担的下午茶。”
对于苏式绿豆汤已经齐名西湖醋鱼,成了江浙沪一带的邪修料理,苏州人溪漫觉得很无奈。
“毕竟这个东西是本地人爱喝的,不知道怎么就成为了游客们争相打卡的特产。但也不至于和西湖醋鱼相比,如果豆汁、西湖醋鱼和苏式绿豆汤必须选一样,我肯定是选苏式绿豆汤。”
(图/社交平台截图)
苏式绿豆汤这碗“南方豆汁”,并不是人见人爱的甜水,而是一道自带门槛的暗号。外人眼里的牙膏水,是老苏州们最割舍不下的情怀。
它确实有些“邪修”,薄荷水直冲天灵盖,红绿丝和冬瓜糖,倔强得像老苏州的脾气。它像极了江南温婉外表下,藏着的那点执拗劲儿:加足料,透心凉,带着点不容置疑的“古早味”霸道。
对于苏州人来说,这碗甜甜的绿豆汤,就像是东北人的黄桃罐头那样,包治百病。户外劳动时,吸溜一口就能物理降温;小时候吃不下饭时,它是外婆递来的“魔法药水”。
“一碗下肚,从脚底板到天灵盖都透着风,整个人又充满干劲,身心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