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沙8月22日电(记者帅才)处暑节气即将到来。处暑意味着“出暑”,炎热渐退、气温下降。此时昼夜温差加大,空气湿度降低,人体呼吸道易受刺激,慢性支气管炎、咽喉炎等疾病高发。中医专家提醒,应遵循“养阴润燥”的原则,安然度过季节交替时期。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肖长江说,处暑节气,饮食养生需告别盛夏的寒凉油腻,转向滋阴润燥。百合银耳汤是此时的养生佳品。百合润肺止咳,银耳滋阴生津,二者搭配炖煮,既能缓解口干舌燥,又能滋养肺阴。梨、葡萄、桃子等水果是润燥的好选择,梨子炖百合是处暑时节不错的甜品。此外,沙参、麦冬等药食同源的食材可用来煲汤,搭配瘦肉或排骨,既能补充营养,又能起到养阴润肺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生姜、花椒等辛辣食物易生燥热,处暑后应适当减少摄入。
中医认为,处暑时节可以适当吃一些桃子、葡萄、梨等水果。新华社记者 帅才 摄
中医认为,人体需顺应节气变化调整作息,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有助于收敛心神,避免秋燥导致的失眠、乏力。处暑时节,脾胃功能易受温差影响,出现消化不良等症状。可以适当吃山药、南瓜等健脾食材,山药煮粥、南瓜蒸食都是不错的选择,既能补益脾胃,又易于消化;需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淀粉类食物。若出现轻微积食,可泡点山楂陈皮茶,理气消积,避免痰湿内生。
“处暑时节,要保持肺气充足。”肖长江提醒,对于老年人或体质较弱者,可适当食用杏仁、白果等润肺食材,也可用黄芪、党参煮水喝,益气固表,增强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同时,每天适量饮水也必不可少,以温水为宜,少量多次饮用,既能补充津液,又能促进新陈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