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夏晨翔 见习记者 关帅康 实习生 姜天一】当低度白酒被用来勾兑鸡尾酒、搭配烧烤摊;当29度五粮液、26度古井贡酒、柠檬果味的青稞酒、可乐口味的气泡白酒扎堆上市……
在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的背景下,年轻消费群体市场成为逆势增长的细分赛道,行业的“游戏规则”被悄然改写。
曾被戏称为“水酒”的低度酒,如今成了年轻人的社交新宠。白酒企业争相“降度”,把低度酒当作应对市场变化的“胜负手”,一场围绕年轻味蕾的低度酒竞赛正在拉开序幕。
Z世代举杯低度酒,社交新潮流里蕴藏大市场
周末傍晚,郑州如意湖畔,95后创业者李源在和朋友们点完烧烤后,熟练地将洋河33.8度白酒“微分子”倒入冰格,加上青柠汁和苏打水,搭配零食小吃摆放在了餐桌上,“这比高度酒友好多了,又不像啤酒喝了胀肚子,配烧烤绝了!”
这样的场景正在成为年轻人社交的新常态。
“Z世代”消费群体的崛起,正在颠覆传统白酒的饮用场景与文化内涵。他们更注重个性化、多元化和易饮性,这使得传统高度白酒在年轻消费市场面临挑战。
日前,五粮液对全国1000名20岁至35岁年轻人群进行了一次调研。结果显示,52%的年轻人喜欢啤酒,29%的年轻人喜欢洋酒、果酒,仅有19%的年轻人喜欢白酒。此外,有部分年轻人排斥高度白酒的辛辣刺激感。
这一结果表明,白酒年轻化任重道远,也凸显了低度酒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的巨大潜力,为酒企的产品调整提供了明确方向。
为满足年轻消费群体多元化口感需求,部分白酒企业开始创新白酒口感,布局新酒饮赛道。
如洋河股份明确将“微分子”打造为公司新酒饮板块的主导品牌,除推出33.8度的时尚白酒外,还计划推出15—28度的果酒、露酒以及10度上下的低度潮饮等;天佑德酒推出了28度柠檬果味的青稞酒;泸州老窖推出了可乐、杨梅等四种口味的气泡白酒。
电商平台的数据也反映出低度酒市场的火热。京东《2025低度酒消费趋势报告》显示,果酒占比达到38%,年增速72%;茶酒占比25%,年增速65%;气泡酒占比17%,年增速更是高达210%,进一步凸显了低度酒市场在新兴零售模式下的巨大潜力。
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5 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显示,面对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购买习惯的变化,白酒市场的经营思路更加务实。从2025年经营策略情况来看,开发新品和加码投入年轻化酒类产品的酒企占比分别达到33.3%、21.1%。
头部酒企扎堆降度,争相布局低度酒赛道
从白酒企业经营角度来看,布局低度酒已然成为应对市场变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8月22日,在经过饮后舒适度、口感、价格带等市场调研后,五粮液正式发布新品海报,宣布29度“一见倾心”新品即将上市。
8月19日,古井贡酒召开“年份原浆轻度古20上市发布会”,推出新品“轻度古20”,以375ml装、26%vol的低酒精度和每瓶375元的定价,加入白酒行业的“低度化”竞争中。
古井贡酒方面称,在新消费与健康理念普及的背景下,白酒行业正迎来新的变化。为进一步适应市场,古井贡酒捕捉市场趋势,以“轻度古20”回应消费者饮酒体验新需求。
6月25日,酒鬼酒在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宣布,公司已分步启动低端、低度、小酒“两低一小”的产品战略。其中,在低度产品方面,已经进行了33度、28度、21度、18度等产品的准备。
水井坊首席市场与数字商务官周苑忻也曾表示,公司观察到,在一些新兴平台,比如O2O渠道上,25—30岁的年轻消费者对中低度酒的消费略有提升。公司很看好这个赛道,可能会推出一些创新产品,包括在一些特定的区域里推出更加低度的(38度以下的)酒来做一些尝试。
泸州老窖董事长刘淼则在2024年股东大会上透露,38度国窖1573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和广泛的市场认可度,在国窖1573品系中的销售占比已提升至50%左右,成为泸州老窖业绩的重要支柱,或已成为首个销售额突破百亿的低度白酒大单品。
在刘淼看来,中度酒和低度酒是未来行业的发展方向之一,泸州老窖正持续推动产品创新,对当前低度化、健康化、利口化等消费需求做出应答。
从“水酒”争议到技术突围,低度酒或已“逆袭”
低度酒并非新鲜事物。20世纪70年代,河南张弓酒厂就曾尝试用冷冻过滤法生产38度白酒,但因酒体浑浊、风味流失等问题,始终未能打开市场。20世纪90年代初,五粮液同样推出过29度低度酒,但在本世纪初也已停产。
当时的低度酒被消费者戏称为“水酒”,在宴请场合难登大雅之堂。
技术瓶颈是最大阻碍。据了解,高度白酒降度后,酒体中的棕榈酸乙酯等物质会析出形成沉淀,导致“失光”现象。1989年,泸州老窖才研发出吸附过滤技术,通过选择性吸附去除浑浊成分,才让低度酒首次获得国家名酒称号。
即便如此,早期低度酒仍面临“降度降质”的质疑 ——2000年前后,市场上70%的低度酒存在酯水解问题,存放半年后风味明显下降。
消费观念的固化同样棘手。在商务宴请主导的白酒市场,高度酒被视为“诚意象征”。
某酒业经销商回忆,2010年前后,低度酒在河南市场占比不足15%,消费者普遍认为“低度酒不够劲”。这种认知直到年轻群体崛起才发生转变——CBNData调研显示,90后、00后中63%更倾向选择低度酒,高度白酒消费占比同比下降12%。
在酒水行业研究者、千里智库创始人欧阳千里看来,多年前,面对行业调整,古井贡酒曾通过“降度降价”策略,迅速成为率先走出行业困境的酒企。泸州老窖推出的38度国窖1573,其营收规模逼近百亿元大关,成为酒企低端酒破圈的典范。
“低度酒技术难度相对较高,要保证成品酒‘低而不淡’,考验着原酒质量、储存时间、勾调水平及去浊能力等。目前,低度白酒酿造水平已臻于成熟,浑浊、寡淡、水解等难题,不再是困扰低度白酒发展的难题。”欧阳千里表示。
白酒降度策略分化,低度酒市场潜力或将更大?
如今,随着白酒行业步入缩量调整期,贴合年轻化的低度酒,再度成为各大酒企争夺的增量市场。
但白酒作为烈性酒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低度白酒要真正打入年轻消费群体,则需长周期培养消费习惯。
在中国独立酒评人肖竹青看来,“低度化+果味化”受Z世代年轻消费者青睐,是未来白酒发展的两大核心趋势。然而,传统饮酒习惯根深蒂固,改变消费习惯绝非一蹴而就,酒企需在低度酒产品推广和场景培育上持续投入。
在这轮白酒降度热潮中,各大酒企在降度幅度上呈现出不同的策略。
例如,泸州老窖推出了38度的国窖1573,水井坊则计划推出38度以下的产品,五粮液和舍得酒业均计划推出29度的产品,而古井贡酒推出的“轻度古20”更是将酒精度数降至26度。
那么,何种酒精度数更受消费者青睐?
卓鹏战略咨询机构董事长田卓鹏认为,35度至45度白酒为中度酒,30度以下则为超低度酒。
“酒企年轻化转型是重要方向,但超低度酒并不完全等同年轻化。迎合年轻消费群体的方式有很多,包括品牌年轻化、营销年轻化等。从产品属性看,低度酒在适饮性、白酒传统风味等方面融合性要高,市场增量潜力或将超出超低度白酒。”田卓鹏指出。
此外,田卓鹏还建议,高端酒企应打造副品牌探索新酒饮赛道,避免主品牌过度下沉,对主品牌高端形象定位产生冲击。
当更多的低度酒开始搭配烧烤,出现在露营装备清单里,被摆在时尚酒吧的吧台上,白酒行业似乎找到了打开年轻市场的钥匙。
但未来的竞争,将不仅是酒精度的较量,更是技术迭代、场景创新与文化认同的全面比拼。低度酒能否从潮流进化为常态,或许就藏在年轻人下一次聚会时举起的酒杯里。
责编:史健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