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麦饼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的地方特色美食,蕴含着当地的历史文化。
01
追溯历史
据考证,永嘉麦饼的起源可追溯至唐宋时期,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源出于花坦村,由花坦村朱氏先人所创。据说当时他们迁居此地,因为以务农为生,每日清早就得出门劳作,尝尝清晨出门晚上才回。因为地处山区,所以去城里也要跋山涉水,所以日常得带一些耐存放、方便携带、饱腹感强的干粮。但干粮通常不太可口,于是便绞尽脑汁将自家腌制的咸菜与猪油或猪肉包裹在面团中,贴在土灶内壁烤制后带出门食用。
“四月村村麦饼香,村姑争说裹糖霜。明朝郎要入城去,胜抵三餐贮布囊。”这首清朝诗词《楠溪竹枝词·麦饼代饭》,便是描述的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麦饼的情景,也印证了麦饼的由来。
02
地域文化
这样制作的饼,不仅方便携带便于储藏还十分美味,梅干菜的醇香、饼皮的麦香味与肥肉的油脂交融,并且热量也比较高,可以支撑人们的整日劳作。后来这种制饼的方式逐渐流传开来,人们称其为麦饼。历经千余年时间,这种美味又实用的麦饼流传至今。如今麦饼已经不是人们出门劳作或者赶路时携带的充饥干粮,而是成为受人喜爱的经典美食,甚至成为小满节气的传统食物。另外麦饼还承载着远在异乡的永嘉人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对于他们来说,麦饼是他们时刻不忘的故乡味道。
从前永嘉学派倡导“经世致用”,这种务实精神体现在方方面面,也体现在饮食文化中,麦饼的诞生和发展正是这种精神的具象化。也因此可以说这小小的麦饼,承载着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03
制作工艺
永嘉麦饼的制作其实并不难,先从揉面开始,用一定的比例将水和面粉调和,团成面团后放置案板上用力推揉,推揉时要把控面团的软度,稍有误差,那么饼皮的口感就会大有不同。再将面团分割成一个个小份,每一份重量都精准到克数,在不停的推揉每一份面团,将面团里的空气排出。用滚棒将其擀成薄皮状,不能太用力,也不能太轻,全靠经验。
然后是馅料,最常见最经典的原料是梅干菜、五花肉和虾皮等,混合后调味备用。取一块饼皮,先铺一层咸菜或者梅干菜,放一团加了虾皮、葱、五花肉、自酿老酒,再铺上一层咸菜或者梅干菜,用手一点一点把面团封口,再用擀面杖把麦饼擀开,擀的时候也要注意力道,不能把皮给擀破。随后进行烘烤,直到表皮酥脆,内馅油润即可出炉。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