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人的日子是围着菌子转的
创始人
2025-07-02 20:42:17
0

别的地方一年过四季,但云南人却多了一个“菌季”

从6月到9月,云南的山林里、松树下、腐叶层,成百上千种野生菌顶破苔衣钻出来,这段时间菜市场里菌子堆成小山,饭馆菜单全是“见手青炒肉”“鸡枞汤”……

据了解,云南是全球野生菌品种和数量较多的地区。全球已知野生食用菌2500余种,云南有900余种,约占全球种类的36%,同时占全国野生菌种类的90%

01

菌菇做得好,肉也比不了

野生菌好吃,但可不好拾!要是没有经验,到山上走半天说不定都拾不着一朵,或者走半天尽是拾一些不能吃的菌!下面山地君来给大家科普一些大家常拾的野生菌,大家见到了千万别放过~

图源:“云南高山冷水鱼”微信公众号

02

云南为何盛产野生菌?

这得益于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在海拔方面,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山地、峡谷与盆地相互交错,海拔落差大,从最低76.4米到最高6740米,垂直落差超过6000米。这种显著的地形特征使得不同海拔区域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各异,为各类野生菌提供了多元化的生长环境。

云南野生菌 图源:纪录片《食在云南》

在气候方面,云南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0℃至22℃,年均降雨量800至1600毫米,且分布相对均匀。野生菌的孢子传播与萌发,需要充沛的降雨和较大的空气湿度,且多数品种在15至25℃的环境中生长最佳。这种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湿润的环境非常适合真菌全年缓慢生长。综合来看,云南在海拔落差、气温条件和降雨特征等方面更为优越,因此更能为野生菌提供更理想的生长环境。

云南野生菌 图源:纪录片《食在云南》

然而,近年来云南频发的干旱和暴雨等极端天气对野生菌的生长也带来了不利影响。在雨水充足的情况下,云南的野生菌通常自5月入夏便开始生长;但在干旱时期,由于降雨量不足,野生菌的出菌时间会相应推迟。而持续的暴雨不仅会影响采摘活动,还会延缓野生菌的生长周期,甚至导致部分野生菌被雨水浸泡或冲刷,从而影响其品质和口感。

云南野生菌 图源:纪录片《食在云南》

03

野生菌为何会如此鲜美呢?

这背后隐藏着一套复杂而精妙的“味道密码”。

氨基酸是野生菌鲜味的基础来源。在野生菌中,含有多种游离氨基酸,如谷氨酸、天冬氨酸等。其中,谷氨酸是重要的鲜味氨基酸,它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形成食物鲜美味道的主要物质之一。当人们食用野生菌时,谷氨酸与舌头上的相关受体结合,立即触发特殊信号,让人感受到第一波鲜美的冲击。

清炒鸡枞 图源:纪录片《食在云南》

核苷酸则是“鲜”这一味道的“加强剂”。野生菌中含有丰富的核苷酸,如肌苷酸、鸟苷酸等。这些核苷酸本身具有一定的鲜味,但更重要的是,它们能与氨基酸产生协同作用,使这种能促进人类唾液分泌的滋味得到显著增强。

炒见手青 图源:纪录片《食在云南》

鲜味肽是近年来在野生菌中发现的另一类重要鲜味成分。它们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具有独特的味道。与游离氨基酸和核苷酸不同,鲜味肽的“鲜”更加复杂多样,能够带来持久而丰富的味觉体验。有些鲜味肽还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对人体健康有益。

云南野生菌美食 图源:纪录片《食在云南》

此外,野生菌中还含有其他一些挥发性物质和非挥发性物质,它们共同构成了野生菌的风味体系。例如,一些挥发性醛类、酮类化合物为野生菌带来了清新的香气,而多糖、矿物质等成分则为口感和营养加分。正是这些成分的相互配合、协同作用,才造就了野生菌令人陶醉的鲜美味道,让人们对它爱不释口。

04

一把“夺命伞”的自白

嘘…别被这山林间的宁静欺骗了。在云南这片孕育着丰富野生菌资源的土地上,超过200种毒菌如同“伪装者”隐匿其间,与可食用菌共享生长环境。它们形态逼真,辨识难度极高,稍有不慎误食,便可能酿成致命后果。

云南常见毒菌 图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05

菌子“致命武器库”,中毒绝非玩笑

“红伞伞,白杆杆,害人的毒蘑菇你可别馋馋!”野生菌中毒远非网络调侃的“见小人”奇幻体验,而是可能导致人体系统全面崩溃的严重健康事件。中毒类型多样,危害巨大。

胃肠炎型(最常见):由青褶伞等引起。剧烈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可致脱水、休克。

神经精神型(易被娱乐化,实则危险):如见手青未熟透引发。除胃肠症状,更出现幻视、幻听、行为失控,易导致意外伤害。

吃野生菌中毒画面 图源:新华网

肝肾功能损害型(无声杀手):由致命鹅膏、灰花纹鹅膏等引发。含鹅膏毒肽,破坏肝细胞。经历“肠胃炎期-假愈期-内脏损伤期”,病死率极高!

横纹肌溶解型(极高致死率):主要由亚稀褶红菇引发。毒素破坏肌肉细胞膜。1小时内恶心呕吐,6-12小时后肌肉剧痛、酱油色尿,可致死。

微博截图 图源:云南交警

溶血型:常由生食/未熟透的赭鹿花菌引起(含鹿花毒素)。破坏红细胞,导致贫血、黄疸、血尿、肾衰竭。

光过敏型(罕见):由叶状耳盘菌(假木耳)引发。误食后1-2天,暴露皮肤红肿、刺痛、水疱(形如“猪嘴”),需严格避光。

06

不做“菇”勇者,听劝

有的方法常常只适用于个别物种,没有普遍适应性。关于食用野生菌,有以下建议:

食用前务必保留菌样:食用前拍照或留存少量生菌样本,为可能的救治提供关键依据。

摒弃错误验毒法:“银针试毒”“大蒜变色”等民间土法完全无效,不可信!

松茸炖鸡 图源:南华县委宣传部

警惕加工储存风险:未炒熟透的菌毒素犹存;即使炒熟后冰冻保存,毒素也可能“复活”或未完全分解,食用仍有中毒风险!

中毒急救:食用后任何不适,立即催吐!携带剩余食物及生菌样本,第一时间送医! 分秒必争!

利用新科技:可考虑使用鹅膏毒素快速测试卡(已由云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开发)进行辅助检测(约5分钟出结果)。

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市场 图源:新华网

云南的菌子,确实是自然的诗篇。但诗行间,潜伏着我这样的“夺命注脚”。想安全地年复一年品味这份鲜美?收起你们的盲目自信和侥幸心理!别信什么“老经验”,别贪图什么“野路子”。每一次“尝鲜”,都可能变成致命的“尝险”。

本文由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两微一网”综合整理

部分图源网络仅供分享 如侵删

一审:张雯雯

二审:鲍港

三审:张翼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年,年轻人到底需要什么... 2016年,彭博社写了一篇名为《中国的进步正在杀死方便面》的文章,大意是中国外卖浪潮席卷、流动务工人...
原创 从... 饮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粮食作为最基本的生活物资,不仅关系着每个人的一日三餐,更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
月饼也能既好吃又健康!浙江省中...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蒋升 通讯员 陈岩明 “没想到打败月饼厂的竟是一家医院!”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在贵...
中华老字号苏州稻香村香飘莫斯科... 近日,第三十四届俄罗斯莫斯科国际食品展(World Food Moscow)在莫斯科Crocus展览...
贵州风味香菇肉沫蒸蛋,蛋羹嫩滑... 一道热气腾腾的香菇肉沫蒸蛋将蛋羹的嫩滑、肉沫的鲜香与香菇特有的山野气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成就了一种平...
就得这么吃?这8道家常菜,香到... 秋天,是大自然慷慨馈赠的季节,丰富的食材为我们的餐桌带来了无尽的可能。今天,就为大家分享 8 道充满...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 中国... 央视网消息:丰收,不只是田野里的五谷丰登,更是百姓餐桌上的百花齐放。从“吃饱”到“吃好”,“大食物观...
原创 秋... 导读:秋日进补,使劲吃这“鱼中宝藏”,它肉多刺少,营养还高! 当秋风轻拂,送来丝丝凉意,大自然也悄然...
去一次沙县小吃能摸到几个肌肉男 江湖四大神秘快餐可比内娱有意思多了。 黄焖鸡米饭哥哥在315塌房了,火这么多年塌了,属于塌老年房; ...
苦瓜、芹菜,百合……这些苦得让... 有人喜欢吃甜的, 有人喜欢吃酸的, 有人喜欢吃辣的, 但小编敢说,喜欢吃苦的人最少! 比如苦瓜, 就...
王丽娜:秋分暖食君须记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秋分之际,...
普惠金融赋能新农人,平安融易助... “固始鸡产自有‘中原香格里拉’美誉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固始县,鸡肉肉质细嫩、鸡蛋蛋大壳厚……”在第八个...
可看可嗅可尝 周君记火锅调料历... 9月22日,周君记火锅调料历史文化博物馆在重庆市九龙坡区中梁山街道正式开馆。该博物馆以火锅为代表的巴...
金黄锅巴配多汁鸡肉,好吃到停不... 锅巴鸡巧妙地将酥脆的锅巴与鲜嫩的鸡肉结合在一起,口感层次丰富,那金黄焦香的锅巴包裹着入味多汁的鸡肉,...
香卤大鸡腿来袭!酥烂入味,香气... 香卤大鸡腿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家常菜肴,其特点是色泽红亮、香气浓郁、味道醇厚。制作过程并不复杂,所需材...
10款特色私房菜,川香味美,做... 铁锅涨蛋,亦称铁锅焖蛋,特点是用烧红的铸铁锅将鸡蛋液焖熟,不需要加一滴油,鸡蛋中加入藏红花汁可以增值...
东圣酒业:赓续传统文脉 以中华... 有人说,老字号的优势在于“老”,深厚的历史积淀、成熟的工艺体系、广泛的品牌认知;而其劣势,某种程度上...
厨房里的西域狂想曲:手残党也能... "咕嘟咕嘟——"锅里的水沸腾着,我盯着锅里翻腾的拉条子,恍惚间又回到了乌鲁木齐大巴扎的夜市。三年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