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餐桌沦陷!预制菜全面胜利,中国的商场,怎么全是预制菜?
创始人
2025-09-14 00:43:13
0

前言

上周带孩子去商场吃最爱的牛腩饭,却意外撞见了一个"残酷真相":后厨师傅没切菜没炒菜,只是从冷柜拿出塑封袋,微波炉转两分钟就上桌了。

孩子吃两口就放下勺子:"妈妈,怎么没有上次香,肉还软软的。"那一刻才恍然大悟,原来商场餐厅的现做早就变成了预制菜的表演

为什么街头烟火气工厂流水线全面替代?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编辑:倏禹

后厨没有锅铲声,只有微波炉在嘟嘟叫

数字不会撒谎。4850亿元的市场规模,33.8%的同比增长,这是预制菜在2024年交出的成绩单。

更惊人的数据藏在细节里:70%的外卖商家都在使用调料包或预制菜,80%的头部餐饮企业预制菜占比已经超过八成。

走进任何一个商场,从连锁快餐到高端餐饮,几乎都有预制菜的影子。孩子的味蕾最诚实。

那天在商场餐厅,透过后厨的玻璃窗,看到的不是大火爆炒的热闹场面,而是工作人员从冷藏柜里取出一袋袋包装食品。

剪开、倒盘、微波炉加热两分钟,一份"现做"的牛腩饭就这样诞生了。连炒菜的滋滋声都没有,只有微波炉单调的嘟嘟声。

就在这时,一场关于预制菜的公开争议点燃了全网。2025年9月10日,矛头直指西贝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的回应同样强硬:"一定会起诉他,一定一定会起诉他!"随后公布13道菜品制作流程,强调店内招牌菜都是"每天早上现煮的"。

争议背后,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这不是某一家餐厅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的现状。从真功夫吉野家、西贝、小南国等知名品牌,都被行业报告点名预制菜占比超过80%。

消费者们纷纷站队罗永浩,不是因为讨厌预制菜,而是无法接受"花了现做的钱,吃到的却是工厂几个月前就做好的冷冻菜"。

这股预制菜洪流为何势不可挡?答案要从商场餐饮的生存困境说起。

房租吃掉利润,预制菜成了救命稻草

商场餐饮的第一杀手不是竞争,是房租。以上海为例,核心商圈的餐饮租金已经达到每平米每天15-25元的水平,一个100平米的小餐厅,光租金就要每月4.5万到7.5万元

这还只是开始。商场里不让用明火,油烟管控严格,连装修都得按统一标准来。曾经那些能靠低租金、灵活经营撑起一方美味的街头小店,根本进不了商场这个"高门槛俱乐部"。

即使勉强进入,也面临着生存危机。一位在商场经营湘菜馆的老板坦言:"每个月租金6万,加上人工、水电、物业,固定成本就是12万。"

如果按传统模式经营,需要请三五个厨师,后厨要留足够大的空间切菜、备料、炒菜。好厨师不仅难招,工资还高,万一厨师跳槽,餐馆味道就变了。

预制菜像特种部队一样,悄无声息地解决了这些痛点。数据说明一切:用预制菜能让荤菜和调味品成本降17%人工和租金成本省60%,整体净利率能提14个百分点

更关键的是出餐速度。中午用餐高峰时,传统现炒餐厅半小时才能出餐,用预制菜的十分钟就能把菜端上桌。翻台率提高了,赚的钱自然更多。

外卖行业更是预制菜的天然盟友。顾客等不了大火慢炒,配送员也等不了复杂工序。预制菜刚好满足"快送快出"的需求,难怪70%的外卖商家都选择了这条路。

资本的嗅觉最敏锐。餐饮行业看着热闹,其实利润薄得可怜,头部餐饮的利润率也就3%左右。而预制菜能让餐馆变得"可复制",这正是资本最喜欢的特质。

就像海底捞能够上市,本质就是把火锅变成了"无大厨模式":底料和食材提前标准化,顾客自己煮,不用靠厨师,开店流程能快速复制。预制菜走的是同一个逻辑。

一旦餐馆靠预制菜实现标准化,就能跨区域开店,快速扩张规模。对资本来说,这不是简单的"卖饭",而是能带来高估值、稳定现金流的生意。效率优先,别无选择。

花现做的钱,吃工厂的菜,这笔账怎么算

问题来了,我们真的愿意为这种"效率"买单吗?最直观的感受是口味和口感的落差。

现做的番茄牛腩,牛腩要先焯水、再用小火慢炖一两个小时,番茄熬出沙质,汤汁浓稠地裹在肉上,吃起来软烂入味还带着番茄的酸甜。

预制版本为了延长保质期,会提前把牛腩炖到软烂,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肉的纤维变得松散,加热后汤汁也会变得浑浊。

吃起来只有"熟了"的味道,没有"炖透"的香气。炒青菜的对比更明显。现炒的青菜带着锅气,脆嫩爽口,叶子边缘微微泛焦;预制青菜经过焯水、冷却、冷冻,再加热后就软塌塌的,颜色发暗,连青菜本身的清甜味都没了。

更值得关注的是健康问题。为了让预制菜保质期更长、口味更浓郁,大部分产品会加更多的盐和油。一份预制梅菜扣肉,为了让梅菜更入味、肉不柴,盐含量可能达到每日推荐摄入量的一半

长期吃这样的预制菜,很容易造成盐和脂肪摄入超标。营养流失同样不可忽视。预制菜从生产到运输再到加热,中间环节多,蔬菜里的维生素会不断流失。

比如菠菜中的维生素C,经过冷冻和反复加热,保留量可能只剩新鲜烹饪的三成但最让人在意的,是体验的缺失。

去商场餐厅吃饭,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更是为了"体验"——和家人分享一道现做的热菜,感受食物刚出锅的温度和香气。

看着厨师在明档厨房里翻炒,听着油锅滋滋作响的声音,这些都是预制菜给不了的"烟火气"。现在走进商场餐厅,后厨紧闭,听不到切菜声、炒菜声,只有微波炉"叮"的提示音和工作人员打包的动静。下馆子的乐趣少了大半。

国际经验值得借鉴。日本预制菜市场渗透率60%美国65%,但两国都有严格的标识管理制度。

在日本,便利店的预制食品必须明确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营养成分,消费者一目了然。在美国,连锁餐厅使用预制菜必须在菜单上标明,让顾客自主选择。

反观国内,很多商场餐厅不会主动告诉顾客"这是预制菜",甚至会用"现炒""现做"的宣传误导消费者。透明是唯一的出路。

预制菜洪流不可阻挡,但选择权必须还给消费者

承认现实,预制菜的发展已经不可逆转。2024年4850亿元的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将突破6173亿元。这样的增速背后,是技术进步和消费需求的双重推动。

现代食品工程技术已经能在很大程度上保持食物的原始风味和营养,营养成分保留率可达90%以上在快节奏的生活里,预制菜确实帮我们解决了"吃饭难"的问题。

加班到晚上八点,商场里的预制菜餐厅十分钟就能让你吃上热饭;带孩子出门游玩,没时间找现做餐厅,预制菜能快速填饱肚子。

关键不是"能不能吃预制菜",而是"要知道自己吃的是预制菜"。2024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通知,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预制菜定义: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且不添加防腐剂

这为行业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按规定,预制菜的原料、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都该清晰标注,餐厅也该明确告知顾客菜品是否为预制。

作为消费者,我们可以多留个心眼。如果餐厅出餐快得不合常理,同一道菜每次吃口味都分毫不差,大概率就是预制菜。点餐时也可以主动问一句"这道菜是现做的吗",倒逼商家重视消费者的知情权。

对商家来说,预制菜可以用,但不能"全靠预制菜"。可以把预制菜作为补充,比如用预制菜解决高峰时段的出餐压力,同时保留一两道现做的招牌菜。

也可以在菜单上明确标注预制菜菜品,让消费者自主选择。毕竟餐饮的核心是"食物",如果只追求效率和成本,丢了食物本身的味道和温度,最终只会失去顾客的信任。

这场关于预制菜的争议,实际上反映了中国消费社会的成熟。消费者不再只关注"能吃饱",而是开始关注"吃得好"、"吃得明白"。这种权益意识的觉醒,正在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透明、更规范的方向发展。

未来的餐饮业,将不再是简单的"现做vs预制"的对立,而是"透明vs隐瞒"的博弈。那些敢于公开、勇于改进的品牌,将在消费者的选择中胜出。

预制菜的普及是餐饮行业发展的必然,但"餐桌是否沦陷",取决于我们能否在"便利"和"品质"之间找到平衡。

结语

这场关于预制菜的争议,本质上是现代生活中效率与温度的博弈。我们无法阻挡工业化的脚步,但可以要求它更透明、更人性化。

预制菜的透明化管理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分水岭。那些敢于公开、勇于改进的品牌,将在消费者的选择中胜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八... 你以为吃过九转大肠就算了解鲁菜了? 其实鲁菜的精髓远不止于此,这个被称为“八大菜系之首”的菜系,有着...
罗永浩捍卫的,是中国菜那口堂食... 罗永浩捍卫的,是中国菜那口堂食才有的“味真价实” 今天咱们聊点接地气的——中国菜的堂食,到底香在哪儿...
预制菜进餐馆,不能让“堂食”变... 预制菜进餐馆,不能让“堂食”变味 老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吃饭这事儿,对咱中国人来说,从来都不只...
8月这菜要多吃!几毛钱一斤,咬... 8月这菜要多吃!几毛钱一斤,咬一口全是钙,低脂营养,多吃不胖。入秋后,天气渐渐变得凉爽,蔬菜水果也变...
20句正能量早安心语,句句温暖... 1. 早安!愿今日的阳光为你注入活力,让每一步都踏在希望的路上。 2. 晨曦温柔,清风相伴,记得给自...
原创 买... 秋冬季节的街头,总能被烤红薯的甜香勾得挪不动脚。 那焦脆的外皮、流心的蜜肉,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温暖...
商场怎么全是预制菜?预制菜全面... 前言 上周带孩子去商场吃最爱的牛腩饭,却意外撞见了一个"残酷真相":后厨师傅没切菜没炒菜,只是从冷...
从“折戟场”到“安全区”:春开... 纯粮固态,春开窖散酒的底线,也是您的起点。浓墨清溪,酱彩芝魂,醉美不过春开窖!春开窖·中国香——浓清...
原创 餐... 前言 上周带孩子去商场吃最爱的牛腩饭,却意外撞见了一个"残酷真相":后厨师傅没切菜没炒菜,只是从冷...
原创 国... 说实话,最近刷到国外超市里那些琳琅满目的预制菜,我整个人都愣住了。咱们国内还在为“学校能不能用预制菜...
酸辣土豆丝总炒不脆?掌握 2 ... 食材准备: 土豆:2 个(约 500 克),选表皮光滑、无发芽无黑斑的,推荐黄心土豆,口感脆嫩,...
海关助力老字号月饼“扬帆出海”... 中秋佳节将至,上海老字号杏花楼食品有限公司的月饼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位于闵行区浦江镇的现代化车间内,...
秋食记·栗之味:香酥板栗饼,酥... 秋风一凉,街巷里便飘起板栗的甜香。选几颗圆滚滚的板栗,清水里煮到壳子裂开细缝,剥去棕褐外皮,内里的果...
西贝西兰花保质期长达24个月?... 这几天,餐饮圈可真是热闹非凡啊!知名人士罗永浩在9月10日发了条微博,吐槽西贝餐厅几乎全是预制菜还价...
番茄炒蛋总做不好?掌握 2 个... 上周家庭聚餐,表妹做的番茄炒蛋一上桌就被抢空,连平时挑食的小侄子都多扒了两碗饭。我忍不住问她秘诀,表...
家常蒜蓉生菜总做不好?掌握这 ... 上周六在家整理冰箱,翻出一颗蔫巴巴的生菜,正准备扔掉时,老妈突然打来电话:“别浪费!教你做道比馆子还...
鱼香肉丝总做不出鱼香味?掌握酱... 按照大厨给的配方试做后,做出的鱼香肉丝酸辣开胃,口感丰富,今天就把这道经典川菜的正确做法分享给大家,...
原创 下... 老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咱们中国人爱吃,也会吃,朋友小聚、家人团圆,下馆子搓一顿是常有的事。但如...
原创 预... 这两天,预制菜的话题再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消费者坚称有权利知道自己吃的菜是不是预制的,商家坚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