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熬猪油,直接下锅就错了!牢记要多加3样料,猪油白净香浓没腥味
还记得小时候,每到冬天,家里总会熬上一大锅猪油,那时候我就搬个小板凳坐在厨房门口,眼巴巴地等着那一碗金灿灿的油脂渣。妈妈总会把刚出锅的油脂渣撒上白糖拌一拌,递到我手里。那香味,那酥脆,简直是人间美味,现在想想,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家都图方便,超市里什么油都有,花生油、玉米油、橄榄油,琳琅满目。确实,很少人愿意费功夫自己在家熬猪油了。不过我家例外,因为我们家特别爱吃包子,那个用猪油渣做馅的包子,咬一口满嘴流油,香得不得了。所以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熬一次猪油,油脂渣留着包包子,猪油就拿来炒菜吃,用猪油炒青菜,那叫一个香啊。
说到熬猪油,很多人都是直接把肥肉扔进锅里就开始熬。这样熬出来的猪油不仅容易发黄,还有股腥味,存放时间也不长。其实呀,熬猪油是有诀窍的,今天我就把老妈传给我的秘方分享给大家,只要多加3样料,保证熬出来的猪油白净香浓,没有一点腥味!
准备食材:猪板油(或者肥肉)、清水、生姜、食盐
首先要选好的猪板油。买的时候要选那种厚实、白净、没有血丝的,这样的板油出油多,熬出来的油也白。买回来之后要仔细清洗,把表面的脏东西都洗干净,然后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块。切的时候不要切太大,不然熬的时间长;也不要太小,不然容易熬糊。
接下来就是关键步骤了,把切好的猪板油放进锅里,然后加水,水量刚好没过猪板油的一半就行。对,就是要加水熬!这也是我要说的第一样料——水。加水熬出来的猪油特别白,而且不会糊锅。很多人直接下锅干熬,那样油温升得太快,猪油容易变黄,还有股焦糊味。
开大火把水烧开,然后转成中小火慢慢熬。这时候您会看到水慢慢变少,油慢慢多起来。等水差不多熬干的时候,油也就出来了。这时候您要注意听,锅里会发出“滋滋”的声音,那是水快干了的信号。
等水差不多熬干,油开始多起来的时候,就要放姜片了。这是第二样料。姜能去腥增香,是熬猪油必不可少的调料。记得姜要切片,不要太薄也不要太厚,大概两三毫米厚就行。放进去之后,您会闻到一股特别香的味儿飘出来,那就是姜和猪油混合的香味儿。
这时候要改成小火慢慢熬,时不时用铲子翻动一下,让每块猪板油受热均匀。您会看到锅里的油越来越多,猪板油块慢慢缩小,变成金黄色的油脂渣。这时候满屋子都是香味儿,邻居闻到了都要流口水。
等到油脂渣变成金黄色,浮在油面上,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左右,就可以关火了。千万别熬过头,不然油脂渣会变苦,油也会发黄。
关火后不要急着把油盛出来,要先放盐。这是第三样料。食盐不仅能调味,还能防腐,让猪油保存时间更长。一斤猪板油大概放小半勺盐就够了,不用太多。撒进去之后搅拌几下,让盐融化。
接下来就是要过滤了。准备一个干净的大碗,上面放一个筛子,再铺上一块纱布。把熬好的猪油慢慢倒进去过滤,滤掉杂质和油脂渣。过滤好的猪油呈现出漂亮的金黄色,清澈透亮,看着就诱人。
过滤出来的油脂渣可是宝贝,撒上点白糖直接吃,又香又脆;或者留着包包子、包饺子,那叫一个香!我每次熬猪油,最期待的就是这碗油脂渣了,比什么零食都好吃。
过滤好的猪油要放凉,然后盖上盖子保存。放在阴凉处可以保存好几个月都不会坏。冬天会凝固成白色的膏状,夏天可能是半凝固的黄色液体。不管什么状态,都是炒菜、拌饭的绝佳食材。
记得有一次我朋友来我家吃饭,我用猪油炒了几个菜,她吃完一直问我是用什么油炒的,怎么这么香。我告诉她是用自己熬的猪油,她还不相信,说猪油怎么会这么香而没有腥味呢?我把这个方法告诉她之后,她也回家试了试,现在成了猪油的忠实粉丝,再也不买超市的食用油了。
其实啊,熬猪油不仅仅是为了吃,更是一种情怀。每次熬猪油的时候,满屋飘香,就想起小时候在妈妈身边等着吃油脂渣的情景。现在我也经常带着孩子一起熬猪油,让他也体验一下这种传统的烹饪方法,感受一下这种温暖的记忆。
所以说呀,熬猪油真的不能直接下锅,记住要多加这三样料:水、姜片、食盐。加水能让猪油更白,姜片能去腥增香,食盐能延长保存时间。用这个方法熬出来的猪油,保证白净香浓,没有一点腥味,您也试试吧,保证让您找回小时候的味道,让您的家常菜更加香味四溢。
上一篇:蒲公英别单吃!搭配这3样,清热又养身,这些误区要避开
下一篇:这个假期,吃遍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