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到一本学习目标的书。这本书其实出版社已经寄给我很久,但是因为书的排版给我带来的外在认知负荷太大,我翻了几页没读下去。大概过了半年的时间,我再次翻阅这本书时才感觉突然来了缘分。
不仅能读得下去,还解决了自己一直以来的一些困惑。
大嫂来我家,看着我满满一墙的书,她说“太乱了,你怎么不整理一下?”
她说的整理是按照书籍的大小整理。但是我的书其实是按照类别整理的。比如研究方法的书放在一层书架上。小说、师生沟通、个体心灵等等都分别是一个种类。还有一些我暂时不知道怎么归类的就胡乱塞了。
书其实有很多分类方式,对于教师成长来说,我觉得最好的方式是主题阅读。你要想搞懂一个东西就要进行主题阅读。比如你想搞懂“教学目标”怎么写,不要道听途说,不要只观摩获奖作品,不要只听某个专家的意见。多选几本跟教学目标相关的书,然后集中主题阅读,心中自然会有关于这个主题的具体框架。
其实,都不要让别人推荐书,就要自己去当当搜索,自己选择,买上十本,然后自己读,自己判断哪本不错。以评估的心态来学习,才可以。
002
有一位老师给我留言,问我几个概念的区别。
我希望她不是直接问我,而是聚焦这几个概念进行主题阅读,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来跟我交流。是我们一起对话,而不是外求一个答案,那我们会变得更好的。
这几天上课,我也给老师们说“一定要自己主动阅读,一定要读一些经典作品,一定不要盲从任何专家,一定要带着观点交流……”
可是,我们有时候都是带着空脑袋提问,拿着一个空桶去给别人要碗水。那有什么用呢?
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