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故事发布的《赵一鸣品牌多维度深度解析》报告,聚焦2025年3月-9月赵一鸣零食的发展现状、运营策略、营销表现及潜在风险,揭示其作为量贩零食赛道领军品牌的成长逻辑与挑战。
报告显示,赵一鸣零食2019年由赵定在江西宜春创立,2023年与零食很忙战略合并,2024年母公司更名鸣鸣很忙集团,2025年9月门店超2万家,成为行业头部企业。品牌主打“量贩”模式,SKU超2000种,每月上新100余种,价格低至市面价1/3,聚焦三四五线城市下沉市场,还推出“赵一鸣省钱超市”拓展至百货日化领域。资本层面,2023年完成1.5亿元A轮融资(黑蚁资本领投、良品铺子跟投),推动门店从84家快速扩至2500余家。
品牌调性以“年轻、潮流、高性价比”为核心,Slogan“不玩套路真便宜”传递低价与真诚理念,愿景是“让中国老百姓实现零食自由”。价值观上强调“让利加盟商与消费者”,通过直供供应链与数智化仓配降本,但实际存在矛盾:一方面控制货架高度、设“寻宝”购物体验;另一方面,社交媒体有加盟商抱怨毛利仅15%、回本难,员工反映工作强度大、待遇低。
营销方面,近半年呈“事件驱动”特征。5月“6.1愿望成真节”邀林一代言,联合十余个品牌设iPhone 16 Pro等奖品,抖音互动量1124万,微博/抖音NSR达97%/94%;6月“怀集水灾哄抢事件”致舆情骤降,B站NSR跌至-66%;7月“零食音乐节”邀李宇春等明星,联动范丞丞,抖音互动量962.5万,微博NSR回升至60%。达人营销多元,流量明星(林一、范丞丞)引年轻用户关注,国民偶像(周杰伦)相关UGC获113万互动,垂类KOL(邢哇塞)“一日店长”活动实现线下引流。
负面舆情集中在两方面:一是6月怀集水灾门店遭哄抢,官方回应淡化事件引发质疑;二是9月“缺斤少两”事件(海南消费者被多收101.5元),叠加产品质量吐槽(如“酸奶巴坦木难吃”),暴露品控漏洞。根因在于供应链品控滞后、加盟管理失控(加盟成本达80万,加盟商盈利空间压缩)、消费者信任赤字。
报告建议,赵一鸣需强化品控与服务标准,优化加盟与员工体系,完善危机公关机制,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增长”,探索全品类与自有品牌建设,以解决快速发展中的管理短板,重建消费者信任。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知识产权、数据隐私,只做内容的收集、整理及分享,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