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这份深秋养生秘籍请收好
创始人
2025-10-10 10:47:57
0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今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寒露。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相较于白露时节,此时的气温更低,使得花草树木上的露珠,逐渐凝结成霜,故而得名“寒露”。

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在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正如“寒”字所预示,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下降速度加快,露水盈盈、寒气渐重,秋意愈发浓厚。

寒露时节天气转凉,随寒气增长,万物萧落,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气候干燥。此时养生应顺应时令、养阴防燥,以下这份“五养三吃”秘籍,助您深秋科学养生——

寒露五养

01

足底保暖,适时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寒露时节,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切记不要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部是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起止点,与全身脏腑经络有密切关系,每天晚上可用热水泡脚,可使足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

泡脚时需注意:水温在38~42℃之间,以不伤足为原则;水量以没过脚踝部为好;时间以30分钟左右为宜。

02

早盐晚甜,养阴防燥

每到气候变冷,患脑血栓的病人就会增加,有心脑血管疾病病史的朋友尤其要注意清晨和晚间适量补水。清晨饮水可冲淡胃肠道,水分入血液后,随活动以汗液和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睡前半小时适量饮水能稀释血液预防血栓。

多喝水不是一股脑儿地猛灌白开水,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喝点蜂蜜水,既能减少白天的水分流失,又能适时补充人体水分和抗衰老,可以说是秋季养生的饮“水”良方。

喝蜂蜜水还可以防止秋燥便秘。蜂蜜对神经衰弱、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肝病、肺病等均有一定疗效,能帮助人们提高抵抗力和抗疲劳能力。在秋天经常服用蜂蜜,还可以起到润肺、养肺,兼调脾胃的作用。

03

适度运动,早睡早起

寒露后,昼短夜长,自然界中的阳气下降且收敛,此时要注意保养阳气,所以起居时间都要进行调整。要顺应大自然的节奏,早睡早起,有助于阳气收敛,使我们肺气舒展。为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可多睡一会儿以便于缓解秋乏。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体正气强盛时,可抵抗外来邪气,免于生病;若正气不足或邪气过于强盛,则易感邪生病。适度运动可增强体魄,但老年人和体质较差者锻炼时要注意“形劳而不倦”,量力而行。

应当时刻关注天气的变化,注意防寒保暖,早晚出门最好能戴上口罩,以减少冷空气的直接刺激,运动量以微汗为宜,不可过劳,防止伤神耗气。

04

按摩养生,调畅身心

摩鼻:将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至有热感后,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然后按摩鼻翼外缘的中点迎香穴20次。对冷空气过敏的人在秋季容易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经常按摩鼻部可缓解。

托掌观天:寒露节气可做托掌观天动作,将两掌向上托举,同时抬头,目视苍穹,可以导引体内真气上达于人身之“天”,进而化为“甘露”润泽身心,与天地之气同感,能够有效地拔伸脊柱及胸腹,调畅身心。

05

平和心情,陶冶情志

秋风萧瑟,万物凋零,由盛转衰,不免让人触景生情,勾起人们心底忧郁的心绪。此时情绪上要注意保持安定平静,忌骄忌燥,勿使情志外泄,使肺气保持清肃,保持内心宁静,情志平和,避免或减少秋季肃杀之气对精神的影响,可以练习书法、绘画、太极拳等安定神志。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中医有“常笑宣肺”的说法,笑对人体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运动”。

笑能调整与改善人体的呼吸,利于体内浊气的排出。适当地增加唱歌、跳舞、远足等让人开心的活动,都可以有效地改善情绪,有利于将心中的悲伤、不悦宣泄出去,让人变得乐观。

晒太阳也可改善低沉情绪,对缓解抑郁有一定作用,晴天时可到户外散步,沐浴阳光。

图源:AI生成

寒露三吃

秋季干燥,要注意养阴防燥,可适当食用润肺益胃的食物,这三样当季食材千万别错过:

01

吃芝麻

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民间自古就有“寒露吃芝麻”的习俗。

芝麻分为白芝麻、黑芝麻。食用以白芝麻为好,药用以黑芝麻为佳。芝麻味甘性平,入肝、肾、肺、脾经,可以补肝肾,润肺气,增津液,润肠燥。既可以强身健体,还能滋阴、润肺、通便。除此之外,黑芝麻还具有乌须黑发、润肤护肤美颜的功效。

咳嗽的人还可以喝点芝麻糊,滋润呼吸道,消除痰液,顺畅呼吸道。

02

吃柿子

民谚说“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

柿子在秋天成熟,它的维生素和糖分比一般的水果都高,古人赞它“色胜金衣,甘逾玉液”。

柿子可以养肺护胃、清热祛燥、化痰止咳、生津止渴、健脾涩肠止血。柿子上的“柿蒂”还有降逆止呕的作用。

03

吃冬枣

俗话说,一日吃三枣,一生不显老。

寒露时节,冬枣上市,冬枣含有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等19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C的含量尤其丰富,有活维生素丸之称。

秋季易感冒,多吃冬枣可以调节免疫,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秋燥皮肤易干,多吃冬枣还能抗氧化,提高皮肤弹性,让人年轻有活力,同时还能维持血管弹性,保护心脑血管,促进人体肝脏解毒。

此外,秋季食欲骤增,要防止饮食过量常言道“秋季进补,冬令打虎”,但进补时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合理进补。对于脾胃虚弱的人群来说,进补太多或暴饮暴食会损伤脾胃,脾胃伤则百病生。

来源 || 人民网科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别在外面买了,烙馍卷菜家里做,... 要说这烙馍,其实是再简单不过的家常东西了,但真想做好,让那张馍又薄又软,放到第二天都不硬,里头还是有...
原创 别... 俗话说: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所以对于吃的食物我们就会格外的注意,一旦食物放置的时间长了,我们就会默认...
简单菜肴28款分享:酱炒蘑菇牛... 曾经看到一篇文章中写道:“美食当前,总能有所思,或馋性千娇,食前观察、吃中思想、品后体煨,食为天性,...
从先秦到明清,国人早餐是两千余... 副标题:文学与历史杂谈54-21世纪二十年代的你,早餐如何吃更健康营养? (本文中所有的图片均来...
原创 康... 我们都吃过巧克力,什么牛奶巧克力、黑巧克力、夹心巧克力,都是咱们现在生活里再常见不过的零食了。 它甜...
美食街区变身舌尖上的国际交流站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12日讯(全媒体记者 陈焕明)10月10日-12日,在洋湖卓伯根啤酒广场,德式...
原创 早... 从每天的豆浆开始 有一段时间,豆浆成了我每天早晨的必备饮品。 每次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把豆浆煮好,倒进...
原创 生... 导语:生吃补肾,熟吃健脾,正当季,一周吃2次,作用真大,不懂可惜了 又是一年栗子飘香季,走在街头巷尾...
原创 早... 要说这豆沙包啊,最讨喜的就是它那副圆滚滚的模样。刚出笼的包子,表皮光滑得像婴儿的小脸,透着淡淡的米白...
原创 1... 嘿,最近发现了一道神仙美食,简直是为秋冬量身定做的——萝卜酿肉。光听名字就觉得很养生对不对?但我要告...
集团食谱丨实验小学2025年秋... 本周营养食谱 2025.10.13-10.17 荤素科学搭配,确保营养均衡 食材新鲜可口,器具餐餐消...
原创 玉... 玉米粒可是厨房里的宝藏食材,它口感清甜,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和多种矿物质。今天,我就来给大...
6个中国各地的“黑暗料理”,你... 中国的省份特别多,每个省份,每个城市,都有特色美食。 这些特色美食,在本地人眼里,都是香饽饽,可是对...
南明区盘县铜锅牛肉热门 贵阳美食推荐行业分析:聚焦南明区盘县铜锅牛肉(花果园兰花广场店) 行业痛点分析 在当前贵阳美食推荐...
酥!糯!香!不掺一滴水的中式小... 在美食君的小时候,烘焙糕点可是个稀罕物,并不是每家每户每天能吃得起的零食。放学回家路上,一旦有一家糕...
辣不是湖南菜的全部:藏在烟火里... 辣不是湖南菜的全部:藏在烟火里的“湘味密码” 提起湖南美食,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辣”——火红的辣椒铺...
10月牛羊肉都不如它!清热补铁... 10月牛羊肉都不如它!清热补铁补蛋白,一煮香透入骨! 鸭肉性凉、味甘,《本草纲目》称其“主虚劳骨蒸...
原创 河... 濮阳的名小吃融合了中原饮食文化的厚重与地方特色,以下是广受认可的10大名小吃推荐,看看你吃过几种? ...
这道“家常菜”太好吃了,炖一炖... 秋天,是白菜丰收的好时候!在东北,好多人家都有这时候囤白菜的习惯。瞧吧,呼啦啦一大马车白菜直接买回家...
“美食+艺术+文化”跨界融合!... 人民网上海10月12日电 10月11日,2025“金桂北蔡”音乐美食节暨北蔡镇第九届文化艺术节开幕式...